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宁王府上篇:首封亲王从合伙人变囚徒,嗣封亲王兄不友弟不恭

楼哥看明史 2024-10-19 14:55:02

前言: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十月,礼部尚书毛澄上奏称皇上登基之初,按惯例要祭祀各藩国已经薨逝的亲王。南昌宁王府因宁庶人朱宸濠作乱,已经除国,其献王、靖王、康王是否仍然需要祭祀,请陛下圣裁。

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给出了两个字的批示:“勿祭”,三个月后又免去了对首封宁王朱权名字中“权”字的避讳。

甲戌,命自今章勿避权字。以宁献王讳权,孙宸濠谋反,国除故也。—《明世宗实录卷十》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宁王一脉的字辈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那么从宁献王朱权由大宁改封南昌,到宁庶人朱宸濠造反失败,历代宁王都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第一代宁王

宁献王朱权

朱权,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生母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宁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之国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

大宁“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大明北方防线上的重镇。宁王府营州三护卫“骁勇善战”,加上朱权本人“以善谋称”,称得上是威震漠北。这里要澄清一句,宁王护卫根本不是所谓的朵颜三卫。反而朵颜三卫是宁王、燕王等北方诸王用来刷战功的最大工具人,可谓是战五渣。

王智略渊宏,被服儒雅。数会边镇诸王出师捕虏,肃清沙漠,威震北荒。—《国朝献徵录·卷之一》

宁王朱权剧照

朱元璋驾崩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深受江南地主文人集团裹挟,不但尽废洪武成法,还把屠刀对准了自己亲叔父。随着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相继被废黜,湘王被逼自尽,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不得不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

燕军久经战阵,故而能屡屡击败前来平叛的朝廷大军。但由于总兵力不足,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局面。朱棣环顾四周,认为若是能得宁王相助,则大事必成。

燕王初起兵,与诸将议曰: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宁王朱权(右)剧照

当年十月,燕王殿下兵行险着,留下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自己率领精锐奇袭大宁,救出了已被朝廷软禁的宁王。此后朱权跟随四哥一起回到北平,而宁王护卫也成为靖难大军的中坚力量。

对于宁王在三年靖难战争期间的表现,《太宗实录》几乎一字不提,《明史》也只有简单的记录: “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似乎朱权一直在北平吃干饭。但笔者相信,朱棣此后之所以敢于屡屡亲征,北平城有朱权这尊大神坐镇脱不了干系。

当初招揽宁王的时候,朱棣说了一句话:“事成,当中分天下”。但是在靖难成功之后,已经做了皇帝的朱棣,却拒绝了宁王迁国苏州或者杭州的请求,而是将他安置到了南昌,而原来的宁王三护卫也悉数留在了北方。

朱权深知四哥对自己的猜忌,因此他在到了南昌之后,于王府中建了“精庐一区”,每天就在里面抚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才换来了《明史》中的一句记载:“终成祖世得无患”。

朱权与朱棣剧照

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念在当年并肩守城的情分,将十七叔的岁禄从一千石增加到了一万石。而在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宁王对朝廷以禄米定宗室品级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结果引来了侄孙的雷霆之怒。

予览毕以示公、侯、伯、五府六部文武大臣,咸谓叔祖意非在此,盖托此为名耳。不然何以宣德元年八月之事,而至今始发也?予已悉拒群臣之言不听,尚望谨之。或复不谨,非独群臣有言不已,天下之言皆将不已。是时予虽欲全亲亲之义,有未易能。—《明宣宗实录卷五十三》

此后的朱权心灰意冷且醉心于道教,在璜源村修建了南极长生宫以供奉南极真人,还撰写了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朱权墓前的华表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九月,朱权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曰献。谥法“聪明睿智”曰“献”,一等一的美谥。同时朝廷还给出了极高的盖棺定论:“天性颖敏,负气好奇,绩学攻文,老而不倦”。

