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2-06 16:18:12

都听说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那一幕诸葛亮可是终生难忘,因为他被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不过非常感人的同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托孤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是在白帝城,而不是蜀汉都城成都呢?

若是在成都,恐怕蜀汉就提前亡了,这是为何?

打不死的“小刘”

第一个原因与刘备的性格有关,也就是说他不服输。

刘备刚出场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从他们兄弟三人发展到有了自己的军队,这期间经历过许多有胜有负的战役。

无论胜负刘备过得都非常坦然,其实就算是败了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自己就是从一无所有发展起来的,大不了重新再来嘛。

所以即便是打了败仗,刘备依旧是该干啥干啥,就算是面对再强的敌人也不会退缩。

当然如果危及到了生命,那还是得撤,因为只有活着才能谈希望。

刘备后来之所以能够建立蜀汉,就与他不服输的性格有关。同样都是皇室出身,为什么别人能当大官无忧无虑,而他却只是个织席贩履之徒,所以刘备从小就不甘心。

虽然说后来建立了蜀汉,但和根基非常扎实的曹魏和东吴比起来,蜀汉还是太稚嫩了。但面对二弟关羽的突然离去,刘备还是选择了讨伐。

除了顾及兄弟之间的感情外,刘备感觉大家现在都非常气愤。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伐吴获胜的概率也会由此大大提高。

刚开始果然如刘备预料的那样,蜀军一路连胜差点把孙权都吓趴了。

那时的东吴虽然表面上要比蜀汉强大,但他们那时候也是无人可用了,满朝文武面对刘备大军竟没有一个人敢迎战。

一是他们知道自己无能打不过刘备,二就是他们自作孽不可活。他们也是闲的,非得闲的没事去攻打什么荆州。

你说拿下荆州那几个重要的郡也就算了,他们还顺带把二爷关羽给杀害了,这口恶气谁能咽得下?要是曹操的话,肯定也会率领大军亲征。

所以东吴的行为向来很迷,他们经常干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

不过就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吴后期名将陆逊站出来了。他要是再不出来制止刘备,说不定东吴就提前亡国了。

陆逊也是不负众望,与刘备大军对战不落下风。夷陵之战后,刘备大败,逃回了蜀汉境内。

要说这孙权也是个“人才”,作为抵御外敌的大功臣,孙权居然开始猜疑陆逊,最后这么一位爱国名将被孙权活活气死了。

怪不得那时候的东吴基本没人了,碰上这样疑心大的主公,估计谁也不愿意效力。

刘备一边跑,陆逊在后面一直追,然后刘备就来到了白帝城这个小地方。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虽然得了病,但是人家意志非常坚定,他还给陆逊写信说:“你小子给我等着,等我病好了咱们再战三百回合!”

看到刘备大言不惭的话,陆逊也是给他回复道:“行啊刘备老儿,等你病好之后,咱们继续一决雌雄!”

这就展示出了刘备不服输的性格,打了败仗逃回自己的老窝可不是他的作战风格。

而且在刘备眼中,陆逊只不过是一个无名小辈罢了。夷陵之战之所以会输,刘备完全觉得自己是大意了,不该把大军驻扎到那个易燃的地方。

当初刘备听说陆逊挂帅出征后,他还在那感慨东吴是真的没人了,居然派一个无名小将来坐镇。

其实对于孙权来说这也纯属无奈之举,当时也就只有陆逊敢去抵挡刘备,而且他还说能把刘备打跑。

不论他说的真假,孙权也只能把他派去一试,所以东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他们也就是底子比较厚而已。

不过说归说闹归闹,就算是刘备重新安稳发展起来了,孙权他们拿刘备照样也没有办法。

也就是说,陆逊他们就是纯纯嘴硬。

而且要是刘备真的卷土重来了,他势必还会和东吴再干一架,这是为何?因为曹丕那边也已经出兵攻打东吴了。

所以到时候就是两路大军一起围攻东吴,就算灭不了东吴也能让他们掉层皮。

所以陆逊也就是吹吹牛,要是真打起来了,最后倒霉的只会是东吴。

要说这东吴也是幸运,得亏刘备没有缓过劲儿来,要不然孙权还没等到称帝就已经完了。

稳住军心

刘备不能回成都托孤的第二个原因,他怕引发大规模叛乱,到时候蜀汉就算亡不了也将会是一盘散沙。

分析这个原因之前,先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有个国君叫苻坚,在淝水大战失败后,苻坚一溜烟跑回了都城。

