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吟》是邵雍的一首诗,在春节期间特别适合一读。
长忆当年归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弊庐即简陋的房子,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是说院子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了,但松菊还在。
邵雍第一句就表露了自己虽居陋室却又没有完全遁世,可以说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冷眼旁观者。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似乎是在红尘之外,实际上还是身在红尘。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古代的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邵雍熟读儒家经典,他心中未尝没有济世的理想。
所谓屠龙手,这要从《庄子》里的“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通殚)千金之家(家产)。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技巧)”说起。
意思是一个人虽然学习了极为高明的本领,但在现实中用不到。想一想,你尽管可以屠龙,但哪里有龙让你去屠呢?
古人说,早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邵雍无疑也是掌握了很深奥的学问,可实际上却不切实际,无从施展。
既有济世雄心,又看破红尘,这就导致邵雍远离仕途却身在世俗的人生选择。
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宇宙本就是阴阳反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看四季轮回,人世间的事情都逃不开一个周期定律。
不管是人生还是家庭,或者是什么事业,都是如此。反者道之动,成功必然包含了失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如此。
否极泰来的内涵就是逆境到了极点后会转化,俗话说触底反弹,就是如此。当然反过来,一个事到了顶点后也会盛极而衰。
邵雍这是在告诉我们,明白了否极泰来的道理后也就知道了进退之道,成功的时候不要膨胀,失败的时候也不要灰心丧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永远会有机会的。
人际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亲近就有疏远,一切都是自然。你有利益那就有人聚集在你身边,一旦你没有了利用价值,马上就是人走茶凉,这就是规律。
看透了,人也就清醒了。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曾表示,道的运行是无始无终的螺旋式循环。
邵雍这里用“环中”是说顺应自然的核心智慧,是啊,只要领悟了宇宙的奥秘,世间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又还有什么可以萦绕胸中的呢?
很多人的烦恼都在于看不破,心里想不开,所以为情绪所困,为利益所迷,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其实现代人和古代人所面临的问题、困境在本质上都一样,归根结底都是内心的问题,是情绪的平衡,以及正确思想的达成。
唯有自我修炼好了,人生才能有平静和幸福。
无论功名富贵,还是人情冷暖,都是过程而已。
邵雍一生就是拒绝了功名利禄,又不受道德教条的限制(非圣书),他有自己的内心追求和人生宗旨。
因此外界的纷扰不足以左右他的内心,他可以用超然的态度去入世。
在这种真正有道行的高人眼里,众生都是平等,邵雍终其一生也确实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他都是和颜悦色。
我们也是要修炼这样的境界,要知道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结果都一样。当然,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但每个人度过这24小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的差异就在这里,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其实每天都是自我的修炼,一天天累积起来就是一辈子,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对待,那总会明白这是明智的态度和策略。
最后,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焕然一新,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