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听过一句话“没有一个王朝能超过300年的”,回顾唐宋元明清,似乎“300年”真成了魔咒,即便大明王朝也是如此;说到这或有朋友会问“区区十五万八旗军,是怎么战胜拥兵百万,且战力强悍的明朝呢?”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认为,明末已是内外交困,十五万八旗军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当然,也有人说始于魏忠贤或者东林党,随着“梁庄王墓”的发现,明朝灭亡的原因也逐渐清晰。
说到这简单介绍一下大明王朝,至于是谁建立的,怎么建立的,这里就不细说了;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历代王朝中,“明”的实力最为强大,朝野官吏最为清明,诸如“郑和下西洋”等更是将经济贸易推向了历史高潮;某种角度看,虽然史书没有明说,但明朝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要远超“大唐盛世”。其他的暂且不提,仅“大明水师”就不下数十万之众,再加上陆、骑、卒、甲等各式军队,明军总人数可谓旷古绝今;还是前面的问题“区区十五万塞外骑兵,怎么就能战胜百万明军呢?这不合常理啊。”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同年,改变历史的“萨尔浒之战”爆发,八旗军击溃杨镐统领的9万明军,至此大明王朝逐渐走向灭亡。表面上看,是努尔哈赤军事谋略卓绝,是八旗铁骑能征惯战,但仔细想又觉得哪里不对,至少明朝建立之初不是这样的;先从明太祖立国开始说起,朱元璋采用的是分封朱姓子嗣为“藩王”,有朋友或许会说:这是自私的小农意识作祟,这种制度已经注定了明朝的灭亡。
但在专家看来,朱元璋这么干可不仅仅是“自私”或“小农眼界”,明朝的分封制内有乾坤;继续追溯历史,唐朝同样采用的是“藩镇”制度,各个藩镇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对外扩张性非常强,“攘外”没问题,但唐朝同样终结与藩镇,也可以理解成“安内”出现了问题。既然说到了“安内”,宋朝做出了典范,其尊文轻武可谓达到了极致;但宋王朝自立国开始对外几乎没有扩张,甚至数百年遭受着各种外族侵扰,版图面积就别提了,这样就缺失“攘外”。
朱元璋看着两代王朝的前车之鉴,他选择继续采用“过时”的藩镇制,并非单纯的自私,而是寻找“攘外”和“安内”的一个平衡点,甚至要让明王朝打破“300年”魔咒;史载:有明诸藩,分封而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史称其制善。这句话基本说明了明朝最初的“藩镇制”,简单来说,朱元璋对外构筑“九边重镇”防御体系,藩王有了地盘,也就有了对外扩张的野心,“攘外”问题解决了;但为了防止各藩镇拥兵自重,“塞王”又受到诸多限制,例如有兵权却无“国土”,切不能干涉“国政”等。
说白了,但凡皇帝有点手段,塞王在诸多制约下难以作乱,这样“安内”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可这一套近乎完美的体系却被朱棣打乱了;从某种角度看,朱棣同样是分封制下的一位“塞王”,最初发动叛乱也是人单势孤,在这种优势条件下,如果建文帝能处理得当一些,“靖难之役”的结局很可能是朱棣当不了皇帝,而是继续做藩王。可结果却偏偏反着来,这不能说朱元璋的“防御体系”没做好,而是自己的皇长孙不争气;总而言之,朱棣能做皇帝也吓得不轻,从此一丁点权力也不再给藩王,而是选择了“富养”。
直白点说,朱棣意思是:只要不闹事,朝廷就包你们荣华富贵,且是“世袭罔替”的养;据史料记载,在明朱棣时期藩王的待遇是“亲王,米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这还仅是官方数字,2001年湖北“梁庄王墓”被发现,墓中陪葬:金银器、玉器、宝石等6000余件珍贵文物,可以说随便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说明一下,明代“梁庄王”还只是在位时间不足1年,明仁宗的第9个儿子;按照“世袭罔替”的规定,明仁宗其他8个儿子呢?各个皇亲国戚,历代朱姓皇族的后代呢?这些人不是藩王就是郡王,算下来人数不下数十万;这还没算上魏忠贤的阉党、以及不交商税的东林党等,明朝再如何强大,“白养”这么多人,试想国库中还能有多少钱用于打仗?还有一个问题,朱棣治下的藩王早已没了兵权和地盘,这些人也就失去了“攘外”的兴致;如此发展,到明万历年间,就只剩下被外族侵略的份了。
再往后的事情不用多说了,打仗就要花钱,明军虽有百万之众,可没钱吃饭就等同于失去了战斗力;反观八旗子弟,人数虽然区区十五万,可“大趋势”却早已注定了结局。
这么说吧,我一个人能打败一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