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为何发展成为传统礼?

小虾米趣闻 2022-09-17 13:03:58

在古装历史剧中,时常有跪拜的画面,大臣见到皇帝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要下跪,奴仆见到主子也要下跪。为什么要下跪呢?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

坐姿、跪姿、拜姿相互转化

其实,最初的跪拜并不是礼节,也没有等级尊卑之分,只是一种普通的坐姿而已。先秦时期,没有桌椅板凳,因此无论是平常百姓之家,还是高宅大院,甚至是朝堂庙宇都是席地而坐。不同的同,有钱人家会下地下铺上一个软塌。而这种坐姿是双膝着地,屁股按着脚后跟,样子很像跪着。而跪姿则是身体微微前倾,腰部挺直,屁股离开脚跟。再加上双手触地则成了拜姿。

先秦、汉朝等君主与朝中大臣商议国家大事都是跪坐,此时的跪拜只是相互表达尊重的一种礼仪丝毫没有区分尊卑之意。

座椅出现,跪拜成为刻意的动作

五代十国到宋朝时期,出现了高型的座椅,深受欢迎,自此改变了人类席地而坐的行为。但是这也让跪拜成了刻意的动作,具备了比较明显的尊卑之意。但是宋代的跪拜,仅限于在重大的仪式典礼之上,这时大臣会对群主行跪拜礼。平时见到皇帝时不用跪拜的,在平时商议国家大事时,只是站立,以双手交叉作作揖仪式尊敬之意。

元、明时期跪拜礼推行

元朝统治者将君臣关系看做是主仆关系,在皇帝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时,大臣行跪拜礼,所有官员一律下跪上奏阐述,听从主上的决策,尊卑关系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了。

到了朱元璋灭掉元朝,建立明朝后,跪拜礼没有取消,继续使用。朱元璋对于跪拜礼更是加码了,不但臣子见到皇帝时要下跪,臣子之间,下级见到上级也是要下跪的。

清朝发展成跪拜+磕头

到了清朝时期单纯的跪拜已经满足不了统治者,还要磕头而且还有磕响。后来出现了大臣要面见皇帝会向宫中当值的太监行贿,好让太监给自己找一个不太坚硬且容易有响声的地方,避免自己头部受伤。

跪拜礼节废除

辛亥革命以后,除了向父母长辈或者过世的亲人跪拜,其余跪拜礼节全部废除。

0 阅读:18
小虾米趣闻

小虾米趣闻

分享哪些你不知道的奇闻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