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思杜
胡思杜、1921年生,学者、作家,胡适次子,胡思杜的名字来自于胡适的老师,美国哲学家杜威。1941年,胡思杜前往美国教会学校读书,1949年左右回国,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因为和父亲胡适政见不合,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胡思杜自愿留在北京,1950年,发起“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胡思杜将父母留给他的财物上交,并在报行上发表批判胡适的文章,称胡适是“帝国主义走狗”,宣布与父亲断绝关系。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定为右派分子,当年9月21日自缢身亡,年仅36岁。
四,吴宓
吴宓,1894年生人,陕西人,比较文学家、西洋文学家。吴宓自幼聪慧好学,191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比较文学。从1921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学等学校。1950起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革期间,吴宓以种种罪名被批斗,当时76岁高龄的他被架上高示众,被推下来时跌断左腿后又遭断水断饭的折磨,腿伤梢好后,被派去扫厕所。批林批孔时,吴宓不肯批判孔子,说“守愿杀头也不批孔”,再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1971年起病重至1977年生活已无法自理,由其胞妹吴须曼照顾起居,吴宓每次吃饭都要问“还要请示吗”?有时夜间起床会喊“我很饿,给我一碗稀饭喝吧”。1978年病逝,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