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安史之乱后造成的藩镇割据,中唐时期成为唐朝内乱频繁时代。这个时代地方藩镇与中央朝廷,地方藩镇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发生过不少冲突,甚至于引发了席卷整个唐朝北方的奉天之难。关于奉天之难的起因,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叛乱是重要的诱因,正是因为这场叛乱的扩大化,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可是从史书记载来看,朝廷最初对梁崇义还是采取怀柔的策略,宰相杨炎甚至于多次排除使者招揽。可是梁崇义却三番两次的拒绝了杨炎,然后打起了反叛唐朝的大旗,让局面走向了不可收拾的方向。
对于梁崇义发动叛乱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唐德宗李适对藩镇采取了强硬的政治路线,使得朝廷与各地藩镇缺乏最基础的信任,这才使梁崇义选择了造反起兵的做法。也有人认为是宰相杨炎在处置梁崇义的问题上操作不当,最终逼迫梁崇义选择了造反。那么问题来了,上述两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符合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原因呢?为什么梁崇义会三番两次的拒绝宰相杨炎的招揽呢?下面笔者将就梁崇义造反前后的唐朝背景和政治态势进行分析,看看梁崇义造反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从史料上记载来看,梁崇义的叛乱是作为奉天之难初期的藩镇叛乱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史书记载的根源并不在梁崇义身上,而是起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李宝臣作为安史旧将,也是河北三镇之一,一直是唐朝朝廷猜忌的重要藩镇。李宝臣死后,李惟岳上书朝廷,要求按照惯例继承成德节度使的官位。他的这个要求被唐德宗李适所拒绝,于是他联合了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动叛乱。从这个记载来看,叛乱的起因似乎与梁崇义没有直接关系,他完全是被李惟岳给拉上战车的。
以唐代宗以来朝廷对藩镇叛乱的态度,只要不是主犯,并不会从严从重的进行处置。只要藩镇将军队退回原因的领地,并上书朝廷请罪,用金钱打通朝廷大臣的关节,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梁崇义在这次叛乱中从犯的地位,他完全可以走这条路,通过主动向朝廷请罪来退出叛乱,保有自己原来的权势。而且朝廷方面的宰相杨炎已经主动示好招揽了,还派出了多位使节劝降。理智的进行选择,按道理梁崇义应该顺杆爬,通过杨炎请罪来选择自保的。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梁崇义居然坚持了强硬的造反态度,打算把这个事情干到底。
于是很多人感到疑问了,梁崇义到底是什么原因坚持造反呢?以他在中原节度使中不算出色的实力,又为何敢拒绝杨炎的招揽呢?从史书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梁崇义身上,也与组织联军造反的李惟岳无关,而是起于原泾源节度使段秀实被夺去兵权之后引发的刘文喜叛乱。
刘文喜泾州的副将,也是段秀实当泾原节度使时的下属。当时是杨炎作为宰相,想要延续唐代宗时期宰相元载修建原州城堡的规划。这个规划遭到了段秀实的反对,他认为修建城堡会耽误农时,因此与杨炎发生了矛盾。杨炎利用宰相的权力,剥夺了段秀实的兵权,将其调入朝廷出任司农卿。
段秀实离任后,杨炎派了李怀光接任泾原节度使的官职。李怀光到任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引起了泾源老将们的不满,其中泾州副将刘文喜反对声音最大。为了平息将士们的反对声,杨炎又任命朱泚接替李怀光,但刘文喜等人依然不答应。然后杨炎和刘文喜方面谈崩了,刘文喜暗中向吐蕃交了质子,打算引吐蕃大军入侵,再乘乱起兵造反。当时杨炎派自己的心腹金部员外郎李舟出使泾源劝说刘文喜,刘文喜将李舟扣留。扣留期间李舟说动了泾州别将刘海宾,于是刘海宾起兵杀死刘文喜,主动想唐军投降。
