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原磨店乡政府以西一处破败寒酸,毫不起眼的墓地中安葬着一位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生前以“暗杀大王”的名号闻名于世,是让蒋介石和戴笠都害怕的一个人物,他一生嫉恶如仇,无私无畏,他不是别人,正是民国时期的抗日志日,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墓地处
王亚樵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普通的农耕家庭,祖上三代都是以种田为生,王亚樵的父亲王荫堂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母亲梅氏则是一位贤妻良母,在家照顾家庭,养育子女。
王亚樵在家中排行老大,在他的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孩童时代的王亚樵聪慧,活泼,喜欢读书,被家中的长辈寄予厚望。
家中的长辈为了能够让他成才,在王亚樵八岁的时候将他送到邻村牌坊鄂刘三先生的私塾读书,进入到私塾读书的王亚樵勤奋,刻苦,努力精进自己的学识,成为了一个学识过人的小才子。
后续,等到岁数擅长之际,王亚樵在闲暇时刻,开始习武,习的一身精湛的武艺。1907年,18岁的王亚樵发挥出色,考中了贡生,获得了进京求学的机会,但是他却选择放弃了这次机会,留在家中设堂执教。
当时的清廷媚外无能,王亚樵对此忿忿不平,与吴旸谷、柏文蔚等仁人志士组织“正气学社”,探讨文天祥等爱国人物的生平事迹。
1908年,在同乡吴春阳的引荐之下,王亚樵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同盟会,至此走上了反清的革命之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而身处合肥的王亚樵与合肥的同盟会成员积极响应,在合肥组织军政府,成立革命军。
王亚樵本想在合肥军政府里为革命尽一份力,但是合肥军政府里人心不和,矛盾重重,使得王亚樵最终被迫出走。
1913年,王亚樵孤身一人来到了上海,并在机缘之下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他开始从事反军阀斗争。
1921年,32岁的王亚樵在上海创建斧头帮,斧头帮在王亚樵的引领下,叱咤一时,成为了让上海滩黑帮大亨黄金荣和杜月笙二人忌惮的一个组织。

王亚樵人物像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强占了整个东北三省,张学良代替蒋介石受过,下野来到上海居住。
当时,王亚樵听闻张学良来到上海,对他不抵抗,丢了东北三省之举,愤愤不平,便派人给张学良送去炸弹,威胁张学良的安全,张学良对此十分惶恐,便寻求杜月笙的帮忙,在杜月笙的出面调和之下,王亚樵没有再派人威胁张学良的安全,张学良则在上海待了没多久,便离开了。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对上海发起了进攻,而当时身处上海的王亚樵则积极抗战,带领自己组织的救国决死军配合国军部队守卫太仓,抵御日军的攻势。
淞沪会战结束后,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对日军将领和日伪汉奸展开了暗杀,1932年4月29日,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庆祝大会时,王亚樵组织暗杀小队对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进行了刺杀,在这场刺杀中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伤重不治而死。
这起刺杀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的抗日义举,使得王亚樵名声大噪,不仅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抗日志士,更是成为了令日军将领和日伪汉奸为之胆寒的“暗杀大王”。
当时,以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这让王亚樵极为愤慨,便决定对蒋介石,汪精卫展开暗杀计划。

蒋介石和汪精卫
1935年10月,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大会时,王亚樵派出暗杀小队,准备在会场刺杀蒋介石,结果,暗杀小队误将人群簇拥中的汪精卫认成了蒋介石,便举枪连开三枪,将汪精卫给击伤了,事后,蒋介石将王亚樵和他的铁血锄奸团视为心腹大患,便派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对王亚樵展开追捕。
王亚樵则是提前获知消息,逃往香港,1934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派特务秘密打入了王亚樵的铁血锄奸团,得知王亚樵已从香港秘密来到广西梧州居住。
获悉这个消息后,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继续命令下属买通了余立奎之妾余婉君,利用余婉君私下,将王亚樵约出,在梧州一处住所内,由在这里埋伏许久的军统特务们乱枪将王亚樵打死。
王亚樵被军统特务打死后,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军统特务们将余立奎之妾余婉君带到深山里灭口,并对外宣称王亚樵死于情杀。
王亚樵在梧州英勇牺牲后,郑抱真等人来到梧州为王亚樵收敛了尸身,并与王亚樵的亲属和好友一道合力为王亚樵购买了一副棺材,将其安葬在梧州倪庄一个僻静之地。
但是,岁月变迁,王亚樵的遗骨始终都没有能够按照亲人们的夙愿,落叶归根,为此,在1991年时,王亚樵次子王继辅为了让父亲能够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便为父亲迁了坟,将父亲的遗骨带回合肥老家安葬。1997年,经过重新入殓,王亚樵的遗骨被安葬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原磨店乡政府以西的一处墓地,终于让他的英灵在故土上安息。

王亚樵墓碑
王亚樵的墓地在一块坡地上,坐西朝东,墓碑上方是王亚樵头像,中间镌刻“先父王公亚樵之墓”,右边是“公元一九九八年岁次十月戊寅立碑”,左下方是其后代落款。墓碑后有《王亚樵先生墓表》,墓表上的字概述了王亚樵的抗日义举以及爱国的事例,令人看后,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