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卢欣怡 陈芬北京报道
当前,为推动落实消费端绿色转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先后涉足消费端碳布局,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
近日,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碳减排量作为类货币性质的环境资产,必须要由账户体系来承载,且非常适合做金融业务方面的延伸。卢乐书认为,消费端绿色转型需要采用G2B2C的发展路径,碳信息流和价值链涉及从企业到居民到政府,再由政府赋能企业回传到居民的复杂过程。随着个人碳账户场景和用户覆盖的进一步拓展,辅以标准的建立及金融属性的逐步加强,个人碳账户将逐步实现全国、全网打通,有望最终形成统一的居民碳账户体系。
(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
以G2B2C路径打通碳信息流和价值链《21世纪》:平安银行为什么开始做个人碳账户项目?
卢乐书:在银行的对公侧,我们根据监管要求,执行给企业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做贷款利息优惠。同时我在研究,银行零售侧是不是也有资源能够做这方面的事。这首先需要银行人绿色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要清楚地知道自身有哪些业务能够触达到绿色方面。B端绿色转型的业务已经快速推动起来了,如何支持C端绿色转型是一个更加复杂但也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所以,我非常愿意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做一些探讨和尝试,鼓励团队和各方伙伴一起落地,向社会传递"金融向善"的理念,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向世界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监管部门联合力量推动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对各个行业都有具体的要求。平安集团在2021年成立了由马明哲董事长领衔的绿色金融委员会。平安银行积极落实集团针对ESG和绿色金融的系列要求,平安银行谢永林董事长屡次对公司全体员工表示,要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产业长期发展。所以,我从战略上来规划公司能主动在低碳领域做些什么,最先谋求的是如何更立体地帮助绿色企业。对于企业来讲,银行提供利息减免等优惠政策,是在融资端帮助企业节省财务成本。如果能通过我们来刺激绿色消费,那就能进一步拉动绿色企业收入的提升,对企业的绿色支持将形成良性的闭环。在这个环节上,银行不仅帮企业提营收,也能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和消费习惯。所以,推动消费端绿色减排,既能够直接聚焦居民绿色行为,也能间接拉动企业绿色转型。
具体操作上,我们通过将零售侧的获客成本投放到客户的绿色权益上来,并逐步形成个人碳账户“低碳家园”这个产品。
《21世纪》:你提到消费端绿色减排是落后于企业端的,原因是什么?
卢乐书:“双碳”目标提出后,企业和政府已经通过政策指引、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和技术创新迅速推进碳减排。据碳足迹测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70%来自于家庭消费,我国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53%。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这个数字会扩大。如果生产领域转型的效率提升不足以抵消消费规模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整体绿色转型步伐就可能放缓。虽然消费端绿色转型的紧迫性显而易见,但从社会角度讲,并不容易快速响应。
《21世纪》:消费端碳减排和企业碳减排路径有何异同?
卢乐书:个人的消费端其实就是企业的需求端,需要找到适当的激励和助推方式,充分覆盖消费、投资场景,借助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的能力,推动绿色消费需求提升,形成市场的绿色溢价,建立生产端低碳转型的市场牵引。
消费端碳减排具体的承接主体是数以亿计的个人,是每个人每天的消费、出行等生活习惯的汇总,而这些个人习惯的改变难以直接被规制,应更注重有效引导。企业在用户引导方面具备更多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政府则善于具体政策的制定并直接作用于企业。同时,政府相对难以进行消费端逐个人、逐个场景的引导。所以,商业银行或者头部互联网平台等企业根据各自场景来触达和引导用户,并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出如何有效推动个人碳减排,再把经验反馈给政府端辅助决策,最后批量复制、调试和应用,进而作用于消费者。据此,我将消费端绿色转型定义为以G2B2C为路径,碳信息流和价值链涉及从企业到居民到政府,再由政府赋能企业回传到居民的复杂过程,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涉及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推动需求端低碳转型的路径与生产端不同。以企业和政府作为主体的生产端绿色转型是G2B的实现路径,其之所以反应迅速,主要原因是生产端场景相对集中,政府能够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政策,各行业企业能够较好地落实,虽然很复杂,但是主体之间的参与路径是相对明晰的。消费端政策落实难度大,过程复杂,需要充分借助企业端的场景进行有效触达。
《21世纪》:在消费端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如何做?
