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都有仨朋友,更何况善于用人的一代英主柴荣,然而柴荣死后,忠于他的人都去哪了?为何赵大代周显得那么容易?
其实,柴荣的托孤安排不可谓不周密。
公元959年6月,柴荣北征归京,即身染重病,安排后事。他命宰相范质(首相)、王溥(次相)参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郎魏仁浦兼枢密使,三相并掌军政大权。这是文臣方面。
而武臣方面,他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率部防御河东,罢免了张永德殿前都点检之职,让他出镇澶州。
柴荣固然对张、李不信任,对赵匡胤也是忌防的,他虽然改命后者出任殿前都点检,却又命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裁决一切军务。这就相当于剥夺了赵作为顾命大臣的可能。
柴荣托孤的文武大臣很明显,就是范质、王溥、魏仁浦、韩通,张、李、赵都不在其列。
柴荣去世后,范质和王溥又进一步对军队做出了调整,其中最主要的两项措施就是,命李重进移守扬州,张永德改镇许州。二人不仅远离了帝京,而且远离了北方军事重镇,这无疑是对二者的不信任,以及对二人实力的削弱。
这时,殿前司前四位实力将领就成了都点检赵匡胤、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都指挥使石守信和都虞侯王审琦;
而侍卫司前四位实力将领则成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都虞侯韩令坤、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以及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
于是,在京城的禁军两司将领,除了韩通,基本上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好友。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殿前司与侍卫司之间的关系。
后周禁军有两大系统——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后者又细分为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者合称“三衙”。
后周所有禁军由三衙统一指挥调度,三司长官为都指挥使,下设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
由于后周禁军实为国家正规军,故三司长官——殿前司都指挥使(别称“殿帅”)、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别称“马帅”)、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别称“步帅”)就是正规军的三位最高指挥官,合称三帅。
而赵匡胤任职的殿前司系统,兵员虽少于侍卫司,却是禁军的精锐所在,真实战力要强于后者,尤其是在侍卫司一分为二的情况下。
所以,三帅之中,殿帅地位最高,实力也最强,但如果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为一人,那就地位相当,实力也差不多。
郭威去世前,任命女婿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让外甥李重进担任马步军都虞侯。前者地位高于后者。
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奉柴荣之命整顿禁军,把武艺超群者选入殿前司,殿前司的实力和地位进一步上升。
这时,张永德官职依旧,他对李重进升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大为不服。于是便向柴荣密告李重进有“奸谋”,挑明了两人的勾心斗角。柴荣便特设殿前都点检让张永德担任,让他在地位上与李重进平起平坐,而他的殿前都指使就由柴荣最信任的赵匡胤顶替了。
当然信任只是相对而言。
柴荣是郭威养子,而张、李二人一个是女婿一个是外甥,与郭威的关系不比柴荣差。
柴荣如果早逝,幼子嗣位,谁最有可能觊觎皇位?
在柴荣心中毫无疑问就是张、李二人,所以也有人认为,“木牌事件”实际就是柴荣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将张永德从殿前司最高位置上拉下来。
而他对于赵匡胤的防范,则完全出于皇帝这种特殊生物的本能,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存在都是他防范的对象,而赵大完全具备这种能力,虽然他没有看清楚。
赵匡胤曾以拜把子的方式,团聚了一批生死与共的铁哥们,如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廷让等人,号称“义社十兄弟”,这些人大多是后汉初年就投奔郭威麾下的,现在已是殿前司中手握兵权的中高级将领。
另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郭威时代就官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因而赵在侍卫司里也有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都是明面上的,也是柴荣所清楚的,但他不知道的是,赵匡胤以他的个人魅力还结交了不少身为禁军将领的好友,例如慕容延钊、韩令坤、高怀德、赵彦徽、赵晁、张令铎等。
所以,柴荣一死,赵匡胤就成了后周最有实力的将领,而且是一家独大。于是陈桥驿,赵匡胤登高一呼,后周就换了大王旗。
那么,那些忠于柴荣的文臣武将们都去了哪呢?他们没有为后周的存续尽一份自己的心力吗?
