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的辉煌历史—隋唐时期的交通(五)

曼寒聊历史 2023-08-12 06:38:00

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1900字

阅读时长约4min

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辉煌灿烂的时期,隋代历时虽短,但它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作出了特殊贡献;

唐代立国时间很长,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通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代十国,战乱纷争,交通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只是在维持原来局面,间或进行一些局部建设。

鉴真东渡(其一)

唐代,中国和日本海上交往频繁,使者、僧人、商贾等往来不绝。其中影响最大的,在日本方面有圆仁,他随最后一次遭唐使船渡海到扬州,在中国10多年,游历名山大寺,曾到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苦心求法巡礼。

回日本时,带回佛教经典800部,佛像多种,并完成了史诗性的著作《入唐求示巡礼记》。

在中国方面,莫过于鉴真大师,鉴真是唐代名望卓著的高僧,他应聘东渡日本传道布法,经历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而矢志不渝,百折不回。

东渡至日本后,广收弟子,成为律宗祖师,对中日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段佳话。

鉴真,俗姓淳于,唐嗣圣五年(688年)出生于扬州,相传为齐国大夫淳于凳的后代。

他14岁入扬州大云寺参佛,两年后,再进大云寺当了沙弥,师从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再两年。即18岁时得奉名师道岸,受菩萨戒,学戒律。

道岸是一代名师,当时被誉为天下四百余州的“受戒之主”,还是唐中宗李显的授戒师。鉴真得此宗师,一生受益匪浅。

唐景龙元年(707年),鉴真离开扬州,外出游历求学,东入洛阳,次年又至唐都长安。在长安名刹实际寺,随律宗法师弘景受具足戒。

鉴真三从名师,年仅21岁即在佛教界开始崭露头角。他在洛阳、长安游学5年间,穷究佛教经义,终于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声名日显的大和尚。

唐开元元年(713年),鉴真26岁时,开始讲经弘法。不久,即回故乡扬州弘法布道,一时间,四方慕名而求的弟子,达40000余人,成为声名喧赫、德威远播的受戒大师。

当时著名的法师如辩秀和祥彦、法进、灵佑等,都是鉴真的弟子。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第9次遣唐使船来中国求学的日本僧荣睿、普照,受日本政府的委托,到中国聘请高僧,到日本受戒,以便像中国一样,非经三师七证,不能称为入道,不能取得僧籍,以便整肃佛教秩序。

到唐天宝元年(743年),他们已招聘两名中国僧人去日本,似乎其名望尚不能服众,又来敦聘鉴真。

鉴真此时已55岁,是名满江淮的律僧,当然是招聘的理想人选。

荣睿、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大师,说:“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恳请大师“东游兴化”。

大师对东瀛的情况是了解的。他说:日本国“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于是环视众弟子,“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当时,众僧皆默然无语,没有一个答应的。后来,鉴真的得意弟子样彦说:“彼国达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生,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故而众皱默无对而已”。

鉴真听后即说:“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此语一出,当即有详彦等21人愿同心追随,从此,鉴真及随行的弟子,踏上了6次东渡的艰难征程,他的心爱弟子祥彦等,即牺牲于这一事业中。

第一次东渡

由于敦请鉴真的日僧,事先已求得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推荐信,在扬州仓曹李凑的关照和支持下,打造船只,准备干粮、淡水等,诸事备办顺利。

天宝二年(743年)四月,被准随行的如海和尚,因为道航和尚视他为少学后辈,不宜同行,大怒之下竟向官厅告密:“道航造舟入海,与海贼连。”

官府即差人如数逮捕众僧。因有李林宗荐信,众皆无事,唯日僧被拘禁四个月,而如海和尚则反诬,皮肉难免受苦,决杖60,勒令还俗,遣返原籍。但“所造舟没官”,第一次东渡就这样夭折了。

第二次东渡

日僧荣睿、普照被释放后,于心未甘,依旧来拜谒鉴真大师,探询东渡事宜。鉴真有感于日僧情真意切,出钱80贯,买得军用船一只,雇了船工水手计18人。

唐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鉴真师徒和日僧等一行17人、水手18人和工匠85人,同驾一舟,由扬州出发,顺长江举帆东下。

当船抵达太仓浏河口附近时,“被恶风飘浪击,船破”,众人只得暂避浅滩,水深抵至半腰,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饥劳困顿,只好等船修好后再上路了。第二次东渡亦告流产。

第三次东渡

在鉴真的亲自组织下,船只修好了,再次扬帆前进。准备先到大盘山,再直取日本。但大盘山无法靠泊,只好转而下屿山,在那里休整了一个月。幸遇好风,即发船起航。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途中又遇风暴,决定靠岸避险,却又触暗礁,船支再次破损,最后沉没了,所携佛典珍品、香药、粮食均损失殆尽。

鉴真等一行好不容易爬到岸上,饥渴3日,才幸得渔民救援。接着又被明州地方官软禁于阿育王寺,第三次东渡再告失败。

0 阅读:22
曼寒聊历史

曼寒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