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官渡之战,刘璋父子治蜀,就是一段持续不断的君臣叛乱史

熠彤说历史 2024-11-22 16:30:51

从188年刘焉入蜀,到官渡之战的200年,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十二三年,之所以对外毫无建树。

就是因为刘焉企图背叛朝廷,而手下人又不断地反叛他们,正所谓“上行下效”。

(刘焉企图称帝)

这段时间的益州,整个就是一段在不断内耗的君臣叛乱史!

一个好汉三个帮

刘焉是荆州江夏郡竟陵县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刘余与刘备的祖宗刘胜是兄弟。

在地方上历任洛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后,调回中央,先做了负责皇族和外戚勋贵事务的九卿宗正,后做到掌宗庙礼仪的太常,成为九卿之首。

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议恢复古州牧制,以加强对地方的强权管理,得到批准。

他自己想捞个交趾牧,避于边陲逍遥自在。

大谶纬家、经学家董扶,益州广汉郡人,时任灵帝身边垂询近臣侍中,深受器重,尊称为“儒宗”。(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陈寿《益部耆旧传》)

(董扶以为刘焉是中兴之主)

董扶以职务之便,得知刘焉想去交州,便私下找到他,说了下面的话: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三国志·刘二牧传》

虽受器重,但这话明显可见董扶对灵帝治国的失望,而对刘焉在蜀地继承大统、中兴汉室寄予了厚望。

刘焉对这位大占卜家的话,也是深信不疑,求更为益州牧。

刚好当时的益州刺史郤俭,横征暴敛太过分了,恶名远播。朝廷委任刘焉为益州牧入蜀,并捉拿郤俭治罪。

董扶也求得蜀郡西部属国都尉,随同刘焉到益州。

属国,都尉是老大,和太守、国相同为二千石级别,俸禄略低。

跟着刘焉从洛阳入蜀的,还有一个益州人。

(赵韪弃官跟随刘焉)

益州巴郡安汉县人赵韪,当时在朝廷只是大司农属下,管理朝廷直属粮仓,俸禄为六百石的太仓令。但他很有远见和魄力,直接弃官跟随了刘焉。(《三国志·刘二牧传》)

郤俭,是后来蜀汉秘书令郤正的爷爷,治理益州致使民不聊生。

有马相、赵祗自称黄巾军,聚集疲于所役的百姓,一两天就达到几千人,起兵于广汉郡绵竹县,杀死县令李升。

汉绵竹城,位于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绵远河西岸台地。

然后在绵竹,吏民很快聚集起万多人,派王饶、赵播等(《华阳国志·卷五》)杀向了当时的益州州治所,广汉郡的雒县。

雒城,位于现在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北。

城破,人们杀死刺史郤俭,然后又攻进蜀郡、犍为郡,不到一个月,益州核心三郡,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马相称帝,跟随者更加多了,达到好多万男女。

又派别将东攻巴郡,杀太守赵部。(《华阳国志·卷五》)

(马相军活动的益州四郡)

危难之际,益州一位大英雄挺身而出。

益州从事贾龙,蜀郡人,当时正带着几百家兵在犍为郡东部边界一带。

于是招集官兵百姓,得到千多人,便向马相起义军发起了进攻。

在现在乐山市西边的青衣水一带,贾龙利用这里山水间的复杂地形,交战几日,打败赶走了马相军主力。(《华阳国志·卷五》)

自此州界清净。

贾龙在益州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挑选了一些官兵迎入了刘焉一行人马。

(以上马相、贾龙事主要出自《三国志·刘二牧传》)

因此,贾龙作为迎刘焉的益州本地势力,成为了刘焉手下一股重要的支持力量。

刘焉任用贾龙为掌握兵权的校尉。(《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反叛的种子

刘焉一入蜀,便实质控制了五大郡国,局面非常好。

即拥有贾龙平定的广汉、蜀、犍为、巴四郡,及董扶到任的蜀郡属国。

(刘焉入蜀便实质掌握五郡国)

