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胃镜,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检查项目,其实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消化道检查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口腔或鼻腔进入胃部,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进行详细观察。
虽然这个检查对诊断胃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很多人一听到要做胃镜,内心的抗拒就像潮水般涌上来。有人觉得不舒服,有人害怕疼痛,有人甚至担心对身体有伤害。胃镜检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做一次胃镜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
胃镜本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吓人。很多人担心做胃镜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实际上,胃镜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只要操作规范,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长远的健康问题。但为什么这么多人依然抗拒它呢?这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和对胃镜的误解有很大关系。
胃镜检查确实会让人有短暂的不适感,比如恶心、呕吐,但这只是短时间的生理反应,并不会对胃或食管造成实质性损伤。
说到胃镜检查,很多人最担心的其实是胃病本身。比如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这些都是通过胃镜能够早期发现的疾病。那么,胃部出现病变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胃病的常见症状。
胃部不适是很多胃病的第一信号。比如隐隐作痛、胀气、烧心,这些症状可能会在饭后加重,有时还会让人觉得胃里像塞了块石头一样沉甸甸的。
这种情况往往是胃炎或胃溃疡的表现,尤其是慢性胃炎,它会让胃黏膜长期处于“发炎”状态,进而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刺激胃壁,形成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人们常常会把这些不适忍着或者用胃药压下去,但其实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胃溃疡甚至癌前病变。
很多胃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吃东西没滋没味,甚至吃几口就觉得饱,而有时候又会觉得胃酸过多,导致恶心和反胃。
这种情况常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细菌,它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让胃壁暴露在胃酸的攻击下,最终引发炎症甚至溃疡。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胃部的消化功能可能会进一步受损,进而影响到整体的营养吸收。
第三点,胃病还可能表现为体重的莫名下降。这种情况往往是比较严重的信号,尤其是当患者同时伴有胃痛、黑便或者呕血时,很可能说明胃内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病变,比如胃溃疡或者胃部肿瘤。
黑便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胃内有出血,而体重下降则可能是胃部病变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让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些症状都需要非常重视,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胃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慢性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胃溃疡,而胃溃疡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出现胃穿孔或者大出血。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急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持续存在,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科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级致癌物,长期感染会导致胃部黏膜发生癌前病变,比如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如果这些病变得不到控制,最终可能演变为胃癌。所以,胃病看似“小毛病”,但如果拖延下去,很可能会酿成大问题。
至于如何预防胃病,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饮食要规律,尽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者长期空腹。
胃部最怕的就是忽饿忽饱,这种饮食习惯会让胃酸分泌紊乱,进而刺激胃黏膜。要少吃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酒精、碳酸饮料和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些东西会直接刺激胃黏膜,让其处于“疲惫应战”的状态,时间长了,胃就会出现问题。
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很多胃病患者在生活中往往伴有压力大、情绪紧张的情况。压力会引发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加重胃炎或者胃溃疡的症状。所以,学会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对保护胃健康同样重要。
如果已经患上胃病,平时的饮食和生活细节更需要格外注意。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热水泡饭、鸡蛋羹、南瓜粥等都是对胃比较友好的食物。
同时,饭后不要立即躺下,最好站立或者坐着半小时,让胃部有充分的时间消化食物。此外,戒烟戒酒也是每位胃病患者必须遵守的“铁律”,因为烟草和酒精都会直接损害胃黏膜,加重病情。
胃镜检查虽然让人有些抗拒,但它对胃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担心胃镜的短暂不适,不如着眼于长期的健康。胃病虽小,但拖延不得。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胃部不适或者其他相关症状,不妨鼓起勇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风险的科学共识》,2021年。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镜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2022年。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署,《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相关性》,2020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