回去之后不久苻坚就被抓了,紧接着就是被杀。

一国之君打了败仗逃回来,这正是他最虚弱的时候,所以就给了他人造反的机会。

大家再想一想西楚霸王项羽,他当初究竟为何要选择自刎,而不是听劝到江东发展。

就算项羽到江东去发展,大家想一想谁会服一个败军之将,而且败得就剩他自己了。

所以项羽回去之后必须得夹起尾巴做人,要不然大概率会被别人秘密杀害。

就项羽的性格而言,他甘心别人骑在自己头上吗?所以他选择了自刎。

刘备经历了夷陵之战的惨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逃回都城,而是在前线继续和陆逊叫嚣,还扬言不久要打回去。

这就会给他人一个错觉,刘备并没有败得那么惨,依旧还有很强的战斗力,所以有想法的人才不敢造次。

而且刘备这边的情况和曹操那边还不同,曹操那边的手下基本都是他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忠诚度绝对可靠。

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曹操他们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早已和各个州融为了一个整体,但是刘备还不行。

想必大家都知道隆中对,当初诸葛亮给刘备规划的是拿下荆州和益州,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办到了。

蜀汉建立后,他们的国土除了这两个州,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东州。

这三块地方就是蜀汉的三个最核心区域,但即便已经占为己有,刘备还是非常担心的。

大家仔细想一下,这三个州里肯定会有一些权力非常大的野心勃勃者。本来他们想着自己的主子不行之后,他们可以通过兵变来夺取大权。

但是还没怎么着,刘备突然横空出世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谁会服气,谁会心甘情愿?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老员工,本来人家干得非常不错,今年要提拔为总经理了,结果突然有个新人横叉一手,用某种手段当上了这个总经理,所以是谁都会不服。

刘备也是深刻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就想用联姻或者给权力的方式,来稳住三大州的主要人物。

但这种表面行动,谁也能看清楚刘备的真正意图,不过三大州的主要人物却因此受困了。比如益州的代表人物吴懿,他的妹妹就是嫁给了刘备。

吴懿总不能起兵反抗坑了自己的妹妹吧,那他就算成功了也不会服众。

自从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大多时候都是在白帝城待着。一来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蜀汉,二来就是他一直在等反攻的机会。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曹丕正在教训孙权,刘备正是当渔翁的好时候。

只可惜天不遂人意,刘备的病情越来越重了。自感十日不多的他叫来了许多托孤大臣,比如诸葛亮和李严。

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人起兵开始反抗了,这个人就是汉嘉太守黄元。

夷陵之战后刘备病重,所以感觉到机会来了的黄元开始起兵围攻成都,这是个有远见的人,只可惜最后被自己的属下给绑到成都,然后就被杀了。

这只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刘备还没回成都就已经有人按耐不住了;要是回到了成都,必然会有各路千军万马在等着他。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刘备这一路走来还算是有点脑子,看来诸葛亮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

然后刘备就这么走了,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人才流失极为严重。

经过夷陵之战后,许多主要将领和官员都永远留在了东吴战场上,这就导致蜀汉内部的中等人才出现了断档,上等人才受损不太严重。

诸葛亮为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边培养下等人才,一边让上等人才担任多个职位,让他们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对魏延一直存有戒心,但魏延那时候还是得到了重用,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人才短缺太严重了。

要是按照正常情况,依诸葛亮的脾气才不会重用他,甚至可能会让人找他的罪证,然后赶紧将其彻底铲除。

虽然留下的是烂摊子,但是最起码蜀汉保了下来。经过诸葛亮多年的艰辛努力,也算是慢慢将国家挽救回来了。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只有活着才能谈希望。刘备一旦回到成都,必然有生命危险,蜀国说不准都得换个君主当当。刘备想到这一点,才堪堪止步白帝城。

0 阅读:2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