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孔子,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学者吗?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但其实,孔子确实文质彬彬,德高望重,但却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文弱书生形象,而是一个实打实的“猛男”,标准的山东大汉。
孔子的这个“猛”可能是家族传下来的,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这个家世不可谓不高贵。而据史书记载,他的父亲叔梁纥也是一个标准的猛男,甚至能举起城门。
这可不是夸张,据史书记载,当时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正在进攻偪阳故城,迫使守军打开了城门。结果联军部分士兵冲进去后,守军又突然把闸门放下,要把城门关上。
原来他们之前打开城门是为了“瓮中捉鳖”,想要把这部分联军士兵困在城里。关键时刻,叔梁纥竟然双手死死撑住了城门,不让城门落下,从而为联军士兵的撤出争取了时间。
要知道,那可是城门啊!虽然偪阳故城不是座大城市,但城门也绝对不会轻。而叔梁纥却能够举着城门,硬撑到其他人撤出,可见其力气之大。
而他的儿子孔子也继承了他的优秀基因,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当时的人都很惊讶,称他为“长人”,就是特别高的人的意思。
九尺六寸究竟有多高呢?因为各个时代“尺”的定义可能不一样,而且即便是同一个时代,不同地方“一尺”所代表的长度也不一定相同,我们也只能大概估算一下。
九尺六寸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换算,大约是在一米九到两米三之间,我们采用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孔子身高2.2米。
实际上,就算按最低的一米九来算,孔子的身高也十分惊人了。要知道哪怕在现代,一米九也绝对算得上是高个子,而古代的平均身高比现在要低得多。
因此哪怕孔子身高只有一米九,在那个时代也绝对称得上是“巨人”级别的了,难怪他周围的人都对此十分惊讶。
所以,此时的孔子形象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一个又高又壮的标准山东大汉形象。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足以说明孔子有多猛,他可不仅仅会著书立说,在武艺上也绝对是高手级别的。
第一件,打服子路子路可以说是孔子最有名的学生之一了,但大家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孔子的学生吗?
实际上,年轻时的子路是标准的“不良少年”形象,他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喜欢打抱不平,为小伙伴们出头,类似于小团伙首领。
他还有一些不良嗜好,比如喜欢戴着公鸡鸡冠式样的帽子耍威风,这在那个年代应该属于奇装异服了。
他佩戴的宝剑也有公猪装饰,显得自己勇猛无敌,类似于后世穿着怪异、拿着刀具的小混混头目。
当时孔子正好在子路住所附近讲学,子路就很看不起他,觉得这家伙整天都在讲一些老掉牙的道理,很烦人,便屡次羞辱冒犯孔子。
这时候诡异的事情来了,孔子面对子路的挑衅,也没有生气,而是用礼乐仪式教导他。于是子路就服了,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请求孔子的接见,就这么成为了孔子的学生。
相信当初许多人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会感到疑惑,子路之前那样的不良少年习性,而且明显是看不起孔子的学说以及那一套礼节的。怎么会突然就对这些礼乐仪式感兴趣,又被孔子说服了呢?
一个崇尚武力,每天打打杀杀,而且本来就瞧不起孔子的人,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孔子说服,之后还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了呢?
所以,子路之所以对孔子服气,恐怕另有原因。这里史书应该是省略了一些关键情节的,我们也只能进行推测了。
我们看之前子路的表现,他推崇的就是武力,主张用拳头解决问题。而且他本来就是因为看不起孔子的学说才去挑衅他的,也不可能对孔子有多少敬意。
因此指望孔子靠礼乐和仪式就让子路服气,恐怕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此,子路既然崇尚武力,那孔子就用武力让他服气,两人之间可能是进行过一场“比武”,打过一架的。别忘了子路虽然能打,但孔子自己也是个壮汉,也受过不少武艺训练。
因此两人间很可能进行了某种约定,比如约定如果子路打赢了,孔子就再也不在他家附近宣扬自己的学说,甚至还得向子路认错。
如果孔子打赢了,那子路也就必须改正自己的习惯,做一个读书守礼的人等等。
结果显而易见,子路如此大的转变,应该就是因为孔子打赢了,在子路最擅长的领域战胜了他。
子路虽然能打,但毕竟只是个小混混首领,而孔子是接受过专业训练,还有家族传承的,战胜子路也并不奇怪。
而子路本来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武力,现在发现居然有人能够在武力上超过自己,自然心服口服。
但是通过打架获胜来使子路成为自己的学生毕竟不好听,不符合后世儒家的引导需求,因此大概在后世的流传与改编中就变成了孔子靠着礼乐仪式说服子路的了。
但这明显不合常理,因此我们应当通过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来还原历史真相。
并且,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描写孔子“教育”子路的过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子路之后的表现中窥得端倪。虽然子路成为了孔子的学生,之后长期跟着孔子。
但他之后还是有很多耿直勇敢的表现,在孔子问他喜欢什么的时候,他还是直接回答:“喜欢长剑。”并且子路还是喜欢逞义气,为此经常遭到孔子的批评。
如果他真的是因为被孔子的道理说服,从而心服口服的话,那应该从此就变为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形象,就像孔子期望的那样,怎么可能还是保持以前那种风气,甚至还和孔子发生冲突呢?