第三代宁王

宁靖王朱奠培

朱磐烒,宁献王嫡长子,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封为宁世子。世子之母张氏,兵马指挥张泰之女,靖难期间去世,一直未曾安葬,直到宁王改封南昌之后,才正式为其营造葬所。

戊午,宁王权奏故妃张氏之殁,适际兵旅多事之际,迨今未葬。命工部给明器仪仗,令所在有司营葬事。—《明太宗实录卷十三》

朱棣向朱权求援剧照

朱权在永乐朝韬光隐晦,连去京师朝觐,也指派世子代替,甚至朱棣对这个侄子也比较满意,宁王的爵位传承似乎并无疑问。

然而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正月,宁世子朱磐烒先于其父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曰庄惠。

朱奠培,庄惠世子嫡长子,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封宁世孙,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袭封宁王。朱磐烒去世之时,济川卫指挥使郭谦之女被册封为宁世孙妃,但却在守孝期间去世。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十月,孝陵卫指挥萧昱之女萧氏被重新册封为宁世孙妃,但却惹出了一场风波。萧昱的好友,另一位孝陵卫指挥葛覃私下交通王府,推荐萧氏成为世孙妃。然而葛覃还有另一重身份,他是新昌王朱磐炷的岳父。所以南京守备、丰城侯李贤对此提出弹劾,此事直接导致宁王府长史被撤换。

少年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献王薨逝后,江西地方官员对宁藩的最后一丝敬畏也烟消云散,三个月后,巡抚江西刑部右侍郎杨宁就上奏朝廷,调走了宁府护卫中一千名精壮官军。

壬申,巡抚江西、刑部右侍郎杨宁欲调南昌护卫官军二千人,往广信建昌操备。宁世孙奠培以闻,上书复之曰:“广信等府道里不远,官军往来亦便。叔亟令护卫选精壮官军一千,付宁调去操守地方。防截逃贼,事定即回。庶见叔体国安民之心。”—《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三》

庄惠世子共五子,长子即宁王朱奠培,次子朱奠墠封瑞昌王、第三子朱奠垒封乐安王、第四子朱奠堵封石城王、第五子朱奠壏封弋阳王。朱奠培身为老大,却和三个弟弟乐安王、石城王、弋阳王水火不容。

与弋阳王的矛盾

宁献王临终前,为弋阳王定了孙媳妇的人选:张氏。但是朱奠培袭爵后,却为弟弟另选一位弋阳王妃:刘氏。朱奠壏听闻张氏仍然在宁王府中之后,贿赂王府教授游坚,把张氏纳入弋阳王府。

明代亲王府大门

然而朱奠壏和游坚日后因为借贷一事感情破裂,游教授一怒之下,跑到宁王面前说弋阳王坏话。于是朱奠培一面召朱奠壏至府议事,一面派人去弋阳王府将张氏勒死。朱奠壏冲冠一怒为红颜,换上平民服色偷偷溜出王府,步行前往巡抚佥都御史韩雍处诉冤,甚至宣称兄长打算谋反。

结果当朝皇帝朱祁钰借机严惩宁王府,首恶游坚被称为“奸臣”,法司“论斩”。王府中被押解进京进行处置的军民达六七百人之众,宁王本人更是受到了严厉警告。

论祖宗大法,所当究治。但念尔袭封未久,姑从宽贷。尔当洗心易虑,务改前非,以全令名。各守尊卑,以尽友恭。思继承于祖父,致屏藩于朝廷。如再有丝毫违犯,《祖训》具在。至公之道,朕不敢私矣!—《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废帝邸戾王附录第九十》

中年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朱奠培对弟弟怀恨在心,等到明英宗南宫复辟之后,更是偷偷向朝廷密奏朱奠壏与其母乱伦,最终导致弋阳王母子被逼自尽。

