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春节上映后,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都去看了。
每个人看完后都来安利,告诉我非常值得一看。
为了让观影体验更好,我还特意温习了一下《哪吒1》。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教育问题总是会比较关注。
在哪吒这个系列电影中,我同样看到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育儿启示。
01
一、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哪吒天生魔丸,搁现在就是问题儿童。
他敏感、易怒,吊儿郎当的。
在哪吒1中,经常偷溜出去捣乱。
陈塘关的百姓一听到他的声音都害怕。
总之,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
面对经常惹祸,让人头疼的孩子,李靖夫妇是如何做的呢?
《哪吒1》中母亲用身体护住了哪吒,不让太乙真人将哪吒灭了。
李靖向全陈塘关百姓保证,对哪吒严加看管,保证不让他出家门半步。
即便他们知道哪吒是天生魔丸,活不过三年。
他们硬是用父母无条件的爱将哪吒一头冲天炮捋成了娃娃头。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接纳和包容,是无条件的爱。
即便和哪吒踢毽子很危险,为了让孩子开心。
他们还是愿意冒着生命安全陪孩子玩。
在《哪吒2》中,哪吒随太乙真人去参加升仙考试,殷夫人一路追跑,一路叮嘱。
爹娘不在身边,要照顾好自己。
在天元鼎里,无量仙翁诱惑哪吒吃噬魂丹,哪吒张嘴要吞下的瞬间,被殷夫人阻止。
李靖夫妇说:“用父母性命来要挟孩子自杀,你算神仙吗?你连做人都不配。”
即使哪吒浑身是刺,殷夫人还是义无反顾的抱住了哪吒。
“我不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儿,你什么样子我都爱。”
在父母眼中,不管孩子如何,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无条件的。
孩子不一定要乖巧懂事,也不一定要功成名就。
但他们对于哪吒无条件的爱从来不是溺爱,而是爱与规则同行。
当哪吒被误解,气得要施展法术捣乱时,李靖夫妇则及时劝阻。
告诉他,不能随意伤害百姓,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当哪吒说:“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殷夫人:“爹娘都是人,怎么生的出妖怪。”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你待百姓如亲人,善用自己的神力为他们斩妖除魔,他们又岂会把你当妖。”
在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制止,当孩子迷茫时,父母会指引。
爱与规则同行,这便是我们要学习的无条件的爱。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好,你还会爱她吗?你表达爱的方式是正确的吗?
如果你的孩子犯错了,你还会爱她吗?
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该和孩子听不听话,学习成绩好不好挂钩。
爱是春风化雨,却不是枷锁。
02
二、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
成长过程中,最害怕出现的就是思维固化。
我们习惯给孩子贴标签,不分享就是小气,成绩不好就是笨蛋……
哪吒是“魔丸”就是个坏孩子,敖丙是灵珠就是好孩子。
而《哪吒2》爆火的背后,却是对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好人天生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天生坏人吗?
哪吒2故事中,以阐教仙人为尊,妖魔都是坏人。
但这看似理所因当的秩序在故事中逐渐偏差。
看似慈眉善目的无量仙翁竟是隐藏的坏人。
看似坏的没边的申公豹是【全村的希望】,只想做出业绩,做父亲和弟弟的骄傲。
东海龙王盗灵珠是为了让儿子敖丙脱离海底炼狱。
现在是信息社会,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很多时候是被父母过滤掉的。
父母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但有时候坏人也可以伪装,真正的社会从不是非黑即白。
当哪吒喊出那一声:“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我意识到,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否缺乏了一些批判性思维。
我们执着于让孩子听命行事,习惯于教她什么是对错。
而忘了教孩子,在接受信息时,无论是何人说的,都应该学会辨识、质疑、论证、反思。
善恶对错,不是取决于他们的评价,更不是别人说对就是对,说错就是错。
就像北师大教授赵国庆教授所说,试着让孩子想一想下面的问题:
他说的话有依据吗?
我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这件事能从哪些角度分析?
他的论证经得起推敲吗?
我的思路会不会太狭隘、太极端了?
相信,有了辩证思维,孩子未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也会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03
三、榜样的力量引人向上
《哪吒2》中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属于申公豹的高光时刻。
正当陈塘关缺药被困,李靖前来找申公豹协商,恰巧遇见申小豹来找哥哥。
那一刻仿佛看到了很多北漂、沪漂的【全村的希望】碰到老家来人的场景。
别人以为你在外面混的多风光,其中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而善良如李靖,主动替申公豹解了围,维护了申公豹在弟弟心目中的形象。
而那一句:“我帮的不是你,是那个少年,一个好的榜样能影响他的一生。”
而殊不知,这个榜样的力量还同样影响着申公豹。
正是弟弟的崇拜,父亲的托举,让申公豹在关键时刻救下了李靖夫妇。
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二胎家庭中,比起公平,大宝更需要一些“特殊对待”,多尊崇“老大”的身份。
不需要去指责老大为什么不让着弟弟。
而是告诉他,你升级当哥哥/姐姐了,以后你就是弟弟/妹妹的好榜样。
写在最后:
哪吒是天生魔丸,但他也走出来属于自己的路。
申公豹是小镇做题家,是全村的希望,他错过也最终对了。
敖光跟敖丙道歉了,那句“父辈的经验可能不再适用了”,敖丙终于不用在背负家族使命前行。
孩子未来的路还得自己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