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到死都不知道,宋江让他送的劝降信,其实就是一张无字白纸

韩知许 2025-02-06 16:53:39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跟着宋江征过大辽打过方腊,要说这些敌人都是哪里来的,那自然是宋江“招”来的。

当周围没有危险的时候,宋江就是梁山好汉们的最大危险。

当时宋江让张顺去给方腊送劝降信,其实张顺到死都不知道,信上一个字都没有,宋江为何要这么做?

狡猾宋江

其实有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感到非常困惑,宋江如此黑心歹毒,那他到底是怎么让其他100多个兄弟们乖乖听话的?

首先肯定与前期别人的支持离不开关系,要不然也不会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

这时想必就会有人问了:“那他又是如何让别人支持他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会骗取他人信任。

《水浒传》这本名著的精髓就在于前期一百单八将的聚集过程,其实个人感觉精彩程度一般,因为宋江实在是能骗了。

宋江不仅自己能骗,而且他还教别人怎么把别人骗上梁山一起踩坑,实在是太无耻了。

其实宋江到了后面所用的手段非常简单,把被俘人员一松绑,然后再好言相劝即可,总感觉施耐庵和宋江本人就是一个人。

在聚集完一百单八将后,总不能就这么结束了吧,必须得给他们找一点事干吧,于是便有了招安。

难道宋江接受招安真的是想着为国尽心尽力?不是,绝对不是,他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

按照施耐庵的说法,宋江是一个重情重义非常爱国的人。

其实我们都被施耐庵骗了,宋江跟这两样东西丝毫不沾边。

宋江以前是做官的,然后因为生辰纲一事正式跟梁山扯上了关系。

其实他后来跟着上梁山也有点迫于无奈,因为生辰纲一事,晁盖派人给了宋江一根金条作为答谢。

正是因为这根金条,宋江毫不犹豫地将妻子阎婆惜杀害了,就这样,背负着人命的宋江开始到处流浪。

其实宋江刚开始并不想上梁山,他最希望的还是当个小官过清闲日子。

后来因为欠下了一条命,宋江迫不得已才跟着大家一起上梁山。

上了梁山后宋江也是非常积极,他对晁盖说:“大哥你在家歇着,我出去带兵打仗。”

宋江此举的意思是说,你晁盖是皇帝应该在家歇着,我们当臣子的应该在外面经历风风雨雨,当然这只是表面意思。

宋江的真实想法是,靠打仗来建功立业,这样的话自己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

等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直接想个办法将晁盖除掉,然后自己就会被敌人推上第一把椅子。

随着宋江威信越来越高,晁盖也开始到处征战,他人生的最后一战犯了一个巨大错误,没有带军师去。

去打仗不带着懂打仗的人,那不就是闭着眼找厕所,不掉茅坑里才怪呢。

晁盖虽然和军师吴用也是好朋友,但是宋江已经成功将他招在麾下。

按照以前的关系来说,晁盖打仗吴用得跟着去,但宋江不去,吴用就没跟着去,然后晁盖就这样没了。

宋江上位后可以说是跟晁盖走的路线有所不同,对此许多人也没有提出异议。

反正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提出异议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且人家宋江每天有酒有肉的招待这么好,也没理由提出异议。

就这样,宋江成功笼络到了一百单八将,然后招安之路就开始了。

不论盛极一时的大辽,还田虎跟王庆,梁山军顶多是损失点兵力,将领们没有一个阵亡的。

但到了后面打方腊时,一百单八将都快死完了,其中宋江功不可没。

黑心宋江

征方腊的时候,宋江大军被拦截在了涌金门外,强攻打不进去,后撤实属有点丢脸。

毕竟是接受了招安,要是无功而返宋江感觉脸上没有光,于是他就把张顺叫来说:“兄弟,你去把这封劝降信送给方腊。”

涌金门外全是水,宋江想让他游过去,然后将信亲手送给方腊,最后张顺就被万箭穿身了。

这么危险的任务,其实张顺也不想去,但是没办法啊,人家宋江说了算,为了所谓的“情义”,张顺只好硬着头皮上。

那宋江为何要送没有写着字的劝降信呢?

其实宋江非常清楚,方腊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投降的,而且他更清楚,张顺此程必定是有去无回。

当众兄弟看到张顺的惨状后,一个个肯定会非常气愤,恨不得直接手撕了方腊,所以梁山军的战斗力会因此大大提高,攻下城池也就有了很大希望。

这就是心黑的宋江,用自己兄弟的性命来开路,实在是有些过了。

要不是他接受招安,部分将领们估计也不会死得如此惨,他宋江才是真正的刽子手。

经过这么多场残酷的战争,一百单八将死的死伤的伤,能活下来真的是三生有幸。

宋江之所以接受招安让自己的兄弟们送死,他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重回宋朝当大官,但是,有可能吗?根本没有。

宋江他们搞出的动静这么大,以至于朝廷部队都打不过。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宋江敢,他们就有可能推翻北宋。

如此有能力的一个人,比功高震主的重臣们还可怕,皇帝的眼中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所以招安结束后,仅剩这点人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宋江亲手葬送了这么多好兄弟,能活下来属实不易。

0 阅读:0
韩知许

韩知许

韩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