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只是一个下等人的女儿家。薄姬是魏国宗室女子魏媪,在一次混乱中和一名薄家男子私情所生,薄姬刚一出世,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她的母亲独自一人将她抚养长大。
在这种混乱的时代,她们母女二人艰难度日,其母魏媪听闻魏国之君为卫宝,又看自己的女儿长得漂亮,就对她说:“我们母女二人艰难度日,你若进宫伺候魏王,我们母女二人必有一线生机。”薄姬思来想去,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母亲受苦,于是同意进魏宫伺候魏王。
但是某一日,一个相逢相逢的江湖道人对薄姬说:“你身上有贵气环,未来必有一位可以做皇帝的公子!”薄姬本人也被吓了一跳,不敢再与道人多言,急忙离开。
可是,这件事情却传到了魏豹的耳中,魏豹心中暗道:“薄姬既然是我的妃子,那么她的孩子也应该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皇帝,自然是因为我才成为皇帝。”所以,当天晚上,魏豹就和薄姬发生了关系,对她宠爱有加。
经此一役,魏豹更加笃定自己可以登基为帝,所以他才会违背和刘邦的协议,自己登基为帝,所以他才会在和刘邦的协议上装模作样。
刘邦当然看出了魏豹的意图,刘邦心中暗道:“此子居心叵测,此子不可留,此子必成大祸害!”便让自己的心腹手下曹参带兵捉拿魏豹。刘邦不愿与之为敌,便任命魏豹为中书舍人,不料楚军攻城,魏豹战败而亡。
魏豹一死,刘邦又将整个魏宫的宫女和奴隶统统收入囊中,刘邦早就听说过魏宫佳丽如云,又从其中挑选出一些美貌的,同样收入后宫,刘邦就这么把薄姬收入了宫中。
但是刘邦也不想招惹吕雉,所以他虽然在后宫中纳了不少美人,但对她依旧有几分畏惧,所以他很少去看那些美人,于是,他就像是一个被冷落的妃子一样,在自己的后宫中消磨时光。
薄姬、赵子儿、关氏三女,早在魏国时,便已是亲如手足了。关家的赵子儿和关氏都成了刘邦的小妾,她们想起自己的好朋友薄姬孤苦伶仃,便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刘邦,让他知道了一个传说,说她可以怀上一个皇帝。
刘邦对这个女人很感兴趣,当天晚上就和她发生了关系,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叫做刘恒。而刘邦则是将她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把她当回事。
也就是因为薄姬和她的儿子一直被刘邦忽略,薄姬才会在皇宫中混得风生水起,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谁也没有把他们两个放在眼里,甚至后来戚夫人和吕雉两个女人争夺皇位,也是由于薄姬的隐忍,才让刘恒平平安安的度过了这场皇位之争,并且得到了一块土地。
但吕雉认为,这个被刘邦无视的女子,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些年来,她始终得不到刘邦的青睐,再加上她对自己的谨慎,也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所以才让她活着,将她送到了刘恒的领地上。
被派往边疆的薄姬,听说别的妃嫔都已死去,她很开心,她以为:"宫中的斗争总算告一段落,我可以跟我的孩子过一辈子了,一切的忍耐都该过去了!"
群臣见刘恒,就把他迎进京城,就对他说:"儿啊,咱们这一世的磨难已经过去了,你要是能再回来,就能成为一代明君了!"
于是,那一年的巫师所说的话应验了:薄姬在公元一八九九年,所生之子刘恒,而后登基为帝,而刘恒登基之后,也顺理成章的将薄姬立为皇后。
自幼丧父,私生子,和母亲一起生活,被刘邦收为妃子,从未得到丈夫的重视,行事谨慎,行事低调,但却能在纷争中生存下去。
性子温和谦和的薄姬,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出类拔萃,刘恒登基之后,对他的母后也是极尽孝道,所以她年轻时虽是风雨飘摇,但最后还是有个好归宿,有个圆满的结局。
请参阅: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