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1700字
阅读时长约3min
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辉煌灿烂的时期,隋代历时虽短,但它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作出了特殊贡献;
唐代立国时间很长,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通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代十国,战乱纷争,交通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只是在维持原来局面,间或进行一些局部建设。
唐代的江航与漕运
唐代的水上交通与陆路交通一样也非常发达。
唐代的水上交通运输线有三大系统,一是以南北大运河为主干、包括各地方漕渠在内的运河系统运输线,二是长江运输线,包括从成都经三峡到扬州,顺及沔汉湘赣与太湖洞庭湖等天然水道在内,三是近海航线,其中北方的环渤海航线,中段由胶州湾到长江口;
南段由长江口到广州再延伸至交州。以上三大水运系统交叉并行而互补,并与畅达的陆路交通线相交织,构成维系国家生命的经济动脉。
大运河的运输,在唐代分为好几段,特别是漕运,江湖一带的船舶,难以适应汝、泗、颍、济等北方水道。
唐玄宗以前,江南州郡的租庸调,在每年正二月间运至扬州,再进入运河漕道北运。但因水浅,要等到四月份才能渡淮入汴,而汴水又处在干浅期,船运停歇,要等到六七月份水涨才能运达河口(今河南河阴县)。
而此时又适逢黄河暴涨,又要待入秋水势减弱才能漕运至洛阳。从洛阳再转至长安,走陆路费用高,由黄入渭走水路又有砥柱之险。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由洛阳至长安的运输就紧迫地提出来了。唐名臣裴耀卿提出了分段漕运的方案:从扬州到楚州,即古邢沟段,用江航船漕运;
由楚州入淮至泗州为淮水段,仍用南方大船漕运,到泗州换驳,即用北方船由淮入汴,运至河口县,此为汴水段;
在河口县起岸,将南方漕粮暂屯于河口仓备运。从河口分两道西运,一为河漕,一为洛漕。
洛漕转运至洛阳,供应东都,河漕要经三门,为避砥柱之险与.避黄河汛期之险,在河清县设柏崖仓,在三门东设集津仓,在三门西设三门仓和太原仓,其间视水情变化,节节运输,节节储备。过太原仓后西运关中便顺利多了。
唐代还十分重视对渭水与灵渠漕运的维护。
灵渠是秦代开通的,后来淤塞了。868年前后,在刺史鱼孟威的主持下,整修大小天平,重建船闸,从此灵渠可通大船,极大地方便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运输。这一体制一直维持下来,对宋明时期的水运也起了很大作用。
渭水漕运,自秦汉就十分重视,为了节省运费与灌溉衣田,历代都在渭水南北两侧修建人工渠。
744年,陕州刺史韦坚,从长安城西开渠,便是疏理关中漕运的重要之举。通过此渠,每年可运250万石米入关,解决了都城长安粮食供应这一重大问题。
长江水运线在唐代大体可分为五段,第一段为泯江段,从成都以上起,下经乐山直至宜宾。
川西平原水网密布,自先秦李冰整治以来,水利事业代代兴隆。唐代成都织锦业发达,其外销就靠这一段水路运输。其西侧的青衣水、大渡水和泸水沿线,有水陆通道分别通向雅州、汉源与越。
第二段为川江段,自戎州经泸州、渝州(重庆)至万州(万县)。这段水道的北侧,有中汉水(内江)从汉州、资州流来,可通舟航。
有涪江水与西汉水(嘉陵江)从川北而来,大部可通舟航,贯通巴蜀腹地的水陆交通,正是以西汉水等为主干的。
第三段为三峡段,自万州以下,经奉节、巴东、宜昌到江陵。这一段最为惊险也最为重要,是巴渝通往中原或荆扬的主要孔道。
第四段是江汉段,从江陵经武汉、岳阳、九江直抵南京。这是六朝以来连接荆扬的传统大江水道,自古就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沔汉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都有舟楫之利,使荆湘皖赣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得到了有利的保障。
这一带江面宽阔,水流平稳,不仅商旅得其利,也是兵家用武必夺之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五段为下江段,从南京过京口、广陵,与大运河交汇,再出长江口,汇同太湖水系,连通东海航线。荆、益、湘、赣从长江水道运往中原的米粮木材百货,都从这里转运。
唐代除发达的内河航运,还有近海航运。北段近海航线为营州海运线,武则天时驻守在这里牵制契丹的重兵,其物资后勤供应就仰仗于营州海运。
东海海运从山东半岛通航到辽东半岛或朝鲜半岛,这条海运线多为战争需要服务。闽广海道一直是畅通的,但唐政府一直疏于管理。
总之,在唐代,水路基本上是作为陆路的补充而存在的,由于运输成本低,所以受到了一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