他先把州治所,从雒城迁到了绵竹。

然后一边赦免、招纳参与叛乱之人,实行宽松惠民的政策,一边悄悄地图谋自立称帝。

毕竟他听董扶的来益州,就是奔着建立帝王之业来的。

189年灵帝驾崩,董卓进京,190年关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天下大乱。

蜀郡属国都尉董扶,没等到所预测的天下中兴,对刘焉也不再报以希望,于是弃刘焉,辞官回了广汉家乡。(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益部耆旧传》)

刘焉并没因此受到触动,反而是打起了北面门户汉中郡的主意。

巴郡人张修创立了五斗米道,184年响应东方张角的太平道起义,后来被刘焉招安,封为别部司马。

豫州沛国丰县人张道陵,是张鲁的爷爷,客居蜀地,创立了天师道,也称正一道。

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非那天文学家)继承传道,张衡死后,又由张鲁继承。

张鲁的母亲也信天师道,一把年纪了不显老,长着一副少女模样,常在刘焉家走动,渐渐取得了刘焉的好感。(《三国志·刘二牧传》)

(张鲁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于是刘焉灵机一动,191年,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让他的人和张修的人一起去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张修兵强,到汉中就着力攻打杀死了苏固。而张鲁很聪明,发现张修的五斗米道更得人心,到汉中后就两道融合,给予信徒更大的好处,实力发展得很快。(《华阳国志·卷二》)

然后找到机会袭杀张修,兼并其信徒兵马,攫取了五斗米道,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三国志·张鲁传》)

张鲁秉承刘焉的意思,断绝汉中到蜀中的斜谷道,杀害朝廷往益州的使者。

刘焉上书朝廷,说“米贼断道”,与朝廷的信息交流不能畅通。

(《三国志·刘二牧传》)

于是,放心大胆地在益州做称帝的准备。

找茬子杀了巴郡太守(《华阳国志·卷五》)王咸、蜀郡临邛长李权等,有势力的益州豪强十几个人以立威刑。

主打一个唯我独尊,逆我者死!

(益州本地豪族对刘焉的反抗)

犍为太守任岐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无论怎样的强权,总有不怕死的人!

当时关东诸侯都起兵反董卓,而刘焉不参加,一心沉醉于自己的皇帝梦里。

看到州中豪强无辜被杀,蜀郡人、犍为太守任岐,自称将军,与益州从事陈超皆起兵攻打刘焉,被刘焉打败。(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开了个好头!

功臣贾龙反

191年,蜀郡成都人赵谦,当时被董卓任命为三公太尉、代理车骑将军,护送汉献帝先行西迁长安。

赵谦奉董卓之命,南征刘焉,刘焉派骁将贾龙领兵北上御敌。

作为本地豪族首领,贾龙本就对刘焉滥杀益州豪强不满,就被同乡赵谦说动策反,带兵杀回绵竹攻打刘焉。

(连恭送四郡的贾龙都反了)

以贾龙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够刘焉喝一壶了。

得亏刘焉得到了少数民族武装青羌兵的帮忙,才打赢,贾龙被杀。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赵谦也无功而返。

帝业梦碎

董卓为祸关中,袁术和刘表争雄于南阳,大量流民、迁徙士族进入益州。

由于益州本地豪强的反抗,刘焉开始起用依仗东州人。

益州东州势力开始萌芽。

随着刘焉在益州地位的巩固,其称帝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制造了大量皇帝才能使用的器物,其中车具就有上千辆。

隔壁的荆州牧刘表上表朝廷告状,说就刘焉疑有不轨之心。

当时刘焉只有三儿子刘瑁跟在身边,其余的三子皆在长安。

(《三国志·刘二牧传》)

