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宗室谋福利,有人睚眦必报:记成化年间的大明辽王家族下篇

楼哥看明史 2025-03-25 21:42:46

前言:成化十六年(1480年)二月,朝廷向各地的王府降了一道敕书,严禁诸王及仪宾赴京陈情。宗室严禁离开封国,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之所以要再次重申,在于辽藩宁福乡君及其仪宾杨纲不守规矩。

仍敕各王府自后凡有应奏事情,止许差人具奏,下都察院以定等,所言宜从。仪宾赴京者,许巡抚、巡按并分巡官参奏。—《明宪宗实录卷二百》

北京紫禁城

宁福乡君之所以如此不管不顾,和时任辽王朱恩鑙有着莫大的关系。

辽肃王朱贵𤊐(火受)

朱贵𤊐(火受),辽简王第四子,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封兴山王,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进封辽王。

之所以能够从郡王成为亲王,主要靠的是运气。辽简王长子夭折,次子袭封辽王后因罪削爵,第三子同样也被废为庶人,辽王的馅饼就此掉到了兴山王朱贵𤊐(火受)的头上。

辽王妃杜氏,荆州左卫千户杜俊之女,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封为兴山王妃,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进封辽王妃,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八月去世。

辽王墓前下马碑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七月二十九日,辽王朱贵𤊐(火受)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曰肃,谥法“正己摄下”曰“肃”。由于原先为杜氏修造的坟园位置不佳,故而在世子朱豪墭的奏请下,为辽肃王重新选择了埋骨之处。

辛酉,命迁葬辽肃王并妃杜氏,以世子豪墭言旧坟地太高故也。—《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二》

石首郡主

郡主,辽王朱贵𤊐(火受)长女,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下嫁仪宾刘达。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的时候,刘达前往京师,向英宗裕陵进香。未曾想刘仪宾趁机“挟妓饮酒”,被打入锦衣卫大牢,最终被判革职。

达承府檄进香裕陵,因而挟妓饮酒。官校廉得其状,下锦衣卫狱。至是刑部议拟革职。上从之,命戴民巾随住。—《明宪宗实录卷八十》

明英宗裕陵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一月,宪宗册立皇第三子朱祐樘为皇太子,随即下诏大赦天下。新任辽王朱豪墭对宗室极好,于是也趁着这个机会为姐夫求情,想让朝廷恢复刘达的“官禄”。

但是当年刘达是在向英宗裕陵的时候犯错,宪宗对他印象非常恶劣,当即给出批示:“达既与冠带,不允所请。”

此外刘达的堂叔刘潮,曾经杖杀了本文开头那位仪宾杨纲的侄妇。本来依靠贿赂辽王,已经将此事摆平。但宁福乡君闹事之时,将此事一并抖搂出来。最终刘潮“如律处决”,也算是阴沟里翻船。

辽靖王一脉

朱豪墭,辽肃王嫡长子,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封辽世子。

明代亲王府承运殿

还在尚未袭爵之时,朱豪墭以世子的身份上奏朝廷,表示自己没钱,希望不要停发父王的岁禄。对于这种要求,朝廷一般都会答应,因为世子确实没有岁禄。

辽世子豪墭奏:“父辽王薨,禄应住支。而府中艰窘无措,乞赐是岁禄米以治丧。”许之。—《明宪宗实录卷九十五》

此外王府给朝廷的公文,都要加盖亲王金宝。结果朱豪墭既不向朝廷请示,又不使用世子金宝,让辽府长史吴崧戳了自己的官印就敢往北京送。礼部当即请求逮问吴崧,朱豪墭不得不上章自陈。

明代世子金宝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九月,辽世子朱豪墭袭封辽王,世子妃余氏进封辽王妃。袭爵不久,新科辽王就碰上一件亲藩与官员争利的难事。

当时自朱豪墭以下的辽藩宗室,王府官员,以及所属州县并卫所官吏的俸禄,一年要三百万贯。但是能够收上来的户口食盐以及额办课钞,只有一百万贯。此前荆州府的官员,凭借掌握着官仓的优势,时常厚此薄彼,以至于辽藩低级宗室有人十多年都没能拿到岁禄。

朱豪墭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将此事捅到御前。宪宗也很尴尬,让户部即刻想办法解决。乌纱帽要紧,户部给出的方案是今后宗室优先,荆州府的难处,由湖广布政司解决,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户部议行湖广布政司先以本府所有者给之,余补支以湖口起运今岁船料之钞。自后诸王折色,俱照例尽支。荆州府岁课不足,则申布政司区画。其有司卫所官该支者,则俟有钞日补之。诏可。—《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五》

