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濛江县城的民众医院内,数位医生正在残忍忙碌着。
他们在解剖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并且取出残留物化验,还向日军通报了检查结果。
在场的日军看到结果,脸上写满难以置信,其中一名日军将领,甚至是当场落泪。
在这日军回国后,甚至还毒杀妻儿,选择切腹自尽,直言对不起中国。
杨靖宇将军牺牲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遭到哪些人背叛,最终壮烈牺牲的呢?
这名日军看到的解剖结果是什么,以至于回国后,竟然会选择自尽呢?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撼全国,东北顷刻烽火连天。
杨靖宇身在东北,这时正担任我党哈尔滨市委书记,为了抵抗日军侵略,亲自筹建一支精锐的游击队。
他带领着这支游击队,在东北地区对日军实施有力的打击,令日军闻风丧胆,被我党誉为抗敌的楷模。
转眼四年已过,我党在东北组建抗日联军,任命杨靖宇为第一军军长及政委。
随着队伍日益壮大,杨靖宇率领第一路军,在沈阳、丹东等地频繁出击,屡次以少胜多,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面对如此强大对手,日军无奈之下,将杨靖宇部队蔑称为社会治安之癌,其实间接表达他们对杨靖宇的害怕。
为了找到杨靖宇的弱点,日军想尽办法,彻查他的身世,希望能找到突破点。经过一番摸底彻查,日军终于搞清楚了,杨靖宇这些年的经历。
1905年,杨靖宇原名马尚德,生于河南驻马店的贫寒之家,自幼父亲早逝,因此很小便展现出成熟品性。
他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常挺身而出保护弱小,年仅十四岁时,便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为国家的权益而斗争。
1923年,杨靖宇踏入河南某高校学府,深受我党影响和召唤,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
转眼又是四年,他领导当地农民,发起了确山暴动,在当地成功建立人民政权,并在同年正式加入了我党。
从这一年开始,他告别了家人,可他从来没想过,这辈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此后这些年,他在河南地区秘密活动,其间历经三次牢狱之灾,随后辗转至东北,又遭两次逮捕入狱。
他在狱中经常遭受严酷的刑罚,却始终未曾低头,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仰。
1929年,他肩负使命前往东北,持续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
杨靖宇为了掩护身份,多次更换了姓名,起初借鉴抗日游击队中杨姓政委的姓氏,故而取名杨占山。
不久后为了坚定个人志向,又更名为杨金志,不料某次部下有朝鲜口音者,误称呼杨政委为杨靖宇。
这靖字寓含平定之意,恰合平定战乱的决心。
他心中闻之大喜,于是更名为杨靖宇,自此这个名字响彻东北大地,令如君闻风丧胆。
日军摸清楚了杨靖宇的底细,可是却找不到他的任何弱点。
他们只能继续增强兵力,逼得杨靖宇被迫做出了战略调整。
1940年寒冬,杨靖宇率部深入吉林濛江地区。
日军早已部署周密,采用梳篦式搜捕战术,逐村逐镇去搜索,想要把杨靖宇找出来。
在日军强大压迫攻击下,杨靖宇只能分兵,亲自率领一小支精锐部队,前往指定地点与其他部队会合。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意外情况突然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杨靖宇没有遭到敌人的追击,却遭到了自己人的再次背叛。
这个叛徒便是张秀峰,他自幼失去双亲,在十五岁时加入了抗日联军。
杨靖宇对他寄予厚望,不仅让他担任警卫排长,更将他视为亲生子女,不仅传授他知识,还亲自教他识字写字。
甚至连他的名字张秀峰,也是由杨靖宇亲自赋予。
然而命运弄人,张秀峰却选择了背叛。
1940年2月1日,张秀峰携带大量机密文件,携带东北抗联的九千余元经费,转身投向了日军。
杨靖宇倾注心血,期望培养张秀峰成才,此时得知这一背叛行径后,内心的痛苦与愤慨难以言表。
由于此人的出卖,杨靖宇的行踪彻底暴露,随即遭到日军大规模的搜捕。
但这位背叛者张秀峰,非但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在那之后安然度日,甚至在上世纪还接受记者采访。