因此,子路决定追随孔子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就是如我们之前推测的那样,是被孔子打服了。从此决定成为孔子的学生,看看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没有改掉自己的个性,只是去除了以前的许多不良习惯而已。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依然是那个讲义气,重情谊的少年。
第二件,吓坏齐景公齐景公相信大家在许多春秋时期的故事中也见到过,他实际上就是和孔子一个时代的人,也称得上是齐国的一代雄主了,在位达58年之久。
他手下有个大臣更加有名——晏婴,也被称为晏子。说齐景公被孔子吓坏并非夸张,而是史书中的记载,这件事就发生在齐鲁两国的“夹谷之盟”期间。
当时吴国在吴王阖闾的统治下崛起,对中原诸国构成了巨大威胁。齐景公就和晏婴商量,决定和鲁国等附近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吴国。
于是齐景公写信给鲁定公,和他相约在齐鲁交界处的夹谷一带会盟。
齐鲁之间的关系可并不算好,齐国当时还侵占着鲁国的许多土地。鲁定公接到信后有些犹豫,就询问鲁国司寇的意见。
而此时鲁国的司寇正是孔子,他还代理着宰相的职务,说位高权重也并不夸张,这一时期也算是孔子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了。
鲁定公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说当然要去,不去就是我们失礼了。但是“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就算是会盟,也应该带军队去,不能显得我们软弱。
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其实并不迂腐,明白会盟中武力后盾的重要性。只不过后世的某些儒家弟子为了自己的宣传目的而把孔子塑造成了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看不起武力的人。
果然,会盟开始后,孔子就发现齐国也带了大量士兵进入会场。
他们所谓的“会盟”其实是个托辞,实际上就是想借会盟之机,以武力为后盾劫持鲁定公,进而控制鲁国。如果不是孔子早有预料,让鲁定公带兵来的话,齐景公恐怕已经动手了。
不过即便看到鲁国带兵来,齐景公还是不愿放弃。见鲁国早有防备,齐国的大夫黎弥便让士兵假扮成乐工,在台上舞刀弄枪,准备以“献乐”为名,冲上台劫持鲁定公。
眼看齐军磨刀霍霍,声响也越来越大,似乎马上就要冲过来,鲁定公害怕了。但孔子却毫无惧色,他让鲁国大夫申句须、乐颀等人带兵保护好鲁定公,之后自己迅速冲到齐景公面前,登上台阶,厉声对下面的人说:“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友好会见,为什么把这些野蛮的东西放到台上?来人,把他们赶下去!”
于是鲁国的有关部门就来驱赶这些“乐工”,但这些人听的是齐景公的命令,鲁国的有关部门不好使。结果“乐工”们依然赖在台上,试图威胁鲁定公。
孔子面对这一片白刃交加也不为所动,反而怒视齐景公与晏婴,最终齐景公“心怍”,就命令这些所谓的乐工退下去了。这里显然也是史书的简化,齐景公为什么突然害怕了没有细说。
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两米高的大汉,持剑怒视着你,随时都能拔剑挥砍,而且此人还是一国宰相。
齐景公在这种注视下,害怕了也很正常——当然,这也跟鲁国在现场也有许多士兵有关,毕竟齐景公也不希望现场爆发大规模冲突。
但是,齐国的部分大臣还是不死心,想要羞辱一下鲁定公,削弱鲁国的声势。于是齐国的有关部门又来请求演奏宫廷乐,齐景公答应了。
然而这所谓的宫廷乐其实是齐国的一群戏谑艺人和侏儒,他们跑到鲁定公面前边唱边跳,说着许多不堪入耳的词汇来羞辱鲁定公。
就在鲁国众人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孔子再次站了出来。
他没有直接指责齐景公——因为这样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是直接对统率鲁国士兵的申句须、乐颀说:“胆敢蛊惑愚弄诸侯的人,该杀!请有关部门迅速执行!”
于是申句须、乐颀直接带兵上前,把这群齐国的艺人都砍了。齐景公大惊失色,再也不敢抱着靠会盟来控制鲁国的心思了。
但是,齐国的大臣黎弥等人还是不死心,他们试图带兵拦截鲁定公。关键时刻,孔子挡在鲁定公身前,对齐国士兵怒目而视,申句须、乐颀也带兵上前。黎弥等人见鲁国早有防备,也只得退却。
直到回国后,齐景公也十分恐慌,史书上说他是被鲁国的道义折服了,但这显然是粉饰。齐景公应该是被鲁国在会盟中表现出的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折服了,又看到鲁国有像孔子这样的人才,这才不敢打鲁国的主意的。
不但不敢再试图控制鲁国,他还问群臣说:“我该怎么弥补过失呢?”有大臣就说您应该用实际行动向鲁国道歉,于是齐景公就把之前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等地都归还给了鲁国。
鲁国在孔子的部署下,不但挫败了齐国的阴谋,还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之前被长期侵占的失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
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绝不是不知变通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斗士,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国之栋梁了。
事实上,孔子的“猛”还表现在其他许多地方,但篇幅所限,我们就无法一一展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绝对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奇才。即便后世儒家刻意抹去了他许多展现武艺的事迹,也无法掩盖他的真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