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
之后,建筑大师林徽因受命设计新中国的国徽。她和她的学生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却始终不能让她满意。林徽因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国徽的线条,不能用康乾时期,而要用汉唐风格。
这是为什么?
深耕建筑事业,受命设计国徽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建筑学领域享有盛誉,所以林徽因一入学便选修了美术系所有与建筑相关的课程。
这在当时并非易事,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更是困难重重。无论是国内还是在西方,女性要在理工科领域取得学术地位,几乎都是凤毛麟角。
很多顶尖学术机构存在严重“不招收女性”的明文规定,即便女性争取到学习机会,也常常面临来自制度和文化的双重偏见。
林徽因从小接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思想开放,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在宾大求学期间,林徽因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与才华。
建筑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工程力学、建筑设计,还需参与实际测绘和考察,这些课程不仅繁重,还经常涉及现场工作,林徽因对这些毫不在乎。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完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业,开始了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
这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远不止设计图纸那么简单。那时,林徽因还经常需要长途跋涉到偏远山区,考察被忽视或濒临毁灭的古建筑。
此后20多年间,林徽因走过15个省,200多个县,亲自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从河北的应县木塔到山西的佛光寺,她不仅要克服艰险的旅途,还要承受身体上的重重负担。
1934年,林徽因正在一座偏远的古庙前进行斗拱的测量工作。严寒中,她的咳嗽声让同行者担忧不已,曾多次劝她休息一下,但她挥了挥手:“这个斗拱的比例太特别了,万一测错了就没有机会再补了。”
后来,她被确诊为肺结核,不得不中断工作。卧病在床期间,林徽因通过口述指导梁思成,继续收集《中国建筑史》的相关资料,并与他合著完成了中英两版的《国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曾回忆说:“徽因总是超越了常人的毅力,即便身体极度虚弱,也未曾放下她的使命感。”
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徽因受党和国家的委托,编写了《全国文物保护目录》,为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她被任命为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和工程师,还在清华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
1950年,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国徽设计的倡议文章。文章明确提出三点要求:国徽要体现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同时形式上必须庄严而富丽。这不仅是艺术设计的挑战,更是一个新生国家精神的象征。
在接到设计任务后,林徽因深感重任,她组织了一个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
林徽因曾在山西的佛光寺中,见过一枚古代玉璧,雕刻精美且寓意深远。玉璧自古以来被视为礼器,象征国家的团结统一。
于是,在草图的设计中,林徽因大胆地以玉璧为主体结构,将其寓意融入国徽。同时,她结合五星红旗中的五星元素、象征工农阶级的麦穗和齿轮,完成了最初的设计构思。
在色彩设计上,林徽因选择了“红金配色”。红色象征革命,金色则体现富丽堂皇的气质,两者的搭配既统一又极富张力。
草图完成后,林徽因为了设计出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国徽,她精益求精,反复对玉璧的纹理、麦穗的弧度、齿轮的比例一再推敲、修改。
由于,当时林徽因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她常常咳嗽到气喘吁吁,甚至曾因疲惫而晕倒。长时间的工作让她本已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重负,1950年,她病倒在工作台前,暂停了手中的设计工作。
她将线条细化和背景设计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学生,自己卧病在床指导,并对终稿进行审查和修改。即便身体虚弱,她依然坚持亲自审核每一个细节,直到最终稿定稿。
很快,学生们设计的国徽图稿出炉了。图案整体构思已经成型,玉璧、麦穗、五星红旗等元素和谐融入其中,一切都恰到好处。
但当她的目光停留在图案的线条处理时,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学生说:“国徽的线条不能用康乾时期的风格,要用汉唐的线条。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汉唐的线条,就去霍去病的墓前找。”
这话一出,学生们面面相觑。要知道,康乾盛世的建筑以奢华绚丽著称,宫殿楼阁上的线条尽是精美的雕饰。这不正是国徽该有的气派吗?
否定康乾线条,内涵文化底蕴林徽因解释:“康乾时期的确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但那种极尽奢靡的风格,正是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表现。新中国不能走康乾盛世后的老路,而是要继承和发扬汉唐时期开放进取的精神。”
清朝的社会表面上繁荣昌盛,乾隆自诩“十全老人”,文治武功似乎都达到了极致。
然而在这“盛世”背后,却隐藏着无数隐忧。乾隆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社会经济逐渐固步自封。
吏治腐败横行,民间矛盾激化,封建制度的深层危机已然浮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更多是虚幻的光环,而非实质性的繁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文化和政策最终导致了中华文明的落后与封闭。这样的象征,怎么可能用在新中国的国徽上?
林徽因心中有着更高远的理想。在她看来,国徽不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汉唐时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经济发展与民生富足为后续的武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破奴等名将挥师漠北,将匈奴逐出中原,国家版图空前辽阔;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睁眼看世界的篇章。
汉代的强盛不只是版图的扩大,更是文化与技术的开创。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这些都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至今我们还称自己为“汉人”,这是因为汉王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这种自豪感,是康乾所无法比拟的。
而到了唐朝时期,唐朝更是世界的唐朝。万国来朝,社会包容,各国使者、商人和学者云集长安,唐朝的影响力远及高丽、日本乃至更远的西方。
科举制度的成熟,让社会更具公平性,而盛唐文化更是涌现了无数的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李白的诗篇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
繁复的纹饰、秀美的线条,似乎流露出一种轻巧与奢华,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在康熙、乾隆时期的瓷器彩绘中找到。这些纹饰固然精致,但缺乏一种厚重感,难以承担体现民族精神的使命。
相较之下,汉唐的风格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汉唐的线条古朴厚重,蕴含着一种庄严与壮美的力量。秦砖汉瓦上的云纹和莲纹,或者参观山西的唐样大屋,那种简单而粗犷的设计里,包含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风骨。
国之图徽,巍巍中华在林徽因的坚持下,国徽的线条采用了汉唐时期的风格。
调整完成后,设计图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相比之前繁复的康乾线条,汉唐线条的引入让国徽变得磅礴大气,尽显大国风范。
中央领导看到了清华营建系的国徽设计图样后,连连称赞,认为这枚国徽完美地体现了新中国的性质特点和人民的愿望。最终,林徽因住持设计的版本于1950年9月正式启用。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虽然她去世的很早,但她给我们的国家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产。
国家对于林徽因这样的人才亦是无比重视,北京市人民政府把林徽因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她的墓前的碑上,刻着她的一句名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1981年,梁从诫在一场讲座中提到了母亲林徽因:
“母亲热爱文学,但文学对她来说只是业余爱好,只有灵感来时才会动笔。她从不为了创作而创作。但对于古建筑,她却和父亲一样,将其视为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始终为之献身。”
“很多人知道母亲是作家,但鲜有人知道她对建筑学的热爱和贡献。她一生热爱中国的古建筑,即便在病重时仍心系文物保护。她和父亲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