如此行径实在恶劣,但愿他的余生都是在苟延残喘,内心无法真正安宁。
这已经是第二个人背叛了,或许是遭到第一个背叛者影响。
其实杨靖宇不会陷入这般绝境,如果不是第一个背叛者,在最初彻底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
这个首要叛徒叫程斌,是联军第一师的师长,跟随杨靖宇征战无数,堪称他的最得力助手。
可他却在1938年,带着一百余名士兵,转身投靠了日军。
他为了讨好日军,当了所谓的挺进队队长,对杨靖宇步步紧逼,甚至摧毁抗联的秘密营地。
这些营地是抗联储存物资的,内藏各种食物弹药等必需品,尤其在严寒冬季进行游击战,物资重要性不言而喻。
程斌识破了抗联的弱点,并进行精准打击,摧毁濛江县内的七十多个秘密营地,使得杨靖宇将军面临资源枯竭。
可他还不死心,利用对杨靖宇的深入了解,打破日军夜晚不敢追击的常规,夜以继日地追击抗联战士。
在程斌的背叛攻击下,杨靖宇的部队疲惫不堪,兵力人员大量减少,很快陷入四分五裂。
强大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的背叛者。
杨靖宇连续遭到两次背叛,早已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可是他还没有放弃,还在努力坚持着保家卫国,守护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
可命运总是弄人,不久之后,杨靖宇遭遇第三次背叛。
这个背叛者,竟然是杨靖宇要舍命守护的人民,一个叫做赵廷喜的普通老百姓。
当时已是1945年,杨靖宇持续受到日军追捕,且包围圈日益缩小。
在二月东北的严寒中,遍地积雪深厚,杨靖宇物资匮乏,躲在树林中与敌人周旋。
这时几位农民要谋生,艰难地穿越风雪上山砍柴,注意到有日本人出现,知道他们是要追捕杨靖宇的。
但他们并没有在意,选择绕道而行,却在途经一路口时,突然被一个人挡住去路。
这个人自然是杨靖宇,连续多日孤立无援,没有吃没有喝的。
他的面容与双手遍布冻疮,衣物棉絮裸露破败,宛若流落街头的乞丐,体力已经明显不支。
可他见到中国人,自以为见到了同伴,所以才敢冒险现身,想换一些食物和衣服。
但杨靖宇没有想到,竟然会遭到背刺,自此结束了壮烈一生。
赵延喜认出来了,眼前人就是杨靖宇,便是日寇悬赏之人,随口劝说了一句:“还是归顺吧,日军不杀降者。”
杨靖宇冷然一笑,轻轻摇头道:“若中华儿女皆屈膝投降,这还能称之为中国吗?”
赵廷喜领悟不了这话背后沉重,他只想求两顿温饱而已,于是跟其他几人商议后,卖了一点粮食给杨靖宇。
可当赵廷喜回家途中,又遇到了日军搜索,竟然毫不犹豫,泄漏了杨靖宇的行踪。
杨靖宇正翻山越岭,忽然见大量日军冲来,顿觉心中不妙,只好奋力向山顶冲刺。
可他最终体力不支,不得不靠着大树停了下来,于是点燃身上的机密文件,随后紧握手枪与敌人展开搏斗。
面对日军的劝降企图,杨靖宇以枪声作为回应。
日军见劝降无望,遂以机枪疯狂扫射,杨靖宇将军英勇牺牲。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其尸体带回濛江县城,并召集记者拍照留念,同时让叛徒辨认其身份。次日清晨,日本军官岸谷隆一郎指令,让数名叛徒用铡刀斩下杨靖宇的首级。
岸谷隆一郎很奇怪,为何山中无粮无水,那杨靖宇是怎么活下来的,于是下令解剖杨靖宇。
当检测结果出来时,日军士兵纷纷感到很震撼。
原来杨靖宇的胃中,根本没有食物残留,只有未消化的棉絮与树皮,就是靠这些活下来的。
日军一时情绪复杂,有对杨靖宇坚韧不拔的敬意,也有对他强大忍耐的恐惧。
岸谷隆一郎称赞杨靖宇是大英雄,可命令却没有停止,让人将杨靖宇的头颅放入箱中,在东北地区巡展,随后又送往长春。
当时日军司令官野副昌德声称,常在梦中听到还我头来呼喊,为此岸谷隆一郎掘出杨靖宇的遗体,安装了一颗木雕的头颅。
不久之后,日军节节败退,岸谷隆一郎等人撤退回国。
他后来深受震撼与愧疚,无法释怀杨靖宇的英勇事迹,同时对失败感到无奈。
绝望之际,他撰写了一封遗书,表达了他对杨靖宇此等英雄的敬佩,深感入侵行动是不明智行为。
在书信落笔后,岸谷隆一郎毒杀了妻儿,并选择了切腹自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我党在杨靖宇牺牲地建立政府,安排杨靖宇墓修缮完成,濛江县也更名为靖宇县,以纪念这位伟大英雄。
在英雄墓碑前,除了程斌在镇反斗争中被当场击毙,其余叛徒均被依法枪决。
1948年,长春迎来解放。
地下党成员刘亚光在长春医学院中,寻回了杨靖宇的头颅,后安放在哈尔滨烈士纪念馆内。
杨靖宇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无数人,成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