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古诗词欣赏:望春词

明矾笑应心 2025-02-06 20:04:41

【唐】春望词﹣﹣薛涛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赏析】

半生浮萍半生悲

●徐若央

薛涛写这首诗时,已经年过三十,不似年少那般狂逸,在那个年代,三十岁,人生已过了一半。

她的前半生,虽才华横溢,却受人牵制,虽风花雪月,却难得知己,虽衣食无忧,却饱经沧桑。

细数着这些年来的点滴,她的心中竟没有半分喜悦,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

这首《春望词》中融合了景与情,繁花盛开的春季在诗人的眼中却是一片凄凉。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花开时不能同观赏,花落时不能同悲伤,相思在何处?都在那花开花落之间。

对于诗人来说,花开花落已经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情。

相思,究竟思念的是何人?薛涛曾在滚滚红尘中遇到了太多的人,白居易、张籍、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是她座上之宾,然而,这些人中却没有让她相思的人。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她渴望着遇到一个知音,两人执手同心,一起走到人生垂暮。可惜,这样的愿望对于她这样的风尘女子来说太奢侈。

春光太短,还来不及欣赏,便已经逝去。春鸟在枝头不停地哀鸣,仿佛倾诉着内心的不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四季轮转,匆匆而过,她留不住春,也等不到爱。"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枝头的花一日日老去,如梦佳期离她越来越远。她遇不到知心人,只能结着同心草盼望爱情。"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最后四句,也在感叹着流逝的岁月。春花开满枝头,却满是相思。晨起对镜落下泪,春风拂过,可知她心里的相思?

她本出身官宦之家,幼年能作诗,通晓音律,名动巴蜀,是父母捧在掌心的明珠。如果家中没有突生变故,或许她会成为谢道韫那样娴静的才女。

薛涛的父亲离世,薛家迅速衰败,她与母亲只能靠着父亲留下的那些钱财缩衣节食地度日。

钱财终究有散尽的一日,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入乐籍为官伎。

本以为赚够了钱财,就能从良。可是,韦皋来了,这个男人将她一步步推入泥泞的沼泽中,让她在挣扎中一点点失去梦想。

那年,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听闻薛涛才华非凡,且孤苦无依,便下令"请"她赋诗侑酒,这一"请",她就再难自由。

他是官,她是民,他言语上欣赏她的才华,却让她以歌伎的身份出入侯门王府。

韦皋是个聪明的男子,他对薛涛百般呵护,让薛涛感受到他的一片真心,轻而易举地将薛涛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他曾上奏,请求朝廷授薛涛校书郎的官衔,但碍于世俗言论,事情未能实现,即便如此,人们依旧称她为"女校书"。细想这件事情,始终太蹊跷。韦皋久经官场,以他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女校书一事行不通,他之所以上奏,会不会仅仅是想送给薛涛一个虚假的人情?

当然,也有人觉得韦皋对薛涛是一往情深,可情若真的那么深,他为何不还她自由身?

薛涛在他的府邸数年,日日迎来送往,与众多文人官吏都有交往。那些人为了一睹美人的文采,都不远千里来到韦皋的府中,与她对酒吟诗,一醉方休。

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变得八面玲珑,无数人为之倾倒。她是闻名于世的才女,也是韦皋招揽人才、结党营私的工具。

薛涛自然知道自己是韦皋手中的棋子,内心也渐渐生出叛逆。

她开始收受贿赂,且将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尽人皆知。这一举动,惹恼了韦皋,他下令将她发配松州。

那一刻,她看清了自己。她不过是他养在笼中的金丝雀,让人观赏,偶尔咬了主人一口,便被主人无情地惩处。

松州地处边陲,荒无人烟,一路上,她忍受着恐惧,写下自己的感受: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如此下去,她恐怕会死在这条路上。为了生存,她写下饱含深情的《十离诗》,托人送到韦皋手中——