刘文喜的叛乱实际上并没有发动,但是却对当时的唐朝战略形势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刘文喜之死让各地的藩镇感到震惊,也使得藩镇们对朝廷和皇帝的信任度进入低谷。不久之后与藩镇关系好的前宰相刘晏也被赐死,因为在刘晏的案子中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还写信为其申辩,这让他担心朝廷方面的猜忌。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唐德宗李适又拒绝了李惟岳继承成德节度使的请求,使得朝廷和藩镇的关系非常紧张,似乎朝廷削藩的态势已经不可逆转了。于是在李惟岳的联络下,四大藩镇联合起兵反叛朝廷,拉开了奉天之难的序幕。
杨炎派人劝说梁崇义投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而派去的使者正好又是金部员外郎李舟。梁崇义虽然不是这次反叛的主谋,但却是和刘文喜情况类似。梁崇义本是襄州节度使来瑱的部将,来瑱被唐代宗李豫召入朝廷诱杀后,起兵反叛夺取了襄、汉七州之地。当时因为仆固怀恩反叛和吐蕃入侵的原因,朝廷没有兵力讨伐梁崇义,于是李豫选择了怀柔安抚的政策。因为有来瑱被诱杀的前车之鉴,所以梁崇义对朝廷非常的猜忌,向来是拥兵自重,不听调遣的。这次随李惟岳等人造反后,梁崇义见来劝降的是李舟,顿时感到非常恐惧。
先有来瑱被诱杀的旧事,然后又是刘文喜和刘晏相继被杀,梁崇义是丝毫都不敢相信朝廷方面的任何承诺。李舟又是刘文喜被杀的主要参与者,梁崇义这就更加的恐惧和担忧了。他最怕朝廷故技重施,让李舟说动自己的手下造反,使自己的军队不战而降。因此情况对于梁崇义来说已经失控,他认为自己不造反就没有活路了,所以坚决的起兵配合李惟岳攻打唐军。最终梁崇义败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之手,在襄阳城坡后投井而死。梁崇义死后,李正己病故,李惟岳被部下所杀,造反的节度使中只剩下田悦还在拼死抵抗了。
从梁崇义造反,到被李希烈剿灭的过程看,说他是被逼反抗也不为过。但是深究其中的细节,可以看出并非单纯的是唐德宗李适,或者是宰相杨炎的原因。李适即位后在对待藩镇问题上远比李豫强硬,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瓦解和削除反正的政策。杨炎作为宰相只是这些政策的执行者,并不能改变朝廷的政策走向。尤其是在郭子仪病重去世后,朝廷加快了收回兵权的速度,这让各地的藩镇人人自危。因为段秀实和刘文喜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来瑱和刘晏之死,这些都完全摧毁了朝廷的公信力。
在这些过程中的朝廷官员,尤其是李适和杨炎出尔反尔,这让藩镇们不得不选择拼死一搏的起兵造反。尽管杨炎派出了使者进行多次劝说,但在失去公信力的前提下,他的话是没人敢相信的。藩镇们都不想成为第二个来瑱,也不想成为第二个刘文喜,所以只能选择反叛一条路。最为奇葩的是,杨炎派去谈判的始终都是李舟,而李舟说反刘海宾的事情早就传遍了各藩镇,梁崇义也就更加不敢相信了。因此对于藩镇们来说,联合起兵拼死一战或许还有生路,如果投降朝廷,入朝请罪,最终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综上所述,梁崇义拒绝杨炎的招揽,执意起兵反叛,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藩镇集团与朝廷方面已经彻底撕破脸了。在唐代宗李豫时代,虽然藩镇各种起兵内乱,但与朝廷还保留着一份体面。一方面是郭子仪还在,藩镇们不敢太过嚣张,明面上不敢反抗朝廷。另一方面是因为李豫采取的制衡策略,让藩镇之间、藩镇和宦官之间互相制衡,无法团结起来针对朝廷。而李适即位后,加快了收回兵权和中央集团的步伐,各种瓦解和削除藩镇的措施层层加码。而郭子仪去世后,郭子仪原来统领的节度区域被分化瓦解,使得各地藩镇少了顾忌。刘文喜叛乱和刘晏之死让藩镇和朝廷彻底撕破了脸,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藩镇们除了反叛没有了别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