故而在长安的三个儿子,都被董卓关押进了郿坞监牢。(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192年董卓死后,三个儿子恢复朝廷官职,刘焉假装病重,请求朝廷让小儿子、奉车都尉刘璋入蜀探视,献帝准许,刘璋才得以到益州。(《三国志·刘二牧传》)

194年,关中马腾、韩遂起兵攻打长安的李傕等人。

刘焉的大儿子左中郎将刘范有其父之风,他和种邵等人与马腾合谋计划里应外合袭取长安。

但事情败露,刘范逃到槐里马腾军营,请刘焉出兵,刘焉派校尉孙肇出兵相助。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刘焉痛失有胆略的长子刘范)

后来马腾兵败回凉州,槐里失守刘范等人被杀,长安城内的二弟、治书御史刘诞也被抓捕处死。

刘范的妻子是议郎庞羲的族人,庞羲带着刘家的孙子辈入蜀。

其中包括刘璋的儿女们。

庞羲是司隶河南尹人,后来成为了益州东州派的领袖人物。

刘焉痛失二子,特别是优秀的长子刘范。

可是祸不单行,也就在这194年,绵竹城发生大火。

刘焉苦心准备当皇帝用的那些车具,全部被烧毁,火势还蔓延到了周围百姓家,刘焉将州治所迁到蜀郡成都。

大火来路不明,被坊间传为天火,人们都说这是老天发怒了,刘焉不应该做皇帝呀!

车具没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一把火,烧光了他积攒多年所有称帝的努力。

老百姓都认为他要做皇帝,连老天都愤怒,这皇帝还怎么敢做?

加上丧子之痛,引发背上生出毒疮,外毒攻心而亡。

(《三国志·刘二牧传》)

沈弥、甘宁反

刘焉死后,朝廷派来豫州颍川郡人扈瑁,为益州刺史,已到汉中。(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上有强势、能干的父亲和大哥,刘家小儿子刘璋的性格,生得比较温和软弱。

但这个缺点,在某些有心人眼里就是大大的优点。

好拿捏啊!

(软弱的刘璋被赵韪等扶上位)

当年随刘焉从洛阳入蜀的小角色赵韪,如今已成长为益州大佬。

赵韪等人觉得刘璋比较好控制,就扶持刘璋接任益州刺史,阻止扈瑁入川。

李傕朝廷也只能接受现实,加封刘璋为益州牧,以示拉拢。

(《三国志·刘二牧传》)

但是刘璋继位仍然依仗东州派,本土少壮派下级军官很不满。

在刘表之荆州别驾刘阖的帮助下,沈弥、娄发、甘宁等年轻军官发动了兵变。

不过又失败了,这批年轻人逃去了荆州。

(巴郡临江人甘宁)

鉴于刘表针对益州的一系列小动作,刘璋很生气。

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讨伐刘表,但未能有所进展,于是屯兵三峡西侧的朐忍县,与荆州形成长期对峙。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益州本土势力,又从根上遭到了一轮削弱。

汉中张鲁自立

刘璋继位,趁机搞事情的,不只本土派。

在汉中的张鲁,见刘璋软弱,就越来越不听话了。

刘璋就杀了他的母亲和弟弟,因此二人成为仇敌。

刘璋多次派庞羲、李思(《华阳国志·卷二》)等人,前往攻打张鲁,却都被打败,反而张鲁的兵马多有盘踞到刘璋的巴郡西部一带。

(《三国志·刘二牧传》)

(张鲁自立,刘璋分三巴)

巴郡蛮夷的叛乱也越来越频繁,于是赵韪向刘璋建议,从巴郡再分出两郡:

由于赵韪是巴郡安汉县人,有点私心,北部继承巴郡之名,郡治所设在安汉。

原治所江州,即今重庆市巴南区,到临江,即今重庆市忠县一带,新设为永宁郡。

朐忍,即今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一带,到鱼复,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城,新设为固陵郡。

(《华阳国志·卷一》)

