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粟裕影响巨大的3个人:父亲,哥哥,还有没有救回的满妹子

雾意岛与 2024-11-21 22:19:19

【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粟裕将军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军事家。然而,在他年轻时期,有三个人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位是含泪送别的父亲,临行前紧握着儿子的手,仿佛预感到这是最后一面;一位是教导他武艺的哥哥,在危急关头的一句话让他重拾信心;还有一位是带血归来的满妹子,她的离去成为了粟裕心中永远的遗憾。这三段看似独立的故事,却在1924年至1927年间紧密交织,形成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三个人在粟裕的青年时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这些经历又是如何塑造了后来的粟裕将军?

【离家求学路】

1924年初,湘西山区的会同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招生考试。这天,十七岁的粟裕从一大早就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眼睛不时望向通往县城的山路。他知道,再过几天就是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报名截止日期。

这所学校每年都会在会同县选拔几名学生,对于当地的青年学子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但是八百里远的常德,对于当时的农村青年来说,却犹如天涯海角。

这天傍晚,粟裕终于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了想去常德求学的想法。母亲听后沉默了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外面乱得很,再等等吧。"粟裕没有再说什么,但第二天一早就悄悄收拾行装,准备独自启程。

临行前,粟裕只在灶房的墙上留下一行字:"儿去常德求学,请勿挂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出门不到十里路,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盘缠不够。

当时的路费需要十几个银元,但粟裕身上只带了几个铜板。无奈之下,他只好在离家十里地的小镇上借住下来,给家里写信要钱。信中他写道:"如果不给寄路费,我就是讨饭也要去常德。"

这封信惊动了全家。父亲立即派大哥带着银洋,沿着山路寻找粟裕。当大哥找到粟裕时,却没有立即劝他回家,而是坐下来仔细询问了弟弟的打算。

听完粟裕的解释,大哥沉思片刻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们回家跟父亲说清楚。"就这样,兄弟俩一起回到了家中。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这次并没有阻拦。他默默地凑齐了几十块银洋,还特意准备了一顿饯行酒。饭桌上,父亲一直握着粟裕的手,眼中含着泪水。这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在踏上求学路之前,粟裕特意去了一趟祖屋后的小祠堂。那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也是他小时候最常去的地方。此时天还未亮,他在祠堂门口驻足良久,直到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山谷。

离开会同县的那天是个阴天。粟裕背着简单的行囊,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北走去。路上,他遇到了同样准备去常德求学的几个同乡。大家结伴而行,互相照应,一路说说笑笑,倒也冲淡了离别的愁绪。

就这样,经过整整七天的跋涉,翻越了数座山峦,终于望见了沅江岸边的常德城。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考期已过。

【常德二师的革命启蒙】

虽然错过了考期,但粟裕并未就此放弃。在同乡的介绍下,他先在常德二师附小插班读书。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二师的图书室自习,那里的藏书比会同县整个县城的还要多。

常德二师的校园里,一排排高大的樟树沿着石板路延伸,树下经常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学生,手里拿着各种进步书刊在讨论。1925年春天,粟裕如愿考入二师正式班。开学第一天,他就被分到了"读书会"小组。

这个"读书会"表面上是学习小组,实际上是共产党在学校里建立的秘密组织。会里的成员大多来自贫苦家庭,他们不仅讨论课本知识,还经常研读《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

在一次读书会活动中,粟裕认识了李芙老师。这位年轻的理化教师是早期党员,她经常为学生们带来最新的革命书刊。一天,李芙把一本《共产主义ABC》悄悄塞给了粟裕,这本书让他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共产主义理论。

二师的课堂也与其他学校不同。在历史课上,老师不仅讲述古代史,还会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地理课则会讨论帝国主义列强如何瓜分中国的领土。即使是在音乐课上,学生们也会唱一些带有革命色彩的歌曲。

1926年的春天,二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一位从上海来的青年,他带来了大量的革命书籍和长沙学生运动的消息。在他的影响下,学校里成立了进步团体"学生会",滕代远被推选为会长。

那段时间,粟裕和同学们经常在晚上聚集在理化实验室里开会。他们用报纸糊在窗户上,防止光线透出去。会上,大家轮流宣读各地的革命消息,讨论如何在学校里开展工作。

1926年11月的一个夜晚,粟裕正式加入了共青团。入团仪式就在实验室里举行,简单而庄重。宣誓完毕后,李芙老师给每个新团员发了一个特制的徽章,要求他们平时不要佩戴,只在重要集会时才能戴上。

