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生
期待下一部。
豆瓣评分7.8,《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下文简称《丝绢案》)收官了。
这部历史悬疑剧由作家马伯庸历史纪实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学霸必须死 徽州丝绢案始末》改编而来,并由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可谓是一部「原汁原味」的马伯庸IP改编剧。
《丝绢案》全剧有且仅有14集,篇幅短小精悍,人物故事在剧情推进下逐步展开,直至结局。从2月9日开播至2月19日收官,仅仅10天时间,帅家默的上访纠错的故事就讲述完了,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但是关于这部剧的讨论还没结束。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这部由马伯庸亲自担任编剧的历史悬疑剧为什么没能接住「现代反腐剧」《狂飙》的热潮,成为2023年的第一部「现象级」古装大戏?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不论是从口碑还是热度来看,《丝绢案》的确少了点爆款意味。但是,在当前的古装历史剧市场上,《丝绢案》不失为一部质量相对上乘的「新派历史剧」。或者至少可以说,它为当前的古装历史剧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不妨先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看《丝绢案》的创新与探索。
短剧风靡马伯庸也没想到,《学霸必须死》真的可以拍成一部短剧。
他曾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想把《丝绢案》做成一部8-10集的古装剧。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可能性,「任何一个投资人看到它的题材,都会觉得不合适、市场发展不会好。」
但是随着短剧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影视行业从业者开始尝试以短剧的形式呈现内容,篇幅虽然短小,但是贵在内容精悍,风格强烈,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于是,《丝绢案》成了除古装偶像剧之外,为数不多的古装历史短剧。
实际上,用短剧的形式对《学霸必须死》进行创新呈现,确有优势。
马伯庸原著《显微镜下的大明》由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组成,每个故事的篇幅相对短小,节奏紧凑。尤其是在《学霸必须死》中,从最开始的帅嘉谟(原著人物名,影视剧中改为帅家默)发现人丁丝绢税的怪异之处,到他写信给当时的应天府巡按御使刘世会,再到这封信在徽州府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与混乱,故事的发展一环接着一环,可谓是高潮迭起。
短剧篇幅短小、节奏紧凑的特质恰好与原著故事的特质之间形成了一种恰如其分的默契关系。从这方面而言,《学霸必须死》的确很适合用短剧的形式进行内容呈现。当然,《显微镜下的大明》后续的几章故事同样有着这样的特质,因此也同样适用。
但是矛盾点在于——短剧对于影视剧中所谓「名场面」的占比要求更高。
换言之,短剧本身的特性要求《丝绢案》的故事讲述不能徐徐图之,不能用庞杂的税务知识和数学概念劝退观众,与此同时,故事的展开还需要兼顾人物角色的塑造,否则容易让观众在前几集的时候就对这部剧失去观看兴趣。
然而,历史剧则更倾向于在厚重的历史背景下讲故事,要求历史的质感和时间的痕迹。正是因此,《学霸必须死》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更需要有人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这也是历史剧要想突破长剧舒适圈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丝绢案》中可以看到,马伯庸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首先是抛出一个人丁丝绢税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错误必须被改正」的由头,然后由帅家默和丰宝玉一步步推进,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错误如何被改正成为了《丝绢案》最大的悬疑之处。
这不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悬疑剧。但是,当历史和悬疑结合,并且有了「轻喜剧」风格的融入之后,《丝绢案》在体现传统的历史之感的同时,反而多了几分轻松和戏虐之感。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被豆瓣网友戏称为「马伯庸目前最平易近人的一部剧」的原由。
至于历史背景的呈现,马伯庸则采用了诸如帅家默讲PPT、公堂对峙的方式,将繁杂的历史背景融入其中。这样的呈现相对克制,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据此了解更多内容,而不感兴趣的观众则只需要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即可。
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完美,但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毕竟在当前的短剧市场上,历史短剧算得上是稀缺内容。当然也有很多业内从业者希望看到更多优质短剧的出现,或许《丝绢案》就是历史短剧中前面几部「吃螃蟹的人」的典型代表。
小人物,大江湖「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这是马伯庸撰写《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初衷。
在14集的《丝绢案》中,前前后后只讲了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即帅家默想要改变一项不公平的税收政策所做出的种种选择。但是透过帅家默和丰宝玉一次次的提告,然后失败,最后被推上断头台的情景,这彰显的却是县官、州府、户吏、百姓、首辅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
正如马伯庸所说,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古装剧它并不是讲男欢女爱,也不是讲帝王将相的爱恨情仇。而是从小人物的生活实际出发,讲述一个个的小人物所处的大环境、大江湖,以及这个大江湖对这些作为个体的小人物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数性至诚,从不虚饰的帅家默、为兄弟仗义执言的丰宝玉、受生活所迫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程仁卿,剧中的他们是「觉醒」的主角。
尽管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似乎都没有什么要肩负起为民请命的伟大责任,也没有《少年歌行》中的那种乘年轻就要闯出一番天地的江湖意气,有的只是走到命运的分叉路口,然后凭直觉做出的自然选择。
而剧中的小枝一家的悲苦遭遇则是底层人民饱受不合理的税收政策、户吏乡绅欺压的典型代表。风调雨顺敬龙王,收成不佳求龙王,灾荒之年打龙王,真可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之相对的,是铁打的乡绅户吏,以及流水的知县官员。
他们都处于这个小型社会团体的上层体系,但这两者之间却暗含着权力分配与实际运用的矛盾。世代相传的是乡绅户吏,他们早就在地方扎下了身后的根基,而看似掌握大权的知县,却处于尴尬境地,就算他们想要有所为,但实际上他们也没法有所为。