卢乐书:金融机构或头部互联公司等大型企业是消费端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不仅要通过自身运营的绿色低碳改造落实国家政策,更是要主动摸索出一些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可落地、可规模化运营的绿色助推方法,向下落实到用户,向上反馈至政府。所以,我也呼吁这些主体中的关键领导者,能够经常坐到一起讨论、交流,形成一些核心的集体观点反馈给政府。
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必要持续加大ESG治理力度,主动转向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持续强化绿色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以金融业务来广泛影响相关方加入可持续发展的行列。如此,既能更好地支持消费端碳减排,也能通过需求的调整来反向刺激供给端的绿色转型,在满足监管要求之外,帮助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各类个人碳账户开始局部打通《21世纪》:什么是个人碳账户?个人碳账户和企业碳账户的区别是什么?
卢乐书:个人碳账户是承载个人碳足迹的账户体系,类似于银行账户,只不过其中存的是个人的碳资产,企业碳账户概念也类似,存放的是企业通过碳减排而获得的碳资产。但二者由于碳排放的方式、主体特征的不同,所适配的碳减排路径不尽相同,其中涉及到交易环节的碳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同。
目前,个人碳账户主要通过普惠权益的方式引导用户形成绿色消费理念,践行低碳行为,各家银行、互联网企业在建设碳账户时,多是通过丰富的权益,创新的玩法,以及科学量化个人减排效益等方式,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自身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和低碳消费的好处,从而能够广泛地参与进来。现阶段,碳账户设置中较少涉及对高碳消费行为的惩罚措施。
可以这样理解,个人碳账户是企业私域流量下的局部绿色生态。在这个生态中,绿色行为换取“绿色积分”、“绿色能量”等代币性质的激励标准,用以在生态中兑换实际奖赏和局部流通。在这个过程中,用于积累代币的是被清晰定义的用户绿色行为,而科学性体现在这些绿色行为所产生的碳减排量是一定程度能够经过科学计算和记录的。这些行为具体所兑换的积分,以及积分再兑换的低碳产品或公益权益,是产品设计考量,设计环节最大程度考虑的是用户参与度,而非这些绿色行为所对应的碳减排量的公允价值。
从微观上看,每个用户的绿色兑换行为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居民行为所贡献的碳减排量的价值,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宏观大数据能够根据用户行为,梳理出被普遍接受的碳减排行为的兑换物以及其价值。随着消费端碳足迹的标准打通,局部生态正在开始联合,消费端碳减排量的公允价值体系也在随着居民碳账户的形成而逐步建立。
企业端的碳配额发放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国家已形成企业碳减排及信息披露的政策要求,因此企业碳资产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根据标准而建立和流通的。因此,现阶段建设企业碳账户主要在于摸清家底、做好企业碳排放量及减排项目的核算统计。虽然全国碳市场尚未发展成熟,仍可以探索利用碳数据赋能绿色金融,例如衢州人行指导的碳征信制度,通过碳数据对企业分层贴标,并据此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政策,从而促进企业端减排。
《21世纪》:我国消费端绿色转型的路径和发达国家有什么不同?
