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高考,聊聊古代科举中的趣事!恰逢高考,正好为万千学子加油!今天聊聊古代科举中的两不易,也是一些冷知识。
古代科举两不易其一、赶考不易。通过选拔之后,学子们要参加会试,也就是俗称的进京赶考。如果你家恰好在京都附近,比如说宋代开封人,明清直隶人,你不用发愁,但想想云贵考生,或者两广福建,他们考个试,那就意味着跋山涉水,来一次环游全国之旅。
古代没有火车轮船,想进京只有靠两条腿,条件好点的也就是多一匹马,或者骡子。但江湖风波险恶,咱就不说山大王绿林好汉,遇到个大虫毒蛇,那是常有的事,骑马有马失前蹄风险,坐船有风浪之忧,一不小心,你还没到京城,就成了前浪,死于各种意外了。
所以古代学子们赶考一般都是跟随官府动身。每年地方官府都要向京城运贡银,会派官兵保护,所以每到金秋十月,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出发了,官兵不仅要负责贡银的安全,还要捎带保护这些考生。
但人算不如天算,科考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延期,比如皇帝挂了,又或者天灾人祸等等。那时候又没电报,再说有时接到通知,你都快走到京城了,总不能掉头回去明年再重来?辛苦不说,补考就不一定能赶上官府运银了,一个人单身上路,大概率是没法活着抵达的。所以碰到这种事,往往都选择在京城里住下,熬到考试重开。
就算一点没延误,正常情况下也得准备好几个月的住宿开销,再加上往返路费,这实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所以自隋唐以来,真正的寒门子弟,以科考出身的并不多,就不说这些费用,仅仅十年寒窗苦读家里都吃不消,白养一个人不干活,普通家庭哪受得了。
就以宋代举例,宋代是个大幅增加科举名额的时代,是唐代的几十倍,但两宋合起来,从科举走出来的的贫困子弟,也就欧阳修、范仲淹寥寥数人,还没有唐代比例高。因为唐朝毕竟不止科举这一条路,世家大族不屑于跟穷人竞争,算是给穷人留了个活路。只要你能想办法赶到京城,那怕是要饭,就有概率改变出身,事实上唐朝不少科举官员,都是一路要饭过去,当然,因此饿死、病死或者淹死、摔死的倒霉鬼更多。
古代科举两不易其二、考试不易。古代科考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首先,他们没有答题卡。那怎么杜绝买通考官,在卷子上做记号呢?方法就是抄写。考生的试卷,统统派专人抄录,甚至发展到后来,乡试会试也要抄录。当然,抄录这个办法,一开始并没有。
最初怎么办的呢?糊名,就是把姓名籍贯这一栏用纸遮住,而为了避免作弊,规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现在高考一场最多两小时,考完就可以出来透个气,该回家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搁过去不行,您进了考场这个门,不到最后就甭想出来了。
古代科考,一般都要好几天,最少也要三天,也就是说,这三天内,你的吃喝拉撒都要在一间几平米的小黑屋内解决。考场俗称号房,通过这个跟监狱一样的名称就能知道,待遇啥样。号房里除了桌子,一般连床都没有,睡觉要么趴桌子,要么干脆睡地上。
吃喝睡都好说,反正就几天,艰苦点熬熬就过去了,但人有三急,拉和撒是个严重问题。考场没茅房,就算有也不会让你去。咋办呢?自带马桶,几平米的小屋,里面还存着你的隔夜排泄物,你想想那个味道。难怪过去科举不允许女生参加呢,就算允许,我猜她们也不肯去。我们都知道,排泄物会产生沼气,而沼气有毒,熏得满身大便味还是小事,身体差点的,搞不好直接口吐白沫了,不死也得闹个头晕眼花,所以在那个条件下,还能写出锦绣文章的,都是人才,不仅脑袋灵光,还得有一定身体。虽然没有规定考试者年龄,但就这环境,年龄大一点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