任何一个王朝在改朝换代时,都有为旧王朝呐喊奔走,甚至以身殉国的,后周自然也不例外。
最出名的是被后世称为“周三臣”的三人——韩通、李筠和李重进。
韩通资历很深,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前,他就已经是其麾下骁将。后汉建立后,又屡获擢升至检校左仆射。
乾佑元年,后汉三镇叛乱,韩通随郭威征讨,在一次作战中,他为救郭威身被六创,险些身死,从此成为郭的心腹。
郭威反汉时,韩通作为手握兵权的实权将领之一,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迁为永、睦二州防御使。
柴荣继位后,韩通移镇曹州,浚治胡卢河,开发深、冀二州,扩建开封城,立下大功;后又屡从柴荣征伐,攻取秦、凤四州,成为其麾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柴荣去世前,韩通不仅是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托孤大臣,还是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军政两方面都是当时后周绝对的实力派。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军开封,守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开门相迎,韩通惊闻政变,从内廷飞马而出,准备抵抗。但他行至长街,被军校王彦升发觉,追至其家,阖门被杀。
除了韩通,内廷中还有一人反对赵匡胤,他就是托孤四大臣之一的魏仁浦。
赵匡胤率军突入宫廷后,不甘心后周被轻易颠覆的魏仁浦,组织了一部分朝臣抗争,但终因势单力薄,被镇压了下去。从此,他就染病在身,不再过问朝政,九年后病死于梁侯驿,临死前还一直念着柴荣的名字,自责没能保住后周的江山。
至于范质和王溥,一介文人,先是被契丹进犯的假象迷惑,后又面对刀兵束手无策,既然没有当忠臣的打算,只能抢一个拥戴之功,率先向赵匡胤下拜听命。再说,二人早已见惯了禁军将领改朝换代之事,何必枉送了性命?
这是内廷,在外握重兵的将领也有两人对赵匡胤不买账。一个是驻守潞州(今山西长治)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一个是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驻扬州的李重进。
李筠先是拒见赵匡胤派来封官许愿的使者,既而又在会见使者时对着太祖郭威的画像涕泣不停,但是他却犹豫不敢立即起兵。
其后,他与北汉结盟,迟至四月才公然揭旗反宋。他命其子李守节守潞州,自率大军兵指开封。赵匡胤派石守信、高怀德等分道迎击,扼其退入太行山的关隘。六月,又亲率大军进讨。李筠退保泽州,城破后投火而死。随后,宋军进攻潞州,李守节投降。
在李筠举兵以后,李重进派出亲使翟守珣前往联络,不料后者先到开封见了赵匡胤,赵让他说服李重进暂缓发兵,以免南北呼应。翟守珣回去照办,李重进信以为真。
随后,赵匡胤又遣使赐李重进铁券誓书,李竟然感动莫名准备轻身入朝,多亏被左右所阻,这才拘了宋使,修城缮兵,还向南唐求援。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其时李筠之乱早被平定,正给赵匡胤一个出兵的借口。十一月,赵匡胤亲率大军围扬州,当日破城,李重进合门自焚而死。
《宋史》把二李与韩通并列为“周三臣”,实际上三人并不能一概而论。韩通死于赵宋禅代之际,称得上是后周的忠臣,赵匡胤赠官礼葬,也是表彰其节。而二李不在禅代之际起兵,于忠义已经有亏,又举旗于安定之后,对天下大势更是昧然。尤其是李重进,完全出于一己盘算,进退踯躅,举措乖张,结局可以想见。说二李是逆潮流而动的乱臣,也不算冤枉。
至于张永德,本就是赵匡胤的老上司,二人关系不差,又与李重进不对付,后者起兵,他就第一个上书赞成赵匡胤篡周称帝,再说,柴荣罢了他的官,将他贬黜外地,他对柴氏也没有多少忠心可言。
对此,赵匡胤也心知肚明,在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放过了张永德,还升了他的官。张永德也感恩图报,于开宝七年(974年)率军攻破金陵城,灭亡南唐,生俘李煜。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真正忠于柴氏的人好似没有几个,这是为何呢?
这就不得不提赵匡胤的为人和所采取的策略了。
赵匡胤本人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你看史书上中是如何称赞他的:(太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
虽然弱宋不为人所喜,但赵大的个人魅力绝对不输史上任何一位帝王。
在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能真正为了柴氏的江山而反对他,当然,除了个别的投机分子。
再就是赵匡胤对待后周旧臣的态度。
韩通反对他,赵匡胤不仅追赠他为中书令,还将其以礼安葬。
魏仁浦抗争,赵匡胤非但没杀他,还拜他为守尚书右仆射,他死后,还将永庆公主许给了其子魏咸信。
至于李重进和李筠,他也是遣使加两人中书令的荣衔,虽然其中有稳住他俩的因素在内,但也足见赵大的大度。
对于后周的孤儿寡母,他也没有斩草除根,还让柴氏一门成为北宋最大的特权者。
赵匡胤篡周如此容易,并非无因。
木子李
五代时期最后造反的都是托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