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此次会议还围绕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维度提出多项强制性要求,旨在解决行业快速发展中暴露的测试风险、宣传误导、功能滥用等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行业竞争主线从“价格战”转为“智驾战”。城市NOA功能、端到端等各种智能驾驶技术迅速普及,并成为车企发布会新的卖点。今年来,“智驾平权”还成为车圈最热话题。
但智能驾驶“高歌猛进”的同时,相关事故层出不穷。
“高速开车躺平睡觉”“开车时双手玩手机”等内容在各大社交媒体屡屡引发争议。尤其“3·29小米SU7爆燃事故致3人遇难”后,智驾安全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大众争议的核心围绕车企是否存在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产生误解、认知模糊、过度信赖等问题。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在近期的发布会上,不少车企都减少了对于智能驾驶的宣传介绍,并避免使用自动驾驶等词汇,而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领航辅助驾驶等更规范的表述。
3月29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上表示,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技术已经成熟,多模态的大模型作为端到端算法的基座模型可以赋能高阶自动驾驶技术,但目前还要解决好大模型的安全可靠性问题。“整车智能化今年会开始爆发,但暂时还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
近期,鸿蒙智行官方也发布全民安全出行倡议,强调了规范使用智驾领航辅助。
倡议书称,目前,问界M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辆。车主数量的不断增长不仅意味着产品口碑的持续提升,更代表着守护责任的加重。截至目前,鸿蒙智行联盟品牌车型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170万次。基于此,其倡议:一是遵守交规:不超速、不闯红灯、不占用应急车道;二是文明出行:礼让行人、文明停车、杜绝危险驾驶;三是安全智驾:规范使用智驾领航辅助(NCA)功能。
4月14日,在中国汽研主办的“极智长测”测评技术研讨会上,中国汽研联合来自一汽、长安、比亚迪、赛力斯、丰田、大众、奇瑞、吉利、华为、地平线、同济等40余家企业围绕L2级智驾辅助系统的安全风险应对、驾驶员监测与干预策略等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并联合发布了智驾五项行业倡议。其中也提及,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即抵制误导性、夸大性非专业测评,联合制定L2系统消费者评价白皮书,定期发布第三方测评结果。
微风
建议规定:智驾功能出问题,由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