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拿出一根银针,往饭菜里一放,银针瞬间变成黑色,众人顿时警觉:有人往饭里下毒!
古装剧中经常出现这种用银针试毒的画面,以此来判定有没有人想害自己。只是这种银针试毒的方法究竟靠不靠谱呢?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银针试毒的原理。
之所以银制品遇到某样东西会变黑,是因为银跟硫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硫化物会在银的表面形成硫酸银,这是一种灰黑色的粉末。所以银针看起来变成了黑色,实际上跟有没有毒并没太大关系。
为了证明这种判断的正确性,有人曾拿生鸡蛋做过实验。用银针将鸡蛋壳戳个小洞,然后将针伸进去,再取出来时,意外发现银针也变成了黑色!
完整的鸡蛋里面是不可能有毒的,银针变黑说明有过化学反应的发生。其实,鸡蛋里含有少量的硫,银针变黑是因为跟蛋壳里的硫产生了化学反应才变黑,实际上鸡蛋根本没有毒。
那问题就来了,难道银针试毒的方法是假的?这只是现代人杜撰出来为了故意增加剧情的戏剧性?其实,我们冤枉了古人。
用银针试毒的方法在古书中的确有记载。宋代法医宋慈所著的《洗冤录》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若验服毒,用银钗皂角水揩洗过,探入死人喉内,以纸密封,良久取出,作青黑色。
所以,这个方法既不是现代人杜撰的,也的确具有可行性。但很多人不知道,此方法存在一个严重bug,古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漏洞,才让银针试毒有了真实性和可行性。
在古代,比较常见的毒药就是砒霜跟鹤顶红,这两样都无色无味。不管是倒在酒里,还是洒在饭菜中,根本看不出来。
出于谨慎,古人在吃饭时会用银针先来试探,防止有人在饭菜里下毒。当插过饭菜的银针变黑时,就说明有毒。
所谓的bug,就是古人不知道砒霜跟鹤顶红其实是三氧化二砷,与银元素根本产生不了化学反应!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不能产生化学反应,为何银针在插入掺有剧毒的饭菜中会变黑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针变黑?
这其实是古代的提纯技术惹的祸!在古代,提纯技术并不成熟。在炼制砒霜跟鹤顶红时,受到提纯技术的限制,里面含有少量的硫或者硫化物,在遇到银针时便产生了化学反应。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新买的银手镯放在那里很久不戴,时间一长,手镯表面就容易变黑。
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硫化氢,会跟银手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颜色变黑。
所以,现代社会若想用银针来试探食物有没有含砒霜等毒药,恐怕就不太可行了。毕竟现代的提纯技术已经相当精确,对各种成分的含量标准都有严格要求,通过bug来检验食物有无毒性不太靠谱了。
结语
古代用银针试毒,其实试的不是毒,而是硫化物。所以,综合看来,用银针试毒的方法其实不太靠谱。
你们还知道古代哪些比较常见的试毒方法?欢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