卢乐书:消费端绿色转型,国外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我国依托超高的互联网渗透率和成熟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探索出创新发展路径。
发达国家中,欧洲国家稀缺石油并且在碳中和上起步较早。我国在生产端的绿色转型,如碳排放权和碳交易所的设定,基本上也是借鉴欧洲的模式,从政府将宏观目标下放到重点排碳行业,再梳理出适合该行业的规制,由具体企业落实执行,这是“自上而下”的推动逻辑。
消费端的绿色转型,因为涉及到大量难以直接预测和管理的居民行为。总体来说,碳信息和碳价值链的传导是“自下而上”的,中间又需要上下左右相互联通和配合的反馈过程。“上下”就是指能链接大量C端用户的公司或者地方政府,通过所覆盖的场景和自身资源禀赋,找出适当的引导机制,再向政府反馈,支持政策和机制的迭代。“左右”指的就是这些公司或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拉通和平台对接,就好比不同相关方共同来搭建一个碳账户。
《21世纪》:发达国家经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企业是否需要设立专职的首席气候官?
卢乐书:以上提到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这些大型企业的相关决策人员的充分参与和角色设置。所以,可以借鉴一些跨国公司的做法,他们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会开始考虑常设首席气候官,专职根据自身企业情况来履行气候和社会责任。将这个角色套用在前面提到的G2B2C的模型里,首席气候官还能统筹打通企业可触达的信息和资源,切实推动消费端绿色转型。
消费端的绿色转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需要一定的培育土壤的。这个土壤里有两个最核心的因素,一是居民的绿色意识,二是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我认为后者更重要。
首先,居民的绿色意识需要各种引导和激励政策才能逐渐被唤醒。这里面又是有两个主导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政策的渗透力。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我们的政策渗透力足够强,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绿色意识。
其次,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我国是明显高于欧洲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准确追踪、量化和联通居民碳减排的具体情况。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更接受和适应高数字化程度的生活方式,经授权的个人信息得以在政府或大的机构汇总和留存。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的提升,能够赋能更加精准的碳足迹捕捉,为消费端绿色转型提供丰沃的土壤,使得我们提出的消费端碳减排G2B2C的路径能够实现。
2007年,英国的科进集团做过企业碳账户,荷兰的拉赫蒂市2019年也有过城市个人碳账户的尝试,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在中国,广东省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区域碳账户试点,国内陆续也有其他的点状的零散的创新。2022年可以说是国内的碳账户元年,地方政府、银行、互联网企业等自发搭建的碳账户,突然间不下20家了,并且开始局部打通,这就是我之前预演的居民碳账户的形成路径。
四大核心要素决定居民碳账户发展《21世纪》:什么是居民碳账户?它的形成路径是什么?
卢乐书:理想状态下,居民碳账户是国家层面的、信息互通的、覆盖场景完全的、具有统一标准的、居民覆盖面广泛的各类个人碳账户打通后的产物。在居民碳账户下,个人碳资产是一种流通性极强的商品,能够被交易、储蓄并用于消费、投资,具有一定的货币属性。
在研究个人碳账户怎么做的过程中,我也在密切关注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动向,网络平台、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各展所长,通力合作。根据这些观察,我提炼出个人碳账户得以有效运转的四个核心要素:场景、用户、标准和金融属性。这四个核心要素也决定了居民碳账户的发展进程。目前,不同主体所搭建的个人碳账户,也是满足了这四个核心要素,并且根据自身的禀赋在其中两至三个维度上极具优势。