为了掩护革命活动,学生会还组织了各种文艺演出。他们把革命思想编进话剧和歌曲里,在校内外演出。粟裕就参加了一个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话剧,在演出中扮演一个觉醒的农民。

这种表面平静的学习生活一直持续到1927年春天。那时,国民党右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清剿共产党人。常德的形势也日益紧张,街上开始出现了武装巡逻的警察。每天晚上,粟裕和同学们都要轮流在校园里站岗,防止不测。

就在这个时候,《湘江日报》的总编辑陈观洋来学校做演讲。他刚说到一半,警察就闯进了礼堂。校长胡佐武挺身而出阻拦,却被打倒在地。这一事件,标志着常德二师平静日子的结束。

【满妹子与音乐情缘】

1926年深秋,常德二师的音乐教室里飘出了一阵悠扬的笛声。这是新来的音乐老师王满霞在教学生们演奏《沅江渔谣》。王满霞是沅江本地人,从小在渔船上长大,对这首流传在沅江两岸的民谣特别熟悉。因为她清秀的面容和温柔的性格,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满妹子"。

在一次音乐课上,满妹子教大家唱《沅江渔谣》时,发现粟裕对这首歌特别感兴趣。原来,这首歌谱写了渔民们的艰苦生活,其中暗含着对压迫的控诉。课后,满妹子告诉粟裕,这首歌其实还有一些没写进教材的歌词,都是渔民们自己编的,讲述他们如何抗争的故事。

很快,满妹子就加入了学校的进步团体。她不仅教大家唱革命歌曲,还利用音乐课的机会传播进步思想。她把一些革命歌词填进传统民谣里,让学生们在唱歌时不易引起注意。

1926年冬天,学校成立了戏剧社。满妹子和粟裕都是社员。他们排演了一出反映农民苦难的话剧《天明》。满妹子负责编写剧中的音乐,把《沅江渔谣》的曲调改编成了剧中的主题曲。这出话剧在校内演出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戏剧社的活动给了满妹子和粟裕更多接触的机会。每次排练结束后,满妹子都会给大家讲述沅江渔民的故事。她说,渔民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从不屈服,经常用歌谣来表达抗争。这些故事让社员们深受启发,他们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新的剧本创作中。

1927年初,戏剧社准备到城外的农村去演出。满妹子特意改编了一些易于农民理解的曲目。她告诉大家,要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到农村去。就在演出前夕,满妹子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去沅江上游传递一份重要的文件。

临行前,满妹子把一个装有乐谱的布包交给了粟裕。她说这些都是自己收集的民间歌谣,让粟裕好好保管。粟裕打开布包,发现里面除了乐谱,还藏着一些秘密文件。

满妹子离开后的第三天,常德城内突然戒严。有人传说在沅江上游抓到了一个女共产党员。当晚,粟裕和几个同学连夜销毁了满妹子留下的文件,只保留了那些乐谱。

就在这时,城里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学校里的进步学生不得不分散隐藏。粟裕带着那个装乐谱的布包,和几个同学躲进了城郊的一个农家。那天晚上,他们在煤油灯下轻声唱着《沅江渔谣》,等待着满妹子的消息。

到了第二天傍晚,有人带来了满妹子牺牲的消息。据说,她被捕后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还高唱着《沅江渔谣》。那个装着乐谱的布包,成了满妹子留给同志们最后的礼物。

【哥哥的临别赠言】

1927年春天,常德城内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一天深夜,粟裕的大哥突然出现在他藏身的农家小院。原来,父亲病重,托大哥来接他回家。但更重要的是,大哥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会同县已经发生了武装起义,起义军正在向常德方向推进。

大哥这次来,还带着一把祖传的短刀。这把刀是他们家世代相传的宝物,平日里一直锁在祠堂的柜子里。刀身不长,但刀锋锐利,刀柄上还镶嵌着一块翠绿的玉石。大哥说,这把刀以前是用来打虎的,现在该用来对付另一种"猛兽"了。

在回家的路上,大哥告诉粟裕,他其实早就加入了农民协会,并且在会同县组织了一支农民自卫队。这支队伍虽然装备简陋,但都是身手矫健的青壮年,平日里除了习武,还要学习军事知识。