宪宗朱见深画像

成化十四年(1478年)五月二十三日,辽王朱豪墭去世,享年五十岁,谥曰靖,谥法“宽乐令终”曰“靖”。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一月,辽靖王妃余氏去世。

辽世孙

朱恩鏋,辽靖王嫡长子,辽肃王在世之时封为世孙。父王袭爵后,按例应该进封为世子。然而天不假年,朱恩鏋在成化十年(1474年)不幸去世。朱豪墭悲痛之余,竟然想让世孙继妃冯氏、妾曹氏殉葬,遭到了宪宗皇帝的严厉驳斥。

上曰:“先帝上宾,顾命毌令后宫殉葬,可以为万世法,况王府前此亦未尝有用殉者。今辽王葬其子,乃欲以其妇殉之,何其戾邪?礼部其移文所司,启王勿用殉。迁其妇别室,使无失所。”—《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一》

英宗朱祁镇剧照

也许是真的很爱这个儿子,朱豪墭又向朝廷上奏,请求将朱恩鏋以世子例葬祭。然而废除殉葬,是先帝英宗的临终遗言,辽王公然违背,自然让宪宗极为不喜,所以他金口玉言,认为朱恩鏋既然“未受册封”,那就只能按照世孙的规格安排葬礼。

肃宁王

朱恩鉹,辽靖王第三子,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封肃宁王,夫人王氏进封肃宁王妃。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九月,肃宁王朱恩鉹去世,终年三十一岁,谥曰悼靖。

朱宠汕,肃宁悼靖王嫡长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袭爵。

长垣王

朱恩钾,辽靖王第四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八月赐名,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封长垣王。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兵马副指挥陈浩之女被册封为长垣王妃。

辽王朱恩鑙

朱恩鑙,辽靖王次子,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九月册封为辽世子。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四月,南城兵马副指挥张星之女被册封为辽世子妃。

明代亲王府大门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九月,辽世子朱恩鑙袭封辽王,辽世子妃张氏进封为辽王妃。

回到本文开头,辽靖王在世之时,宁福乡君仪宾杨纲曾经向朱豪墭借了二百两银子,但是却不想还。所谓凭本事的借到的钱,为什么要还?而且宁福乡君夫妇二人还要诬告辽靖王,让当时还是世子的朱恩鑙内心极度不爽。

在上篇之中,我们提到朱豪㙷受辽靖王奏请,得以复封为长阳王,那么宁福乡君按理也应该进封为县主。然而朱恩鑙袭封辽王之后“因怀宿憾,不为转奏”,也就是故意不替乡君向朝廷奏请。宁福乡君是吃亏的主么?她老人家一个人跑到京城告御状,让辽王殿下在皇帝面前极为灰头土脸。

有旨宁福乡君擅离本府,辽王不为阻,其下敕切责之。乡君例当追封,辽王挟私不为转奏,而长史等官亦不为启劝。乡君出城,府卫官及守门官军皆不谏止,又不具闻。俱宜令所司执问。—《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这次宁福乡君大闹京师,连累着辽府左长史胡本淳吃了瓜唠。胡长史吓坏了,要是这种刺头再多几个,我得被活活坑死,于是赶紧向辽王求援。

荆州古城

朱恩鑙想想也对,本府宗室那么多,出了事就找长史,那么各郡王府的教授都是吃干饭的吗?在辽王的推动下,朝廷重申“王府官坐罪事例”,即有事累及亲王府的应该“坐罪长史”,郡王府相关则“罪坐教授”。

当然朱恩鑙也不是个善茬,在仪宾杨纲去世后,派人天天在宁福县主门口盯梢,抓住了她与人私奔监利的丑事。宪宗皇帝大怒,以县主“不遵礼法”为由,命内使“扃其门户,昼夜防守”,又让辽王“时遣人巡视之”,朱恩鑙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朱宠涭,辽王嫡长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封辽世子。朱宠瀤,辽王次子,同年封光泽王。

结语:我们在文中说过,辽靖王这个人其实对宗室很好。比如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叔父宜城康简王去世,辽靖王不顾朝廷禁令,亲自出城送葬。虽说挨了骂,但礼数不缺。

甚至宁福乡君如此泼辣,当辽靖王在世之时也比较老实。然而朱恩鑙这位辽王,却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宁福乡君的事情还算是道开胃菜,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朱恩鑙更是惹出了极大的风波。不过此乃后话,我们放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讲。

1 阅读:55
楼哥看明史

楼哥看明史

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