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为何要烧毁圆明园?乾隆的一个举动,害了中国300年

世间一分钟 2024-11-05 11:01:46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任先生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国军队闯入圆明园,肆意纵火焚烧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大火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烈焰席卷了整个园区,最终将这座无与伦比的园林杰作完全吞噬。圆明园中珍藏的中外艺术瑰宝,也在这场浩劫中化为灰烬,永远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英法联军为何要烧毁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结局如何?为什么都说清朝误国300年?

给清政府一个教训

圆明园,历经三代帝王的建设与维护,耗费了约10亿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3万亿人民币。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不仅是清朝繁荣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乾隆年间,圆明园迎来了其最辉煌的时期。乾隆帝不仅精心修缮了园林,还在周边增建了长春园和万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的宏大格局。这三座园林连成一体,汇聚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同时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典范。

然而,进入19世纪中叶,清朝的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西方列强的野心日益膨胀,觊觎着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惨败,不得不签订一系列屈辱的条约。可这仅仅是灾难的开端。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渴求愈加迫切,清朝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成为了他们的障碍。

1856年,"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法联军在战争中不断推进,1858年攻至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然而,1859年,当英法使团再次前来批准条约时,由于礼仪问题发生了冲突。英国使团领袖巴夏礼拒绝向咸丰皇帝下跪,激怒了皇帝,导致39名使团成员被扣押,其中一些被关押在圆明园。

这一事件彻底激怒了英法两国,他们决定进行报复。1860年,庞大的英法联军再次进攻,直指北京,并攻入了圆明园。尽管一些清军残部试图反抗,但很快便被击溃。

第一批到达圆明园的是法军,他们初次见到这座园林时,完全震惊了。眼前的宫殿富丽堂皇,宛如欧洲的博物馆,令人难以置信。

园内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方玉器,金银珠宝散发出的光芒刺得他们几乎睁不开眼。奇珍异宝的造型和材料让他们目不暇接,所有的珍宝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充满了异国的神秘感。

随着对圆明园的震撼与贪婪心态的加深,法军开始疯狂地抢夺园内一切可以带走的宝物。接着,英军也陆续抵达,并加入了这一掠夺行动。这场暴力的抢劫持续了整整两天。

10月11日,英军再度返回圆明园,继续抢夺残留下来的宝物。他们连土里掉落的细碎珠宝都不放过,疯狂地掠夺与破坏。这座代表中华文明精髓的园林,很快变得一片狼藉。

据统计,被抢走的文物多达150万件,其中包括青铜器、名人字画、黄金白银等无价之宝。

最令人心痛的是,十二生肖铜像、《女史箴图》、青铜鎏金佛塔等国宝级文物也在其中。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文物依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伤痛。

当咸丰皇帝得知圆明园的遭遇后,怒不可遏,决定尽快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然而,英法联军总指挥额尔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更加残酷的手段,给清朝皇帝一个更深刻的打击,让他感受到联军的力量和威慑。

为了在中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额尔金于10月18日下令纵火焚烧圆明园。

三千多名士兵被派往园中各处纵火,火势蔓延,持续燃烧了三天三夜。大火不仅摧毁了无数珍贵建筑,还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

据记载,安佑宫内有三百多名来不及逃脱的宫女、太监和工匠,全部葬身火海。更令人痛心的是,存放在圆明园内的大量珍贵典籍和历史文献,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而额尔金对自己的恶行毫无悔意,反而将这场纵火视作自己不朽的业绩,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满清误国300年”?

圆明园在被焚毁后,奕忻代表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签订了条约,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并非完全是因为清军对洋人的暴力对待,虽然这的确成为了英法联军愤怒的导火索,促使他们发兵进攻北京,但如果追溯根源,罪魁祸首其实要从乾隆帝的一个决策开始——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国在接下来的三百年中陷入了与世界日益扩大的差距。

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刚刚入主中原,面对南明残余势力和明郑政权的威胁,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便已开始实行海禁政策,限制了沿海一带的外贸活动。但这一政策并未全面限制与西方的接触,仅对沿海地区有所限制。

直到1757年,乾隆帝下令进一步将除了广州以外的港口封锁,全面限制与西方的贸易,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完全的闭关锁国阶段。这种政策导致了中西方差距的逐渐拉大。

