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末年,金兵入侵,宋京迁移,王尚书提前到临安安排建都事宜,敌兵逼近时,王夫人带着女儿瑞兰,随城中百姓一起出逃。
途中,兵荒马乱,王夫人与瑞兰失散,急切切在四散的人群中呼喊,有个少女应声而至,却是陌生面孔。
原来少女名叫瑞莲,自幼父母双亡,混乱中又和哥哥蒋世隆失散了。见王夫人年老体弱,主动提出结伴而行。
王夫人也是看到兵荒马乱的,她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孤身一人,多有不便,正想说要一同寻找亲人。二人不谋而合,一路相互照应,情同母女,王夫人也喜欢瑞莲的乖巧,就认了她为义女。
历经坎坷,母女二人互助互依,终于到达临安尚书府。王尚书看到女儿失散,亲自带人出城沿途去寻找。
一日在淮南的招商客栈碰巧遇到了女儿瑞兰。
原来当日出中都,遇到哨兵,瑞兰与母亲被冲散,混乱中,瑞兰听见有人连叫三声自己的名字,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秀才。
这秀才就是蒋世隆,他与妹妹瑞莲失散,“瑞莲” 与“瑞兰”相近,王瑞兰误以为秀才叫她。
此时,王瑞兰这个很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现在顾不得 “羞和耻” ,愿与世隆结伴同行,以兄妹相称。
世隆说乱军掳掠单身妇女,“有丈夫的不掳掠” 。王瑞兰只好答应说: “没人时,做兄妹;有人问到,就几百假称夫妻。”
一路之上,多亏有蒋世隆的照顾,瑞兰才躲过了乱军、盗贼和土匪。
瑞兰倾慕蒋世隆的才华,又被他的温柔爱惜打动,二人在旅途中里私定了终身。
不想临近临安,世隆竟然身染重病,瑞兰为他尽心护理,请医调治。
今日恰巧父女相遇,劫后重逢,瑞兰向父亲苦诉战乱发生后,家业抛撇,人口逃亡,母女失散,天各一方的遭遇。
王尚书告诉女儿,她母亲已经平安到了临安府邸,正在家中期盼着她的消息。
瑞兰这才放下心来。又向父亲说了蒋世隆的存在,说因为在兵乱中无倚无靠,多得蒋世隆帮助,自己已招他为婿了。
王尚书一看女婿是个穷秀才,非常生气,说,“乱世之中,百无一用是书生,穷秀才几时能发迹? 你随为父回府,他日定为我儿挑选乘龙快婿!”说着,强拉瑞兰离开,毫无哀怜悯恤之意。
危难中的瑞兰,本来以为找到父亲就有了希望,没想到父亲根本不承认她们的关系,也丝毫不顾世隆的生死。
瑞兰也不好违抗父命,只好请求父亲容她向世隆告别,说蒋世隆毕竟有恩于她,这才得到父亲的许可。
瑞兰哭着与蒋世隆告别,要世隆好生保重,对他说,“这全是我爹爹的意思,我走后你要按时用药,注意饮食,你我既然已经以心相许,我就会立志等你到老,海枯石烂。”
蒋世隆不顾病体沉重,跪求王尚书成全。但王尚书鄙夷地对他说,“你不看当下有多少秀才穷愁老死,想名标金榜不异于白日做梦了。再说,你们这是私订的终身,无媒无凭不成婚配。你最好识趣一点,如果再要纠缠,就将你交本地衙门重办。”
说完,掰开了世隆瑞兰紧握的双手,强行将瑞兰带回了京城。
一年后,金兵已退,国家重新安定下来,王尚书又升为宰相,有意给瑞兰另外择婿。
瑞兰内心悲苦,日夜思念世隆,每当月夜,更有诉不尽的离愁、说不尽的哀怨,往往背人对月祷告,盼望早日与蒋郎重逢。
世隆在客店得到店主照顾,逐渐痊愈。从此苦苦攻读,进京赴考,中了状元。
王相国奉旨招赘新科状元为婿,回家沾沾自喜地告诉了女儿。哪知瑞兰说,“我心中只有蒋郎一人,让我再嫁是万万不能的!”
这里王相国气的发懵,外面又传来消息,说是新科状元抗旨,死也也不肯应承这门婚事。
王相国无奈,次日请状元到府中吃酒,询问他拒婚原委
蒋世隆叙说了自己的经历,王相国听了,才知年前这位状元,就是义女的亲哥哥,也是自己当年瞧不起的穷秀才。
他满面羞惭,硬着头皮叫义女瑞芳出来认兄。
瑞莲见了哥哥,说出嫂嫂瑞兰就是王相国的女儿,世隆又惊又喜,拜了岳父岳母,急忙到后花园与瑞兰团聚。
故事源自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湘剧、越剧、评剧等剧种的《拜月记》均由此改编。1957年拍摄了湘剧《拜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