经过三天的跋涉,兄弟俩终于回到了家乡。但见到的却是一片狼藉:祠堂被烧,房屋被砸,父亲已经去世。原来,就在前几天,地主武装得知这里有人参加起义,对村子进行了报复。

在家里只待了一天,大哥就带着粟裕去了山上的农民自卫队驻地。这是一处废弃的庙宇,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易守难攻。自卫队的队员们正在院子里操练,有的在练习射击姿势,有的在学习刺杀技巧。

大哥对这些农民战士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他不仅教他们怎么使用武器,还教授了很多游击战术。每天早上,他都要带着队员们绕着山头跑三圈,然后进行格斗训练。粟裕这才知道,原来大哥年轻时在湘西当过马匪头子的护卫,精通各种武艺。

一个雨夜,一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紧急情报:国民党军队正在向会同县集结,准备对起义军展开"剿匪"行动。大哥当即决定,让粟裕带着一部分年轻队员先撤往湘赣边界,而他则留下来掩护。

临别前的那个晚上,大哥取出了那把祖传的短刀,仔细地擦拭着刀身。他告诉粟裕,在他们家族的历史上,每当遇到重大抉择的时候,这把刀都会交到最有担当的人手中。现在,是该把它交给粟裕的时候了。

第二天拂晓,大哥带着粟裕来到山顶,指着东方说:那边就是湘赣边界,那里有我们的同志。接着,他从腰间解下一个皮袋,里面装着平时积攒的银元,全都给了粟裕。最后,大哥说了一句话:"打仗就和打猎一样,要讲究智谋,不能蛮干。"

天还没亮,粟裕就带着十几个年轻队员,沿着山路向东转移。远处传来了零星的枪声,那是大哥他们在阻击敌人。这一别,兄弟俩再也没有相见。后来得知,大哥在掩护队伍撤退时,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壮烈牺牲。

【踏上革命征程】

1927年深秋,粟裕带领着十几个年轻队员穿越湘赣边界的群山。这支队伍装备简陋,除了几支土造的火枪,就只有大哥留下的那把短刀。他们白天在山林间潜行,晚上借宿在农家,打探着通往根据地的路线。

一天傍晚,队伍在一个叫石门冲的山村歇脚。当地的农会主席告诉他们,前方二十里有一个国民党的检查站,守军有一个排。这个检查站设在一座古桥上,是进入湘赣苏区的必经之路。

粟裕想起了大哥教的游击战术。第二天凌晨,他让一部分人扮作挑夫,装着货物从桥头经过。另一部分人则悄悄绕到桥的另一端,准备伏击。这个计策奏效了,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次战斗,不仅缴获了十几支步枪,还得到了一份重要的军事地图。

队伍继续向东推进,沿途不断有农民自卫队的成员加入。到达湖广山脉时,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三十多人。这时,他们遇到了一支从井冈山撤下来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的指导员是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给队员们讲述了井冈山的革命形势。

在游击队指导员的帮助下,粟裕的队伍改组成了一个正规的游击中队。他们不仅配发了统一的武器,还学习了基本的军事理论。指导员特别强调,打游击战要像游鱼一样,能进能退,要学会依靠群众。

1927年年底,游击中队接到了第一个重要任务:护送一批从上海撤退的地下党员到根据地。这些同志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文件和医疗用品。为了安全起见,队伍分成几个小组,走不同的路线。

在穿越一个叫做狮子岭的山口时,突然遭遇了敌人的巡逻队。粟裕立即命令队伍分散隐蔽,自己则带着几个人,故意暴露行踪,引诱敌人追击。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把敌人引入了一个死胡同,成功地保护了撤退的同志。

1928年初,游击中队终于到达了湘赣边界的根据地。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到处都能看到农民运动的红旗。在一次群众大会上,粟裕见到了朱德的代表。代表对游击中队的战绩给予了肯定,决定把这支队伍编入红军序列。

在整编大会上,粟裕取出了那把祖传的短刀,郑重地交给了队部。他说,这把刀见证了农民反抗的历史,现在应该把它交给革命队伍保管。代表听后,决定把这把刀作为中队的荣誉标志。

很快,游击中队就投入了艰苦的战斗。他们不仅要打击土豪劣绅,还要保护根据地的安全。每次战斗前,粟裕都会想起大哥的话:打仗要讲究智谋。在他的带领下,中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多次打击了敌人的进攻。

1928年春天,中队接到命令,要北上井冈山与主力会合。临行前,粟裕带队回到了石门冲,看望当初帮助过他们的农会主席。老主席送给他们一面绣着"农民革命军"的红旗,这面旗帜一直伴随着中队,直到井冈山。

0 阅读:2

雾意岛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