这就是江湖。
这些人物之间,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各自有各自的牵绊。在《丝绢案》中,我们看到了官场的周旋与妥协,看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和不可言说之苦,看到了所有人追寻利益至上的不同诉求。而透过这样的江湖,我们窥见的是宏大的历史背景,是明朝的兴衰成败。
至于《丝绢案》中的主角帅家默,则是一位平平无奇的算数高手,空有满怀算数热情而不通人情世故。这实际上打破了传统历史剧中大人物的叙事传统,也打破了小人物、大buff的叙事框架。
而与此同时,位于明朝经济改革中心的首辅张居正,这位真正的权力中心的人物却并未在剧中直接出场,仅仅是作为必要的背景性人物而存在,这实际上更加体现了小人物的平凡与无奈。
罗翔在和余华的一场深度对话中曾经表达过自己关于人的命运与历史潮流之间关系的思考。他引用了爱比克泰德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
这在《丝绢案》中也同样适用。作为小人物,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他们是被裹挟在历史潮流中的人,能做好的,只有过好当下的生活。
非虚构:IP改编新风向「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纪实。」
马伯庸在《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的序言中,开门见山地强调了这个点。在近期接受的媒体采访中,他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原著并非小说,而是纪实文学。
为了写好这个非虚构故事,马伯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明朝的经济形态、风土民情,甚至于公文写作等细致入微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讲最开始在微博上了解到的这件简单的趣事,结合各种历史著作,转述成了一本历史纪实著作。
也有网友评论,《丝绢案》的场景细节用心,质感格调满满,官场百态的呈现活灵活现,是一部难得的接地气古装剧。
1号认为,《丝绢案》之所以能够在内容质量上有所保证,不仅来源于剧组拍摄过程中场景、画面等方面的合理布置与安排,更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
非虚构的灵魂在于真实,而历史剧的灵魂在于对真实的再构建。
纵观当前的古装历史剧市场,真正能称之为历史剧的剧集太少,并且嫌少有出圈的作品。而架空剧往往充满了「工业糖精」的风味,除了甜,还是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非虚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不失为一种新风向。
上海《文汇报》近期在文艺评论专版上刊登了一篇《非虚构历史作品影视剧改编的困境与尺度》的文章。作者邱唐在文中提到,《显微镜下的大明》给我们展现了非虚构写作,甚至是学术作品影视剧化的一种路径可能。
1号认为,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一方面,许多非虚构作品本身呈现的就是社会百态,是现实或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历史剧创作的重要素材;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改编成影视剧的非虚构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焕发出其本身的生命力和活力,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原著的内容,以及原著的作者。
在这一点上,《丝绢案》也算得上是古装历史剧中非虚构作品改编而来的先行者。
爆款难出?有口碑,但不是有口皆碑;有热度,但距离「现象级」还差了点火候。
用以上两句话形容《丝绢案》并不为过。
但是,既然这部剧由马伯庸亲自担任编剧,而他又刚好擅长去讲述小人物、大江湖的历史故事,并且还在这一次的编剧工作中,一改以往严肃繁杂的历史叙事风格,加入了轻喜剧的元素……这些诸多的创新,加之马伯庸过往作品的口碑保障,为什么还是没能捧出一部「现象级」的古装历史剧?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一点在于人物塑造的困难。
《学霸必须死》中的帅嘉谟是萍萍众生中的一员,没有特别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他试图纠错的动机,都是不明确的。在原著中,马伯庸直截了当地呈现了这一不可知因素:「到底是正义感和乡土情结使然,还是想借此炒作自己?史料不全,不好妄自揣测他的动机。」
关于这个人物掀起的一场轩然大波,在《明实录》中只有一句冷冰冰的记录,唯一的详细补充资料就是当时的一位参与者撰写的《丝绢全书》。只是这本书的重心在于记录事件如何发生,而非人物塑造。
《丝绢案》的改编过程中,马伯庸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需要让帅家默的提告动机合理化,于是他给帅家默安排了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人设,年少时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执拗地活在过去的那个世界当中。帅家默不爱说话,说的话常人也听不懂,只能由丰宝玉充当翻译的角色,这才有了剧中的男二号。
但实际上,根据《学霸必须死》的叙述,帅嘉谟并非全然不知人情世故,相反,他懂得借势打势,他借地方志的名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发动情感攻势。二者相比较而言,剧中的帅家默则显得有些扁平。或许是自闭症的设定限制了人物的塑造,但在观众角度来看,帅家默这一角色的人物立体度还是差了点感觉。
当然除此之外,诸如官场博弈如何呈现的更有特色,如何将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等都是值得再三思考的问题。
譬如,非虚构作品《小镇喧嚣 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中的场景描绘值得借鉴。其中第二章的最后一个小节讲述了关于乡镇开发过程中,镇政府、村领导、村民之间的博弈之局。场景描写结合真实的对话记录,在一来一回的言语之间,一幅乡镇开发过程中的政治生态图景跃然纸上。
1号认为,既然历史剧的灵魂在于对真实的再构建,那么不妨再多一些贴近现实、贴近历史的人情味道。毕竟,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看现实,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的答案。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丝绢案》的表达或许可以再直白点。
参考文献
1. 历史剧,也可以“往短了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433649773643784&wfr=spider&for=pc
2. 文艺评论丨非虚构历史作品影视剧改编的困境与尺度
https://whb-oss.oss-cn-shanghai.aliyuncs.com/zhuzhan/xinwen/20230222/508699.html
3.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收官 马伯庸:原著并非小说,是纪实文学丨封面会客厅
https://mp.weixin.qq.com/s/eYvxUR4TSTrzG1Yy3BBYOg
4. 《显微镜下的大明》:又实又爽的新派历史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014274734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