与石城王的矛盾

英宗驾崩后,继位的宪宗朱见深施恩宗室,复封朱奠壏之子朱觐鐰为弋阳王。然而宁王殿下对弟弟的仇恨始终未消,连带着对侄子也看不顺眼。

成化十年(1474年)的时候,朱奠培弹劾朱觐鐰所选定的妹夫严龙,称其堂兄严靖为石城王朱奠堵之女龙泉县主仪宾,伯父严杰则为自己的妹夫乐平郡主仪宾,一家叔侄三人俱为仪宾,与朝廷法度不合。结果朝廷调查下来,认为严龙之父严侃“犯罪未结,难与为婚”,成功地阻止了这门婚事。

宁献王墓出土文物

然而对于石城王来说,你老大要和老五家为难,为啥连我们家一块打击?有你这样做藩国亲王的吗?朱奠堵随即弹劾兄长无故焚毁两位庶祖母的尸身,又故意不修建宁藩宗庙,甚至将祖父献王和父亲追封惠王置于同一几案进行供奉,是为不孝。不但如此,石城王又指出宁王与王府仪宾孔永明一起参详《推背图》,并口出“僣妄之语”,是为不忠。

宁王不甘示弱,也派人赴京讦奏弟弟,但是经过巡按御史杨守随的查勘,二人基本都属于胡说八道,于是宪宗大怒,对兄弟二人都进行了警告。

兹特降敕切责,王兄弟自今宜各加修省,痛改前非。谨祀先之诚,惇天伦之好,存恤下之仁,庶乎可以长守爵位不失令名,而于藩辅之道得矣。不然祖宗成宪具在,朕于王兄弟可得而独私乎?王等其戒之慎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四》

与乐安王的矛盾

无论是弋阳王还是石城王,都提到宁王不孝,别的可能是诬陷,但这一条绝对不是。比如成化六年(公元1468年)的时候,乐安王朱奠垒就曾经上奏,称祖父宁献王的坟茔一直无人祭祀,自己想每年清明出城祭扫。

宁献王朱权剧照

一般来说,只有大宗才有资格祭祀先祖,换句话说,宁献王坟茔无人祭祀,那就是现任宁王朱奠培失职。到了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对于兄长所作所为忍无可忍的乐安王,也上奏朝廷,弹劾宁王“惨酷、贪淫、不轨等事”。

这已经是第三位奏称宁王意图造反的郡王了,明宪宗对此非常重视,命太监罗祥、驸马都尉石璟,刑部侍郎杜铭、锦衣卫指挥赵璟赶赴南昌成立专案组,对此进行核实。当然朝廷最终的结论是宁王除了没有谋反,其他罪名属实,宪宗因此革去朱奠培一半的岁禄。

上曰:“宁王所为不法。屡降敕切责,乃不思改过而所为益甚。揆之《祖训》,本当削爵降为庶人。但念宗支,姑从宽典,革去禄米一半。”—《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二》

明宪宗朱见深剧照

至于本藩另一位德高望重的郡王瑞昌王朱奠墠之所以没有出面,是因为他在本年年初已经去世,不然朱奠培恐怕就会和四个弟弟全部交恶,也算是一大奇闻。

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六月,朱奠培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谥曰靖。谥法“宽乐令终”曰“靖”,大明礼部真的不亏心吗?

结语:身为“奉天靖难”的合伙人,宁献王朱权的人生无疑是不幸的,因为他的投资回报率几乎为零。话说朱权要是再多活一年,就能看到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然后兵败被俘的惨景。回想起自己当年在大宁的意气风发,朱权会不会感到世事的无常?

宁献王薨逝后,朝廷抽调宁王护卫,发现其依然具备相当的战斗力。于是英宗在复辟登基之后,以朱奠培与江西左布政使崔恭不和为由,将南昌护卫改编为南昌左卫,隶江西都司管辖。朝廷的所作所为,自然在宁藩宗室心中埋下了无穷的怒火,终于在数十年后彻底爆发出来。此为后话,我们放在下篇之中再讲。

0 阅读:51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