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病毒”又到高发期,孩子发热咽痛家长要当心

晓旋玩转养护 2024-11-03 13:54:31

最近,孩子反复高烧不退、咽喉疼痛的家长是不是又在焦虑不已???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是普通感冒,可别大意了!尤其在换季的时候,这种症状背后可能潜伏着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元凶——“接吻病毒”,学名叫做“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它的另一个名字或许听着更严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何这种病毒会被命名为“爱情传播病毒”?真的只能通过接吻传播吗?

“接吻病毒”是怎么回事?——接触传播的常见疾病

EB病毒得名实乃源于唇与舌的紧密相连,其扩散主要凭借口腔分泌物的流转作为途径。 幼儿、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有可能中招,尤其是在免疫力较弱的孩子中,传播速度非常快。时节转换之时,天气阴晴不定,身体防御力下降更易受到侵扰,从而使得疾病发生率相应增加。家长们需要警惕孩子的异常发热和咽喉不适,避免掉以轻心。

为何该病毒会被命名为“唇印传染疾”?

这种病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让人颇感奇特的名字,是因为它最早被发现在青少年之间的传播。当时的医学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社交过程中常通过亲吻、分享饮食等行为传播该病毒。虽然“接吻病毒”名字有些戏谑,但却生动地反映了其传播途径。

不仅是发热和咽痛,注意身体的其他“报警信号”

小孩染上EB病毒后,其生理反应往往不只局限于体温升高及喉咙不适的轻微表现。一般还可能伴随有体力衰弱、淋巴腺肿胀、皮肤出现红疹等多种症状。尤其是脾部膨胀为一个需密切留意的迹象,家长们需关注孩子肚腹的异样,谨防外部撞击,以防病情恶化。

对于严重的EB病毒感染,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等问题,这时候就要尽快就医,进行血液检查。家长们在观察孩子的病情时,除了体温和咽喉状况外,还需要留意孩子的食欲、皮肤变化、体重变化等情况。

“温热病邪”同“阴液亏损而火旺”之状况。

有趣的是,古代中医在描述类似EB病毒感染的病症时,有一个概念叫“温邪入侵”或“阴虚火旺”。古人认为外邪入侵会导致体内“阴液”不足,诱发高热、喉痛、疲乏等症状。针对这种“温病”,传统中医强调“清热解毒”,疏散外邪,并补养阴液。

此理念与现代医学存有相通之点,两者间有着相契合之处。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状,如高烧、喉痛等,可以理解为“外邪”引起的炎症反应,而“疲乏无力”正与古人所说的“阴虚”症状相似。

现代医学的解释:免疫系统与EB病毒的“攻防战”

EB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病毒的高传染性和对免疫系统的挑战。大多数人接触EB病毒后会生成免疫物质,这标志着日后不会因该类病毒再次引发重度反应。对于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孩子,或者免疫力暂时被削弱的青少年来说,病毒会在体内形成更持久的感染。

病毒一旦渗透至体内,便会马上进行复制,同时向免疫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即白细胞发起攻击。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人体会加速白细胞的增殖,造成“单核细胞增多”,从而得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过,病毒的猛烈攻击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超负荷”,因此症状严重的孩子需要住院观察和支持性治疗。

如何应对EB病毒?——预防为先,护理为重

远离EB病毒侵扰,核心在于建立优良的清洁行为模式极为重要。 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孩子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共用餐具、杯子等物品。另外,家长也要提醒孩子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对于已经感染的孩子来说,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直接杀灭EB病毒,但保持良好的休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是恢复的关键。父母亦需掌握适时监测病情进展的技能,以保障孩子健康复原的过程。

着重指出:切勿滥用抗菌药物,需谨慎行事。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热咽痛时,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抗生素。EB病毒乃一类病毒性疾病,使用抗菌素对其并无疗效。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病情毫无益处,反而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运作压力。医生通常建议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给予退烧药、充足休息和饮食调理,帮助孩子逐渐康复。

“接吻病毒”与其他疾病的区别——如何精准识别

很多家长会把“接吻病毒”误认为普通感冒或链球菌感染。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确有共通之处,然而EB病毒引发的热度多为连续高烧,喉咙痛感较为剧烈,同时伴随有淋巴腺肿胀的现象。如果孩子的咽喉肿痛持续不见好转,或出现异常疲劳和淋巴结肿大,就要高度警惕,及早就医。

孩童的病症体现、血液检测报告来确定是否存在EB病毒的感染情况。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在发现孩子有可疑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拖延或自行处理。

换季期间,是EB病毒高发的时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和焦虑。“接吻病毒”虽然名字听着轻松,但它的影响可不容小觑。认识到这一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注重孩子的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对抗病毒的根本。

0 阅读:55

晓旋玩转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