我们把现有能够调研到的20几家个人碳账户产品归为银行类、互联网公司类、地方政府类和监管机构类。其中,头部互联网公司具备丰富和场景和海量的用户,能够快速将绿色场景铺开。商业银行运用丰富的零售端金融工具和个人信用体系,以碳减排量作为标的资产去延展个人绿色金融服务,能够将碳减排量的类货币属性做深。政府和监管机构主导的碳账户,一是可以通过区域试点先行探索碳资产交易机制和路径,二是能够通过更广泛的公信力和资源调动能力,以统一的标准将两者衔接,共同向居民碳账户的趋势发展。
居民账户体系构建需系统解决触达场景多元、用户覆盖全面、碳资产金融属性清晰和数据技术标准规范四个关键环节。随着统一碳核算标准的建立,不同主体之间的个人碳账户有望打通成为居民碳账户,碳减排量的资产属性不断得到加强。基于居民碳账户体系的构想,我们就可以将各类个人碳账户量化到一个宏观的体系当中,立体投影出各类碳账户的相对位置,助力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消费领域碳减排又好又快发展。
在居民碳账户的理想状态下,全社会的低碳场景能够充分挖掘并拉通,碳账户开通及使用覆盖至全民,碳足迹的记录基于国家标准,碳资产的交易能够和货币充分挂钩。目前,各类碳账户局部已经局部互通,居民碳账户的进程已悄然形成。退一步讲,即便我们所讲的居民碳账户的理想状态仍然是在理论层面,但消费端绿色转型在这个进程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实践,对全社会低碳转型也能够起到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在居民碳账户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卢乐书:在居民碳账户的推进过程中,现阶段能够遇到的主要挑战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减排量认证方法论不统一,碳信用机制还有待完善,居民碳资产的盘活路径有待打通。这些标准的建立要经过科学计算,官方认证,再普及的过程,最终形成统一的个人碳减排量的核算标准。
二是个人碳排放场景纷繁复杂,在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核算精确度的挑战。这里面首先是各类碳账户主办方要遵纪守法,禁止信息滥用。另外,也依靠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使得碳足迹不可见但减排量可见,并在账户之间高效流动。
三是当前个人碳账户主要依靠各家主办方自投资源来建设,监管方还没有出台非常明细的指导或鼓励政策,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要足够充足,才有可能获得官方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碳减排量如何释放类货币属性尚在讨论阶段,消费者尤其要注意识别和防范其中的风险。企业碳配额交易机制已经相对完善,其参与主体也都是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对碳交易的风险有一定的认知。而在个人碳减排领域,虽然各类经营机构都在主动做资产变现的尝试,但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属于全新的概念,其中的信息差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编织新型电信诈骗、信贷诈骗和网络诈骗陷阱。
实现客户管理与绿色权益有机结合《21世纪》:做个人碳账户的想法是怎么萌生的?
卢乐书:2020年国家刚提出“双碳”目标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要充分挖掘平安的优势来践行国家战略。商业银行既具备搭建账户体系的专业人员,也有完善账户功能的技术和数据,同时还具备外部监管体系,这些基础能力的结合能够精准描绘消费者的碳足迹,为科学准确地量化碳减排情况提供数据记录和平台基础。
一方面,通过对个人碳足迹的记录,及时反馈绿色消费环节的个人碳减排情况,帮助消费者建立和强化对自身行为碳排放的感知,以低碳行为的获得感培养绿色消费偏好。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能将低碳行为与个人信用和绿色金融服务关联,以绿色金融权益助推消费者主动践行低碳行为。
《21世纪》:在平安银行内部是怎么设计和启动的?
