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节日期间要禁止一切烟火,包括生火做饭。为此必须事先准备好熟食,到时只能吃这些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
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寒食节的具体时间定在前一年冬至后的1月5日或1月6日,恰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
因为寒食节通常要禁火三天,所以有关活动要延续到清明。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对寒食与清明就逐渐不加区分了,以至现在有不少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公认与介子推有关。
介子推乃春秋时期晋国的贤士,当时,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可谓尽了“犬马之劳”,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以上是正史记载的。
野史有些出入: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有功羞受禄,够清高吧!
早年重耳出亡时,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随从偷光了重耳的钱粮。
重耳饥饿难忍,向田间劳作的农夫乞讨,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给他充饥,戏耍了他一番。
介子推看到重耳都饿晕了,就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一起,煮成汤给重耳吃。
重耳吃完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当即大受感动,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回国,成了晋文公,便开始奖赏曾经追随他的人。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也来请赏,介子推十分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以他的清高,他肯定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主动请赏。
倒是他的邻居解张为他打抱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深感自己忘恩负义。
便亲带一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
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
晋文公寻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
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
火熄之后,人们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的尸骨。
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可民间却又有其他传说,和史书迥异:
晋国东宫侍卫介之推,娶妻石氏。
晋献公次子重耳,突然遭人陷害,逃到国外去了。
介之推奋不顾身,追随重耳远走他乡,也没顾上回家说明。
石氏在家并不知道这情况,还以为是介之推有了外遇,把自己丢弃了呢。
一气之下,石氏搬到了绵竹山中,用泥巴仿照丈夫捏了一个泥人,从早到晚,对着泥人又打又骂,发泄心中的怒火。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成了晋文公。
介之推属于有功之臣,也将被加官晋爵,就回家去接石氏。
寻找多时才寻到石氏的下落。
夫妻忽然相见,石氏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条早就准备好的绳子,是用红布编成的,比月老的红线不知粗了多少倍。
二话不说,就把绳子套在了介之推脖子里,又打了几个死扣,一头栓在自己胳膊上,一头用手牵着,有哪儿拉到哪,片刻也不准介之推离开她半步。
晋文公派武夫魏犨来寻找介之推,石氏也不让他出山做官。
介之推知道讲道理也没用,他妻子也不会听,于是就乘石氏睡熟后,想用火把绳子烧断,
谁知石氏被火惊醒后,不着急灭火,也不往外跑,而是死死抱住介之推,一动不动,任凭大火越烧越旺,直到一切都化成灰烬。
魏遂给晋文公上了一道本章,不好说是自己办事不利吧?更不好说是两口子自杀。
就假说介之推乃高隐之士,不愿封公侯,自甘焚死。
这才有了史书上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