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关注度为何“不增反减”?

news新闻 2022-03-07 12:49:20
今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召开,会议对未成年人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在《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今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召开,会议对未成年人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在《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降低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及网络直播的门槛,随之而来的是“打赏纠纷”“充值纠纷”。

“初二学生70天打赏网络主播158万”、“熊孩子打赏主播12万,父母报警求助”、“16岁女孩打赏主播,55万家当挥霍一空”、“10岁女孩1小时打赏主播万余元”,未成年人一掷千金,巨额直播打赏案件频发。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是否有效?未成年人巨额打赏能否追回?能追多少?

今年部分代表建议“直播打赏应强制实施打赏冷静期制度”、“关闭直播打赏”、“直播打赏金额上限设置权归监管部门”,在网络直播方面重点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肖胜方,建议按直播内容进行分类监管,对部分“纯颜值”直播、非专业“舞蹈”直播等,强制实施打赏冷静期制度,即打赏者在三天内可以无理由撤回打赏。

他还建议“将二类网络直播打赏的金额上限、频次设置权归于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以设置金额打赏上限、次数的指导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各平台制定具体措施并报监管部门备案,监管部门依法进行审核、查处。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连续两年提出“关闭直播打赏,加强正能量引导”。他表示,网络直播随意性强,收益高且违法成本较低,即时性的直播很难实施监管,同时直播打赏还容易让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让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今年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的关注度出现“不增反减”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治理整改问题,是近几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建议及社会舆论高发地,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未来网记者通过对两会相关话题的检索后发现,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的关注度“不增反减”。

今年的热点话题,主要从监管部门、平台和个人三方面展开。

而往年的热点话题似乎更多元,“建议禁止对孩子开放直播打赏”“建议开发未成年专用手机和网络”“建议立法监管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法院认定未成人直播打赏无效”“建议明星返还未成年人贵重物品”……

为何今年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关注度不增反减?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普遍具有打赏金额巨大、打赏行为频繁、家长监管难、社会影响巨大的特点。

但近几年,从“立法监管”到“直播平台整改”,再到“多方合作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现象有一些新改变。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可追回

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七十六条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1年3月,针对未成年人打赏和做主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未成年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进行直播打赏的费用,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平台对“打赏”用户实名制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国家广播电视总觉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施行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对发现相关主播及其经纪代理应有未成年用户以虚假身份信息“打赏”的,平台须对主播及其经纪代理进行处理。

直播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及直播专项治理

2019年开始,各大网络平台陆续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模式,家长可通过设置监护密码开启相应的保护模式,它们从某种程度上为家长提供了监管工具。

各直播平台持续开展青少年保护专项治理行动,如在“2021青少年保护暑期专项治理行动”中,某直播平台拦截涉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超6千人次,封禁诱导未成年打赏帐号直播权限419个。

多家直播平台明文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并建立未成年退款流程,对于未经监护人允许的未成年人打赏,一经核实,将在 24 小时内予以全额退款。

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六方面举措,规范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倡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网络清朗行动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

2022年春节期间,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严格时间限制和功能限制,不得诱导未成年人“氪金”打赏,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某直播平台发布《“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违规行为治理公告》,公告称,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寒假期间,平台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群体充值消费的行为,对于违规用户,将无限期封禁直播功能。

针对未成年人直播、充值打赏等问题,直播平台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拦截、事后核实退款等一系列机制。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问题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热点话题,目前通过各方的综合治理,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但仍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仍有相当数量未成年人因身份信息冒用或网络原因不被一些防沉迷系统和直播平台识别,从而绕开防沉迷系统、对直播平台的主播继续进行打赏。也有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长名下电子设备,一旦发生打赏纠纷,无法区分或确定打赏人真实身份。

你认为在未成年直播打赏问题上,有哪些措施比较实用?当前还有什么是必须解决的呢?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文/未来网安汝颖(资料综合 | 新华网、新华社、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妇女报、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国是直通车)

0 阅读:51

news新闻

简介:中央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