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寿辰生隙
王志霞
簪笏临门,乐事佳辰。恰八旬,福寿同臻。排开两宴,酒劝微醺。更奢中累,闲中语,乱中人。
风波暗起,频生嫌隙,遣是非,谁辨来因。荣枯有数,颓势临身。叹国公府,自废堕,愧前恩。
贾母八十大寿是贾府的头等大事,其场面之大,“荣、宁两府齐开筵宴”;规格之高、重,皇亲贵族、王公贵戚都来庆贺;送礼者多且贵重,“凡素有来往者,莫不有礼”。这几日“两府中具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国府接待男客,荣国府接待女客。
尤氏因为要替荣府接待来拜寿的女客,因此白天迎来送往,夜间陪贾母,晚上就住在李纨处。这日,尤氏回来晚了,看到大观园的灯都还亮着,门也没关,就让丫头去看看情况。结果只有两公婆子在,其余的人都不见了。丫头问情况,婆子还爱答不理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荣国府的事情,宁国府的人少管。
尤氏不快就与袭人、宝琴、湘云说了两个婆子的事情。袭人私下安排去找人,正好遇到周瑞家的(她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又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王熙凤,王熙凤让周瑞家的记下两个婆子的名字,等贾母生日后,捆到宁国府听候尤氏发落。结果因为周瑞家的和婆子有仇,就公报私仇,立刻命人捆了两个婆子。
周瑞家的又通知林之孝家的去见凤姐,林之孝家的以为什么大事,马上从家里出来,跑到王熙凤的院子里,凤姐没见她,她又跑到大观园去找尤氏。尤氏想息事宁人就说没事儿,你回去吧。林之孝家的空跑一趟,就要出园子时,遇到了赵姨娘。赵姨娘与那些管理婆子有交情,就在一边煽风点火,赵姨娘挑事说周瑞家的多事,凤姐多事,戏弄了林之孝家的来回跑。赵姨娘添油加醋说的这番话,惹得林之孝家的心中冒火。
恰巧,两个婆子的女儿哭着求林之孝家的放人。林之孝家的就指点其中一个去找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因为两个婆子中有一个婆子的女儿嫁给了费婆子的儿子。费婆子听说周瑞家的捆了她亲家,越发火上浇油,便来求邢夫人。费婆子说亲家年纪大了,并未犯什么大错,王熙凤不顾情面捆了她的亲家。先不过是告那边的奴才,后来渐次告到凤姐……后来又告到王夫人……
费大娘的一番话,勾起了邢夫人对凤姐的嫌隙,对王夫人的嫌隙。
贾母大寿,南安太妃来了,她提出要看看小姐们。贾母只让探春出来,没有叫迎春。邢夫人早已怨忿不乐,只是使不出来。邢夫人不敢抱怨贾母偏心,却怨恨带着姑娘们拜见南安太妃的王熙凤。邢夫人和她的手下人都认为“老太太不喜欢太太,都是二太太和琏二奶奶调唆的”。
邢夫人对凤姐和王夫人早就一腔怨气不得发泄。次日晚散时,邢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假意低声下气地向儿媳妇凤姐为费婆子亲家求情。言语中夹枪带棒,极尽嘲讽羞辱之能事。在外人看来,王熙凤已经欺负到婆婆头上了,而且王熙凤在贾母大寿之日不做好事却做恶事,这是给老太太添堵,是不顾老太太的千秋,是不孝。凤姐气得回房哭泣,但因是贾母的喜庆日子,不便张扬,只得强带笑脸。其实,凤姐这次处理事情并没有错,是下人(周瑞家的)别有用心的传话扩展了矛盾。
最终,这件小事在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赵姨娘和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整个“嫌隙”事件几乎涉及了大观园各级人员。既有周瑞家的与费大娘之间的派系之争,还有王夫人与邢夫人的妯娌之争,又有赵姨娘与王夫人的主妾、嫡庶之争,还涉及东西两府的关系,甚至还牵涉贾母与邢夫人的婆媳关系。
所以,这个“嫌隙”事件看似只是一起家常小事,但它实际是在告诉我们,贾府繁华兴旺的表面之下,内部的斗争多么激烈。正如后来探春所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此时的贾府,各种内部纷争已渐至不可调和,所以,“嫌隙”人事件的本质是在演说贾府的内部斗争,而不只是简单地叙述贾府的日常琐事。
本文作者王志霞,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XZzhaji)
注:翟海潮、范文义、刘承彦主编的《诗画品红楼》一书已于2021年1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天猫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