卢乐书:最初,我带领团队研究了几套方案,比如对商城里面的绿色商品进行打标、在银行积分的常规兑换上做一些绿色改进,以及在原有业务方案上加入绿色优惠等,也想到了用账户作为载体去支持碳减排。银行从业者具备一种“账户直觉”,意识到碳减排量作为类货币性质的环境资产,肯定是要由账户体系来承载的。几乎同时,中国银联找到我们信用卡部门谈相关合作,平安也很乐意和银联、上海环交所一起搭建碳账户,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保数据来源和碳足迹的精准核算,低碳家园项目也就正式启动了。刚开始业务的定位是纯公益,所以内容就是17种绿色行为换绿色能量,再用绿色能量去种真树,目前已经开始逐步往业务方向延伸。
《21世纪》: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项目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
卢乐书:在具体操作中,低碳家园项目是一个跨条线、跨组织的项目,涉及多个完全没有业务重合的部门,由信用卡和绿色金融部两个部门负责。其中,绿色金融部本身的职责是对公绿色业务推动和绿色行业研究,信用卡则是零售条线的业务部门,而我本人既在战略发展部任职,也兼任绿色金融部的岗位。我们除了企业文化外,还有十分硬核的科技优势,能够使得这种创新产品的落地路径能够非常清晰。之后,我们陆续与银行其他条线以模块化项目形式合作,也得到了平安科技和平安公益基金等集团资源支持。我们希望以全局思维、综合金融能力和金融科技力量,先打通信用卡和借记卡之间的业务壁垒来构建绿色场景,再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客户在我们低碳家园平台上的低碳体验。
在平安体系之外,我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行业协会、高校学者和券商研究所等伙伴机构不断研讨。在多方共同参与和推动中,我们努力丰富个人碳账户内容和玩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碳普惠等相关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建设中去,不断加深消费领域碳减排的创新和实践。个人碳账户不仅会成为平安银行的优质客群经营阵地,也将为个人碳金融的市场化应用和相关行业通用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更能为企业碳账户的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21世纪》:平安银行是怎样定位个人碳账户的?为什么这样定位?
卢乐书: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客户需求非常敏感,而“双碳”背景下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有动因使商业银行主动洞察和满足低碳客群需求。
从需求端来说,“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之下,低碳客群正在不断成长壮大,除了自带绿色属性,这部分客群也是优质的金融客户。因此,商业银行有动力主动构建绿色金融场景,来获取和经营这部分低碳客群,拓展生态圈和业务边界,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碳客群的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从供给端来说,最开始我们对碳账户的定位是偏公益的,是一个非生产性的创新项目,主要依靠自有资源的投入来建设碳账户。随着项目推进,我们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自身也在不断优化项目定位和规划,未来会逐渐向业务融合。
根据"完善绿色行为覆盖、扩充碳减行为认定、丰富绿色权益兑换、探索绿色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我们将不断梳理和融入存量绿色商户、绿色商品和绿色权益等资源,加以实际的资源投入,一方面以建立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绿色的个人碳减排激励体系为目标,以不断扩充绿色行为覆盖范围、绿色权益体系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促进绿色低碳理念更加广泛地融入大众生活;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更多绿色行为碳减排模型的认证,科学计量并累积用户的个人碳资产,为未来个人碳资产交易提供数据积累与管理经验。
《21世纪》:平安银行如何将个人碳账户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如何平衡公益性和商业性?
卢乐书:商业银行碳账户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客户管理与绿色权益有机结合,是商业与公益并举、全面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创新尝试。
在公益逻辑上,商业银行通过碳账户来整合内外部资源,用户通过绿色行为累计碳积分并兑换绿色权益,在深入推广低碳理念的同时,也能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商业逻辑上,商业银行零售侧的获客成本精准投放至绿色用户,既能主动获取和深度经营优质低碳客群,也能创新个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以抢占新兴业务场景。
所以,我们认为商业银行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自身获客资源的布局,调整引导海量的C端客户进行绿色消费和践行绿色行为。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带动其他银行,以行业力量助力C端消费和行为的绿色转型。
《21世纪》:除了个人碳账户,平安银行未来还将从哪些方面支持消费领域碳减排?
卢乐书:除了居民碳账户外,我们也在关注另外一个群体叫做绿色小微企业,他们虽然也是生产端,但在碳减排的统计、引导层面,属性更接近个人,比如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信贷和绿色农业信贷,由于频次高、单笔金额少、统计难等问题,国家的绿色金融政策还难以非常精准地投放到他们身上。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从海量的中小企业客户中筛选出对绿色转型有贡献的那一批,通过算法模型等技术手段形成企业用户画像,充分理解其业务模式和绿色行为,进而利用银行资源更好地为这类主体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我们希望能够站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政策交叉点,再做一些突破,尝试用科技手段和信贷资源来推动绿色小微企业更顺畅的进行绿色生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