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中国一直以来不只是个国家,而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心儿凉凉 2022-11-30 18:12:50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以寥寥数语,道不尽、说不清中华文明,“悠悠”二字是辛弃疾的感叹,亦是表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千古江山,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在奔流不复返的时光里生生不息。

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里,一个接一个的奇迹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一个个文明在能工巧匠手下绽放,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着四大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日新月异,一遍一遍刷新着世界各国的认知。优秀文化的代表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马丁·雅克作为英国专家,曾这样评价中国,“中国从来不只是个国家,而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英国专家贬词褒用,用词可谓十分高级。在他的眼里,文明与这个国家合二为一,承载着很多的历史。古老的文明经历时间的洗礼,仍然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在国人心里,对古老的文明是无比骄傲的。马丁站在了一个新的角度,跨越各种歧视,对中华文明给予高度肯定。

马丁作为一个英国人,他对中国的历史有着莫大兴趣,甚至不远万里来到遥远的东方进行深入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略有涉猎,在领略过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后,马丁着迷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元太祖到朱元璋,各个朝代的文明生生不息,连绵不绝,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着,从未间断过。

这个来自异乡的人在中国教授的指导下,对中国历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他对厚重的文化赞叹连连。在他看来,中国的特殊在于独具一格,在于拥有潜力无限的古老文明。文明不是说体现在每一个文字上,不似文字一样安静规矩地排列在每一本书上,端端地坐在书架上,被束之高阁。

文明,它凝聚于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刻入每个人的灵魂中,溶于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一代代的薪火相传。最能体现这种文明的大概就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坚韧品格与辛勤的品质。纵观世界各地,中国人的勤劳深入人心。

美国建国之兴初,四处寻找合适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他们从三角贸易中掠过过来的非洲黑人,根本不适合有着技术含量的机械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工作的他们把视线转向了大洋彼岸的东方,此时的中国人口急速增长,一部分人选择去往海外寻找能够温饱的工作。中国人勤劳、勇敢,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他们受到海外市场的热烈欢迎。

勤劳踏实的劳动人民让很多本土的人感到危机四伏,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率,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正因为此,他们的内心有所嫉妒,有所排斥,以至于还有“歧视”,这样的情况后来好转了许多。时间转向现代,中国在数百年内一步步崛起,沉睡的雄狮终于开始苏醒。

中国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辉煌的时代,但却不提倡侵略为手段,只想守护自己的家园。英国专家对此觉得,西方国家的崛起躲不过刀光剑影,躲不过鲜血淋漓。中华民族的崛起,是无数先辈不知日夜的研究,是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中国位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文化层面不似另外三个文明出现断层。相反的是,中华文明一直繁荣昌盛,在不断流转的岁月中,衍生出日渐昌盛并且影响深远的文明。

中华文明本身就有强大的力量,已经发展到一个屹立不倒的程度,文明只需复兴。马丁对于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他对中国的形象十分认可。即使是不同的民族,他依然毫不掩饰内心的赞美。贫穷和弱小是可以经过努力改变的,倘若没有文化底蕴,是很难弥补的。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久弥新地创造,要经过岁月的积淀。

上下五千年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明,便是我们在面对嘲讽时间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文明给予我们更多的文化自信,传承文明从自身做起,只有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阅读: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