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片荒不用急,正好回顾北影艺术家们的经典影像

理想吕 2024-10-28 07:48:36

前言

电影的诞生,不仅可以全面记录人类的历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科技进步。

1838年,法国科学家雅克·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法”,为摄影技术奠定了基础。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制成了电影视镜,这是最早的电影放映机之一,但距离电影的问世还有一步之遥——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进行了电影的首次公开售票放映,这件事被全球公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

而北影,就是我们的北京电影制片厂。1948年北平(北京)解放后,我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同时从延安和东北地区抽调了一批文艺工作的骨干,在1949年4月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国庆时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影最早的厂牌】

北影建厂之初,主要拍摄新闻纪录片,随后逐渐转向故事片的拍摄,向观众们奉献了许多经典电影。1961年评选出来的22位“新中国人民演员”电影明星当中,北影就有7位即: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

让我们按照一位艺术家只聊一部经典电影、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来回顾一下我们电影的光辉岁月。

01 谢添

原名谢洪坤,原籍是广东省广州市的番禺区,1914年出生于天津市。1936年,22岁的谢添经当时炙手可热的大明星胡蝶推荐,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夜会》,在片中饰演一个花花公子,从此正式踏入影坛。

谢添最经典的作品,是他作为导演——没错,他不仅演得好,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编剧和导演。

‌《茶馆》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的同名话剧,由谢添执导,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童超等主演——看这阵容是不是有些豪华到惊人。

电影《茶馆》是在1982年正式上映的,以老北京一家名为裕泰的大茶馆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

谢添导演的这部电影版《茶馆》,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多项奖项:1983年该片获得第3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里面的经典台词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只聊几句: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这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得要紧;谁改祖宗的章程,谁就得掉脑袋;我爱大清国,我怕她完了;旗人当汉奸,你罪加一等。

2003年谢添在北京去世,终年89岁。

02 崔嵬

原名崔景文,1912年出生于山东诸城。

1955年上映的《宋景诗》,是由崔嵬【wéi】、陶金、张翼、温锡莹、束荑等主演,主要讲述清朝末年山东堂邑县农民宋景诗率众起义,领导黑旗军与白莲教、捻军并肩作战抗捐抗税的故事,男一号宋景诗就是由崔嵬饰演的。

崔嵬在《宋景诗》中的表演备受观众赞誉,他饰演的宋景诗形象生动,展现了宋景诗外表温和、内心坚韧的特点,整体表演风格既豪迈奔放,又细致感人,这种表演气质也延续到崔嵬主演的其他电影中。

另外,这部电影在战争场景和服化道等方面也非常经典,基本还原了古代战场上的指挥、军阵、变阵、破阵等元素,比大多数反映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严谨和经典了不知道多少倍。

1979年崔嵬在北京去世,终年67岁。

03 陈强

大家都很熟悉他,大家曾经也很“讨厌”他——因为他塑造的反面人物,只能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来形容,所以非常令人“讨厌”。

原名陈庆三,1918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1947年陈强参演自己的首部电影《留下他打老蒋》。

【陈强饰演的黄世仁】

1950年陈强在电影《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1961年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要想在黄世仁和南霸天这两个经典角色中选出一个更经典的,很难,所以就不选了。

这里聊聊1986年上映的,由陈强和陈佩斯父子主演的喜剧电影《父与子》。

【陈强饰演的南霸天】

这部电影是系列电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一部,讲述了老奎督促二子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偏偏二子不想读书经常偷偷与女朋友约会的故事。

【《父与子》中的陈强】

创作该片的时候,陈佩斯受了日本电影寅次郎故事的启发,他也想做中国自己的首套系列喜剧电影,所以从创作开始,剧本大纲、故事情节等等就是为陈强、陈佩斯父子量身定做的,这样表演起来只会更加得心应手。

2012年陈强在北京去世,终年94岁。

【《父与子》中的陈强】

04 张平

原名仉【zhǎng】家驹、仉梦良,祖籍山东曲阜,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张平在1948年就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到了1953年他被调往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0年,张平在电影《钢铁战士》中饰演我军排长张志坚,这是张平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名之作,也是他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之一。

张平在饰演这一角色时,充分调动了自己在多年战斗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素材,努力准确地把握角色的内部、外部特征,用充满激情的表演,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钢筋铁骨式的英雄形象。

这部电影和张平的表演在广大青年和部队战士中产生了广泛和良好的影响,不仅在文化部举办的1949-1955年优秀国产影片评选中,获得故事片一等奖,而且还获得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

1986年张平在北京去世,终年69岁。

05 于蓝

原名于佩文,1921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49年于蓝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了自己的电影表演生涯,她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白衣战士》,扮演一位在炮火硝烟中锻炼成长的医务工作者。1950年3月,于蓝转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在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于蓝与上影的赵丹一同出演,其中于蓝塑造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江姐形象,经典到什么程度呢?几十年来翻拍多次(话剧、电影、电视等等)却没有人能够超越。

在这部电影中,于蓝的经典台词很多,比如: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

2020年于蓝在北京去世,终年99岁。

06 于洋

原名于延江,1930年出生于山东黄县,1947年,于洋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作品《留下他打老蒋》,片中他饰演一位解放军连长——这部电影同样也是陈强的首部电影。

1947年于洋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到了1954年,24岁的于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毕业后便留在北影担任演员和导演。

1958年于洋与王晓棠合作主演的谍战电影《英雄虎胆》上映,片中于洋塑造了自己电影生涯中最为经典的银幕形象——深入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我军侦察科长曾泰。

于洋在出演这部电影时,努力说服了导演,抛弃了概念化的表演方式,所以于洋扮演的假副司令、真侦察员能够惟妙惟肖,身份转换也恰到好处。

当然也有副作用,比如后来他在接受批判时,有人说他“比敌人还坏”,时过境迁后,观众们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时,更加惊叹于洋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这才是演技的真正体现,侦察科长曾泰这个角色,能够让观众牢记了几十年。

2010年9月,于洋获得第19届金鸡百花节终身成就奖。

07 谢芳

原名谢怀复,原籍湖南省益阳市,193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

1959年,谢芳参演个人的首部电影《青春之歌》,从此步入影坛,1963年谢芳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同年就与大名鼎鼎的孙道临、上官云珠联袂主演剧情电影《早春二月》,在这部电影中,谢芳饰演活泼大方的女孩陶岚。

‌谢芳最经典的银幕形象是1959年上映《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尽管这部电影是在谢芳调入北影之前主演的,但对于谢芳而言,真正是出道即巅峰。

在这部电影中谢芳饰演女主角林道静,一袭素雅的蓝旗袍,配着白色的纱巾,乌黑的短发,眼睛大而有神,这一形象打动了无数国人,成为那个年代的青春偶像‌。

从此,谢芳在大银幕上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进步女性形象,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女性的银幕代言人。

2015年,谢芳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她又获得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生成就奖。

结语

以北影为代表拍摄的老电影,魅力在于它们承载了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反映了历史的厚重,并且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有赖于那些孜孜不倦、在艺术上刻苦追求的导演、编剧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们。

包括北影、上影、长影在内,50-70年代时尽管这些电影在设备、构思、技术等方面,不如现代电影那么先进,但它们通过简单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岁月河流和历史的沉思。

而恰恰是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艺术家们的真挚表演,才是现代电影难以复制的——你会因为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而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熟悉。

当遇到片荒的时候,记得回顾一下那些经典的老电影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们,他们似乎能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感悟、新的启发。

0 阅读:0
理想吕

理想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