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为何被移出课本?学者:你看他的病人年龄多大,就知道了

心儿凉凉 2022-11-30 18:36:36

唐代诗人曾在《医人》中写道:“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这句诗其实从侧面告诉了人们医者必须要是内心正直的,因为只有内心正直,才会执着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才有医者仁心的说法。纵观历史,有许多医者的故事值得后人称赞,神农为能让人们从疾病之中得到解脱,不惜尝遍百草。

提到古代神医,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扁鹊”这一名字,毕竟扁鹊一直的是人们茶前饭后津津乐道的人物之一,有关于扁鹊救人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很多人都曾在课本里学过扁鹊的故事,但现在如果再去翻阅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中早已没了扁鹊的身影。很多人对此都曾发表过意见,讨论扁鹊为何被移出课本?相关学者们给出的回答却是:你看他病人年龄多大,就知道了。

自古以来,很多人一提到“扁鹊”,都会为他冠上“神医”二字。在相关的历史书籍之中,并没有对扁鹊的生卒进行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是春秋时期的人。甚至连他的真名究竟是不是扁鹊人们都有待考量。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扁鹊的名字很有可能是秦缓。而扁鹊之所以会被人们从教科书中移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治病救人的故事存在着很强的不真实性。

相传,在扁鹊的病人之中,曾有一个名叫赵简之的人。如果在历史资料上翻阅关于此人的记载,就会发现这个人所存在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30年左右,而扁鹊所存在的时间却是在公元前310年,这两人之间差了二百余年。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人开始质疑扁鹊的真实性。扁鹊究竟是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神医,还是在人们处于病痛之时所幻想出来的救世者,只有更多的历史资料能够有答案。

除了令人吃惊的年龄差以外,还有一件事也让人质疑扁鹊的存在。相传,扁鹊在给人看病时有一项特殊的功能。病人按照他给的配方喝上30天的药,他便能看到病人的内脏。可想而知,这是十分不现实的事情。就算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哪种药物能够让医生不借助任何医疗器械就看到病人的内脏,更不要说在2000多年前了。

很多人都认为,虽然历史书上的确记载过扁鹊这一人物,但他很有可能被人“神话”了,甚至说,他从来就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过,他只是一个人们幻想出来的人物罢了。为什么扁鹊会被移出教科书中,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编辑书籍的学者不可能一个无法证明他是否属实的人物存在于教科书中,毕竟这样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

现如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认为扁鹊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环节出现了错误。将扁鹊移除教科书这一举动,其实也算得上是及时止损,是做学术严谨的态度体现。不知道扁鹊是不是真的存在过这个世界上,但不可否认的就是,在医学不如现在这般发达的曾经,中医的存在,的确让很多人都免于疾病的折磨。

现今很多人在生病时,首选的都是西医。但不得不说,中医对于国人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一些小问题时,不会选择去用西医的手段来治疗,而是会选择去看中医,用中医的方式来慢慢调理。中医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与西医相比,它的确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中医疗法的影响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符合国人的身体。

在历史的进程之中,中医也在不断地完善。跨越千年的时光,“望、闻、问、切”是属于中医的特色,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很多与中医相关的人物被载入史册,比如华佗、张仲景还有上文中我们说到的扁鹊。

很多人可能会对把扁鹊移除教科书这一事情存在着偏见,但就目前所存在的资料来看,的确没有十分可靠的证据证明扁鹊实实在在的存在。将扁鹊移除教科书这一举动,看起来虽然有些不合理,但却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看事情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背后的真相才能逐一地被了解。

参考文献:

《医人》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