于是刘璋任庞羲为巴郡太守,屯阆中县(《华阳国志·卷五》),以防御张鲁。(《三国志·刘二牧传》)

因201年时,刘璋又改巴郡为巴西郡,永宁郡为巴郡,固陵郡为巴东郡,故史料记庞羲为巴西太守也没错,只不过是后来的叫法。

自此,张鲁自成一派势力,雄于巴汉。

赵韪反

庞羲本来在长安时就与刘璋有老交情,又救过刘璋的几个儿子,故对庞羲非常地厚待,任其在巴郡专权发展。

(刘璋纵容了庞羲为首的东州派崛起)

从而想有前途的外州人,聚拢在他的周围,逐渐正式形成了一股,以庞羲为首的政治军事势力——东州派。

此时在益州的东州人已达几万户,刘璋收编为东州兵。

由于刘璋性格的宽仁,这些东州兵变得跋扈起来,时常欺负本地人。

刘璋也想阻止这种行为,但却无能为力,让本地人怨声载道。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庞羲以必须加强防御的借口,在巴郡汉昌县,招收一支以白虎为图腾的勇猛部落“板楯蛮”战士团,战力大大增强。

有人就在刘璋跟前诬陷庞羲,这让刘璋起了疑心。

赵韪也多次进谏,刘璋不听从,这让赵韪也产生了怨恨不满。

(《华阳国志·卷五》)

赵韪也是蜀人啊!在蜀地很得人心,见东州派引起本地人民怨沸腾,便决定趁此机会反了。

(199年春局势图)

199年,曹操以许都朝廷诏令刘璋,与孙策一同围剿刘表、袁术。(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自然是由屯兵朐忍的赵韪执行,赵韪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200年(《华阳国志·卷五》),赵韪买通荆州方面双方休兵,然后暗地联络益州本地大姓一同起兵,从川东西进成都。

蜀郡、广汉、犍为三郡是益州的核心区域,纷纷响应赵韪。

刘璋吓得溜进成都城,闭门而守。

东州人惧怕赵韪,一旦刘璋没了,他们便在本地再无立足之地。

利益一致,于是同仇敌忾,东州兵拼死与赵韪军作战,反将赵韪军击败。

赵韪退守江州,东州兵继续进攻。

(东州兵拼死与赵韪军作战)

201年,赵韪的手下庞乐、李异领兵反水,斩杀赵韪。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

益州这次叛乱闹的动静很大,是两大派系的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

曹操的许都朝廷以为刘璋这次完了,甚至准备派牛亶为益州刺史接替他,征召刘璋回朝任上卿。

没想到刘璋居然控制住了局面,自然不会听从征召。

(裴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献帝春秋》)

庞羲差点反

庞羲受到刘璋猜疑,也准备反。

他让汉昌令程畿调派板楯蛮部队,甚至以其子性命相威胁,却被程畿大义劝阻。

于是庞羲向刘璋真诚地道歉,说清了误会,一场新的大叛乱才未发生。

(程畿阻止了庞羲叛乱)

程畿因此被刘璋提升为江阳太守。

(《三国志·杨戏传》)

总结

这十来年益州的叛乱,虽主要体现于外州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

但刘备入蜀后此矛盾依然存在,为什么没这么频繁大规模的叛乱?

刘璋时代说有刘璋软弱无能的因素,还说得过去,但刘焉时代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本源,还是刘焉的野心,给他们父子带来了巨大麻烦。

刘焉为尊者大不敬,上行下效,益州人一言不合就反,根本没有大义的思想包袱。

刘璋自赵韪之乱后,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益州东州、本土势力的平衡,此后的十来年,再无大规模叛乱,实属不易。

但随着庞羲、李异势力越来越大,刘璋对他们的控制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引来刘备代征张鲁。

张松、法正等人对他从容地出卖,大量的部下不战而降。

仍是反映了益州官员,对这对父子统治的失望和反抗。

0 阅读:25

熠彤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