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

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

不得红丝毯上眠。

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

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

不得羲之手里擎。

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

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

不得华轩更一嘶。

鹦鹉离笼

陇西独处一孤身,

飞去飞来上锦裾。

都缘出语无方便,

不得笼中更换人。

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

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

不得梁间更垒巢。

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

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

不得终宵在掌中。

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

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

不得清波更一游。

鹰离靴

爪利如锋眼似铃,

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

不得君王臂上擎。

竹离亭

翁郁新栽四五行,

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

不得垂阴覆玉堂。

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

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

不得华堂上玉台。

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鞋、竹离亭、镜离台,十个"离"字,十个"不得",句句不舍。

多年的迎客经验,让薛涛更加了解男人,懂得用自己的柔情缠绕他的心。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韦皋也不例外。

她敛去锋芒,化为一朵娇柔的小花,让他感觉到她的软弱与可怜。

韦皋的心终究还是软了下来,一纸命令,将薛涛召回。

许是因为收受贿赂的事情,韦皋不如往常那般信任她。薛涛回到他身边没多久,便脱去乐籍从良。

这一年,她二十岁,自由之身,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再不必活得小心翼翼,每日清茶一盏,怡然自得。

那个暖春,望着庭院中盛开的花,她提笔写下《春望词》。

诗中每一句都离不开薛涛对爱情的渴望,凝聚着爱情的诗,她的哀怨、期盼都化为了诗的"花""春鸟""春愁"。

在最美的季节,感受到的却是悲伤,诗人的眼里,看到的不只是春天的明媚,还有对春的怜惜。

这份相思情会随着春天一起老去,那份对爱的渴望也会慢慢消失。

她以为自己再难遇到爱情,会这样平淡地度过余生,可偏偏在她四十二岁这年,有个叫元稹的男子闯入了她平静的生活,且让她那颗早已冻结的心融化。

她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小十一岁的人,爱得如此痴狂,明知没有结果,也要飞蛾扑火。元稹见她,不过是因为欣赏她的才情。可初见,便让她念念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美好又短暂。一起泛舟游湖,对酌赏月,吟诗作对,将世俗的言论抛之千里。

不忘。

可惜,命运又一次和薛涛开了玩笑。七月,元稹调离川地,要去洛阳任职。

薛涛知道,他不可能带她离开。

元稹的仕途一片光明,而她不过是他途中偶遇的一处风景,他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里,终究还是要离开。

这一日,他来辞行。

她没有挽留,只是微笑着送他远去。

经此一别,再无相见的可能,愿岁月别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至少下次相见,还能认出彼此。

薛涛没有后悔过爱上他,这段爱虽然无果,过程已经足够她回味一生。

让她惊喜的是,元稹没有忘记她。他寄去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关山难越,他们只能将思念写在信笺上,寄给远方的人。

薛涛迷上了写信,也爱上信笺。她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将纸染成最爱的桃红色,裁成精巧的信笺。女子做出的物件永远是这样精细用心,小小的信笺中藏着浓浓的情。

她写下一首首诗,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这样写一辈子信。

可书信往来终难长久,日子久了,信笺开始渐渐减少,直到有一日,再也收不到他的消息。

她知道,这个努力编织的梦也破碎了。

浣花溪带给她太多的愁绪,她不愿再居住下去。

离开浣花溪那日,望着梧桐树,薛涛忽然想起自己八岁那年,父亲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纳凉,他低声吟道:

"庭除一古桐,耸干人云中。"

她随口续上: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那时候,父亲望着她的目光中带着忧愁。

如今,她终于明白那道目光的意思,或许,父亲那时候就预感到了她一生的坎坷。

最后的岁月,薛涛洗尽铅华,着一身道袍,移居到碧鸡坊,远离喧嚣,在吟诗楼中了此残生。

唐朝的女子总能将生活过成一首诗,无论是困境,还是苦难,永远留给世人一个风华的背影。

薛涛便是如此,哪怕尘世让她遍体鳞伤,心依旧如初雪一般纯净。

0 阅读:68
明矾笑应心

明矾笑应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