我一个同乡战友,他副师级退休,住高级洋房,每月退休金18000,打滚花也花不完!

告别旧十光 2025-02-13 15:58:51

我1976年入伍,当时我们全县一同去当兵的战友中,有一个人竟做到了副师级,他的名字叫朱文德,1956年生人,如今他的退休金高达18000元。

他退休后,选择在济南市养老,他儿子在历下区给他买了一套两百多平米的高档洋房,战友的儿子42岁,复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一家银行工作,儿媳是做外贸的,家境非常好,读小学的孙子每天有保姆照顾。

我这位战友,是农村出身,家里兄弟姐妹多,入伍前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当兵就是奔着能吃饱肚子的想法去的。

但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和我一样,是高中文化,且吃苦耐劳,人也比较会来事,他的军旅生涯也渐渐有了起色,他从班长开始,历经排长、连长、营长,直至团参谋长、团长,最终升至师参谋长、副师长。

他的成功,让很多战友羡慕不已。

我在1998年从部队转业后,留在了济南工作,退休后在杭州生活,因此,每次回济南时,我都会特意去看望战友朱文德。

有一次,战友朱文德带着我去吃煎包时,他曾很认真地对我说:“兄弟,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争取让自己多活几年,每天睁开眼睛醒来,六百块钱就到手了,我如今丰衣足食,儿子和儿媳有时还给我钱,这么多的收入,我是打着滚,也花不完啊!”

尽管如今的他家境优渥,但他平时的开支,却节约的让人难以置信,他说自己和老伴每天的开支,每月不超过一千元,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几年,而且他和老伴还在城郊开垦了一块菜地,平时几乎不用买菜。

随后,朱文德还告诉我:“我和老伴正常情况下,如今早餐都是锻炼之后,在外面吃,通常一碗豆浆加一根油条(或三个煎包);中餐是自己在家烧的,羊肉汤加三两饼,有时会吃自己包的水饺或下一碗面;晚饭基本上是两菜一汤,生活特别简单!”

我能理解战友朱文德的做法,其实我和他差不多,我们都是农家走出来的,深知生活的艰辛,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即便退休金再丰厚,再衣食无忧,也从不会刻意去奢侈浪费。

说起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尽管战友朱文德住着豪华的洋房,但他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台二手钢琴,他退休后,为了打发时间,后来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先是跟我学了三个月的钢琴,然后才咬咬牙,花了5600块钱,买了台二手琴。

听着战友朱文德的描述,我的脑海里涌现出好多个画面:又有谁知道,在早餐小铺的人群里,和他们一起排队买队买煎包和豆浆的人当中,有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是部队的副师长呢?

我和战友朱文德一起吃煎包的时候,他郑重地告诉我:“我寻摸过了,这家店的包子最好吃,包子大,肉馅多,有小时候的味道,然后再喝上一碗油茶,但幸福的滋味,真的别提了!”

我坐在一旁,听着他饶有兴致的叙述,心里不禁感到一丝酸楚。

我的退休金和他相比,要低六七千,尽管我不会乱花钱,但我知道人生短暂,适当该享受的时候,也不能太亏待自己,我每周都会去看一次电影,到像样的饭店,点几个自己爱吃的小菜,也会和其他朋友一起结伴外出摄影,调整自己的身心。

但我心里也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自己心里接纳就够了。

朱文德老家的村子,离我所在的村庄也就十几里地,他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农村种地,手头都比较拮据,其中他的二哥和妹妹,身体很不好,家里的情况不言而喻,只有他是拿退休金的。

为了帮助其他的兄弟姐妹,战友朱文德每年回两次老家,每次都会给他们每个人包五千元的红包。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混好,也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当初父母生病,都是其他的兄弟姐妹照顾,这样也可以让他在部队安心服役。

另外,朱文德每年还拿出两万元,让弟弟分给村里的老人们,那些老人中,有的人是看着他长大的,有些人是他当年的发小,如今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好,自己虽然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但帮衬一点,总是好的。

那次临别前,朱文德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兄弟,你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我们小时候饭量特别大,但那时我们没有东西吃,如今这些年条件好了,这是我们最享福的日子,平时你也一定要多锻炼,免得将来身体不好了,手里拿着大笔的钱,却只能吃药。”

听着战友朱文德语重心长的劝勉,我点头,再点头。

0 阅读:31
告别旧十光

告别旧十光

在这里,让我们有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