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照片的失联干部

壹号度文 2023-08-09 00:01:46

近日,吉林市发布《关于骆旭东、周昆训、倪峰、张郅昭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向这四名同志学习。

四名同志,都是此前在抢险救灾中失联的,其中有三位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而遗憾的是,失联的张郅昭仍然没有找到。

对于其他三位同志,我们或多或少的能够了解到相关的信息,至少有其本人的相关图片、工作照等。唯独,对于张郅昭没有任何信息,也是至今为数不多的未公布照片的抗洪失联干部。

我们只知道他是1987年11月出生,是舒兰市政府办综合二科科长、四级主任科员。他到底长什么样?有没有戴眼镜?是哪里人?我们一概不知道。

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点零星的信息,而这也是能找到的全部信息。

第一个是,在舒兰市慈善总会2020年3月11日公布的接受社会捐赠明细表中,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非党干部捐款1700元,其中有张郅昭捐助100元的信息公示;

第二个是,2017年舒兰市足球协会第三届“水木兰庭杯”足球联赛参赛球队及队员名单,舒兰社保足球队的球员照片中,有张郅昭的名字及照片。但遗憾的是,姓名下方有很多张照片,并不能区分究竟谁是张郅昭。

这就是一名普通的体制内办公室干部的真实写照。在日常的工作中,既不会有媒体的报道,也不会有专门的出镜介绍,他们永远是站在领导背后的人。

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当中并不会有感人至深的事迹,如为某某困难群众解决了多少资金,也不会有什么引以为傲的战果,比如完成某个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某个文化活动,唯一的只有枯燥的报表、讲话稿。

他们天天忙于加班,从早到晚,写不完的材料,写不完的报告,写不完的讲话稿,只有当稿件被领导念完时才能长舒一口气,这就是办公室干部的努力;

他们天天忙着打电话,从调研到考察,从看点到检查,永远是提着包跟在领导后面,看见有摄影拍照时主动的站在另一边,让出摄影的构图位置;

他们天天忙着协调、沟通,和很多单位的人都是网友,而彼此即使是走在大路上也并不认识;

办公室工作看似平淡,然而却异常的繁琐复杂,既要上传,还要下达;既要收发,还要督办;既要安排会务,还要联络协调......数不清的临时性工作,而每一个都需要细心、耐心、用心、热心。

即使是跟着领导调研,手上还要随时拿着小本子或用手机备忘录,记着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并抓紧时间落实。

曾经有位领导告诉我,做办公室工作要耐得住劳累、经得起诱惑、扛得住压力、受得起委屈。

遇到紧急事、重大事,总会加班加点,甚至是通宵,特别是某个材料第二天的时候需要,往往就是只能在办公室睡觉了,这就要耐得住劳累;而有些人觉得您天天跟着领导,有关系、有人脉,还会主动来找你,求你办事,这个时候有要求经得起诱惑。

办公室压力大,事情多而且杂,往往是“见子打子”,什么事情急就先处理什么事情,快节奏的工作让人很难适应,这就要求扛得住压力;有的时候加班熬夜赶出来的材料,却会被领导批评,甚至直接说要不成、用不了,这个时候眼泪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吞,这就要受得住委屈。不能一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撂挑子,不干了。

曾经有位领导说,办公室干部是一场戏剧中的灯光、舞美、场记,虽然镜头中不会记录你们的身影,但是没有你们,这场戏就唱不起来。

高度自觉、极端负责、无怨无悔,尽心竭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这便是办公室干部的所有职责。

办公室既是中枢神经,推动整体大局的运转,也是形象窗口、展示了当地总司令部的形象,既是智囊团,也是参谋部,更是后勤部。

革命的胜利,靠的不仅仅是那些留下名字的英雄,更有张三、李四等无法知晓名字先辈。而现在各项工作的成功推进、项目的顺利落地、活动的成功举办,不要忘记背后默默付出,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办公室干部。

期待奇迹的出现,期待张郅昭平安无事归来,站在闪光灯前!

0 阅读:10
壹号度文

壹号度文

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