1793年,英国试图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派遣马戈尔尼使团来华访问,希望签订相关的贸易条约。恰逢乾隆帝的80岁寿辰,这次访问原本是个重要的外交契机。

然而,乾隆帝不仅拒绝了马戈尔尼的请求,还以傲慢的姿态要求西方使臣对自己行跪拜礼,并宣称:“我天朝大国应有尽有,用不着与西方蛮夷互通有无。”

乾隆的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马戈尔尼访问的失败。在乾隆看来,西方依然是“蛮夷”,不值得与之通商。然而,西方国家早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崛起。

马戈尔尼随行的人员不仅是使团成员,还包括了许多测量员和调查员,实际上是一个国情调查团。回到英国后,他们向政府报告:尽管清朝看似庞大,但其内政松散,军队的装备远远不足以与西方强国对抗,清朝的军队甚至只具备仪仗队的标准,而非真正的作战力量。

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愈发扩大,也为后来英法联军的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圆明园的悲剧。

满清王朝的罪行,堪称罄竹难书,特别是在乾隆时期。那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超过160起案件,涉及人数从百人到万人的不等。

对思想的打压使得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发展几乎停滞,甚至连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论也可能被定为逆罪,审查者的标准荒谬至极。甚至一些疯癫之言也被用来定罪,许多无辜者因此丧命。可以说,乾隆时代是中国文化最为黑暗、最为可悲的时期,几乎将中华文明的脉络断送。

《四库全书》是乾隆自诩的十大功绩之一,名义上是为了汇集整理古今经典,但实质上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大清洗。

乾隆统治的六十多年间,中国的文化与思想遭遇了严酷的禁锢。乾隆三十八年,正式开始编纂《四库全书》,全国的书籍都必须进献接受审查。次年,乾隆进一步下令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籍,进行销毁。

到了乾隆四十年,甚至连书籍中的词句也要“详慎决择”,要求所有书籍的内容都必须与“雅正”相符,不利于满清的文献一律禁毁。甚至连前朝如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等相关文献,也要进行篡改、删除。禁毁的书籍达到三千多种,超过十五万部,焚毁的图书更是超过七十万部。

很多有价值的书籍被清朝列为禁书,诸如《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以及记录明朝军事成就的《明将军传》等,都未能幸免。这些本该为中华文明提供光辉见证的著作,却被封锁、销毁。

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大屠杀的《扬州十日记》、以及《嘉定屠城记略》等,也被迫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整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回。

这样一来,满清不仅阻碍了中华的科技进步,也抹去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记载,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带回了类似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思想的束缚、文化的扼杀、科技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在经济上也逐渐衰败。

乾隆自诩在自己的辉煌统治中,但他并未察觉,西方已经在悄然崛起。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英国不断扩张其殖民地,而清朝仍然停留在自负的闭关锁国状态,导致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

满清的自大和自闭最终让中国错失了现代化的机遇,也为日后鸦片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仅仅在乾隆去世40年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已经深入中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

圆明园的焚毁,正是西方列强摧残中国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淋淋教训的象征。

罪魁祸首额尔金结局如何?

1861年7月,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信中毫不留情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他愤怒地写道:“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若干年后,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他的话语直指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恶行,尤其是英军代表额尔金所主导的焚烧圆明园事件。

雨果提到的“放火的强盗”指的正是英军的总指挥额尔金,他故意歪曲事实,编造出“使团成员在圆明园被关押受虐致死”的说法,并以此为借口发动对圆明园的报复,纵火焚毁了这座中国的瑰宝。

然而,额尔金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报应。

1862年,他被派往印度担任总督,定居在雷电频发的达兰萨拉小镇。一天,当他的随从外出游玩时,突如其来的一场雷暴袭击了小镇。天命弄人,一道闪电精准地击中了额尔金的住所,正在熟睡的他被惊醒,但发现自己无法动弹,而屋子也因火灾而陷入困境。

最终,这位曾经纵火焚烧圆明园的恶人,在雷电和大火中丧命,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额尔金的死讯传开后,许多人将其视为天谴,认为这是对他暴行的最终报应。

圆明园自被侵略者焚烧以来,经历了百余年的摧残,先后遭遇了“四劫”。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将圆明园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建设遗址公园,来保存这段历史。这段往事提醒我们,唯有国家强大,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免遭外来侵略和摧残。

0 阅读:12
世间一分钟

世间一分钟

雨望雁,不许人间见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