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深圳速度”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想象!
近日,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7.60亿元,同比增长6.3%,几乎是2022年增速3.3%的近两倍!
作为一个从来都没有机会慢下来的城市,深圳始终在诠释烙印在骨子里的“排头兵精神”,靠改革、开放、创新频频冲上热搜。
也正因此,深圳才能够持续显现韧性和迸发活力,再现“深圳速度”,推动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GDP增量达到1280.7亿元,排名全国第二。
具体到每一个区,都呈现出你追我赶、提速竞跑、争先进位的“硬核”比拼态势,各区GDP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共同交出经济运行半年考亮眼答卷。
上半年由坪山区和宝安区领衔,率先跑出“深圳速度”,分别以22.3%和10.5%的增速领跑全市,远高于全国(5.5%)、全省(5.0%)、全市(6.3%)的水平,也是已公布半年报的区域中,唯二增速达到两位数的区域,表现十分抢眼。
那么,“深圳速度”靠的是什么?其实,深圳自身已给出了答案。
01
双翼齐飞
制造业跑出深圳新速度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创新”享誉全球的深圳,实际上是一个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的城市。
今年1月,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连续4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首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这也是深圳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双料冠军”城市。
更别说,工业的贡献率还在深圳各行业中排名第一。2022年,深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1%,实现多年来首次回升,且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支柱作用显著。
今年以来这一趋势还在延续,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较1-5月提升1.4个百分点。
有了制造业这根“顶梁柱”,才能够撑起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家”。
就在7月24日召开的最高层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如今,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逐渐成为深圳的又一金字招牌。半年报显示,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70.2%、32.6%。
与此同时,工信部近日公示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深圳有310家企业上榜,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加上现有的442家,“小巨人”总数达到752家,位居全国第二,实现进位赶超的同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巧合的是,上半年增速第一的坪山区和一季度增速第一的深汕特别合作区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代表。
坪山区堪称新能源汽车拥趸的“朝圣地”,因为比亚迪的全球总部——“六角大楼”就坐落于此。于2022年入榜世界500强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在紧抓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将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1+3+1”产业体系,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
从各区半年报中,不难发现,高增速均出现在制造业强区。“后起之秀”光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8.17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全市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在内部竞争如此激烈之下,宝安区、坪山区增速还达到了两位数,已在落实“制造业当家”方面先行一步。从地图上看,宝安区、坪山区一左一右,正如同深圳这座鹏城的“两翼”,二者正以大鹏展翅之势,推动深圳制造业两翼齐飞。
02
各凭本事
“5000亿俱乐部”探花之争花落谁家?
“深圳速度”当然不止于制造业。
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消费、投资、外贸 “三驾马车”同样集体飘红,如消费方面,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0.02亿元,同比增长11.5%;又如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47.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4.2%;再如外贸方面,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763.68亿元,同比增长3.7%。
可见,“深圳速度”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为深圳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这也将有力推动新“5000亿俱乐部”的诞生。
据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7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的GDP突破5000亿元。其中深圳南山区、福田区位列其中。
从名单中可以看到,进入“5000亿俱乐部”,就等于进入了国内县区的“第一梯队”。要知道,2022年全国约有57个城市GDP跨过了5000亿门槛,GDP在5000亿左右的就有南宁、镇江、贵阳等城市,成为“5000亿俱乐部”意味着能与一座地级市媲美。
目前,南山区硬实力是深圳实打实的第一,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之首,2022年GDP就已突破8000亿,实现五年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
福田区则不愧是“老大哥”,底蕴深厚。但相比之下,福田主要优势在第三产业,上半年福田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08.41亿元,同比增长3.9%。
从2022年报来看,深圳还有宝安区、龙岗区摸到了“5000亿俱乐部”的门槛。
龙岗区是深圳老牌工业大区,在2022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2)上,龙岗区再次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连续五年蝉联第一!2023年上半年,龙岗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一季度提升3.3个百分点,增速扭负为正。
宝安区则是“后来者居上”,于今年一季度到上半年,GDP均超越龙岗区,正式成为全市TOP3!
更为难得的是,宝安区不仅在前值基数超2000亿的情况下实现两位数增速,“含金量”十足,还创下了规上工业和规下工业增加值总量的“双料冠军”,表现十分抢眼,为其成为“5000亿俱乐部”献上“神助攻”。
和龙岗区对比,宝安区距离“关口”更近,且奔跑的速度也更快。若是按照上半年增速推测,摘得深圳“5000亿俱乐部”探花已是手到擒来。
宝安区统计局数据显示,宝安区分别于2016年、2021年实现千亿级台阶跨越。若2023年顺利突破5000亿GDP,宝安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用时将缩短至2年。
这“开挂式”发展的背后,不外乎这三大因素:
1、制造业当好家,科技创新在加速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7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山区、宝安区是“小巨人”两大巨头,合占全市的六成数量,其中宝安区拥有208家,位居全市第二。对比之下,南京“小巨人”企业达到213家,这意味着一个宝安区就堪比一个新一线城市,产业实力可见一斑。
宝安区也是“国高企业”第一区,国高企业达到7061家,连续六年全国区县级第一。
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7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达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一年新增5家,均为全市第一。
2、区域利好叠加,湾区枢纽在发力
近年来,宝安区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多个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宝安区被层层“圈中”,区域优势不断扩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宝安区是天然的“湾区核心”;
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宝安区是西部桥头堡、工业基本盘;
“扩区”后的前海,有三分之二在宝安区,宝安区首次成为国家战略主阵地;
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宝安区坐拥珠江口东岸50公里黄金海岸线的地利。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联通世界的“六位一体”交通枢纽的强有力支撑。
特别是在6月11日,世界级跨海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待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后,作为深圳端出口、入深“第一站”,宝安区将实现1小时交通圈覆盖大湾区所有城市。同时这也意味着,宝安区将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的超级湾区枢纽,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3、世界级增长点,空间格局在优化
今年初,“世界级临空经济带”概念首次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机场所在地的宝安区,早在去年8月就有重大空间发展战略,规划155.6平方公里世界级临空经济带。今年1月召开的宝安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更是把“加快推动临空经济带整体规划落地”作为重要任务,为深圳打造“世界级临空经济带”提供最大的“支撑极”。
2022年,宝安区全年实际整备土地496公顷,创全市各区之最、宝安区历年之最。除此之外,宝安区也是深圳“工业上楼”大户,据深圳官方数据,目前全市共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宝安区就拥有10个。
03
在工业基本盘上“开枝散叶”
宝安解锁“制造业当家”最佳代言?
自今年以来,宝安区正不断释放出澎湃动力,撬动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发展动能!
1、抢占万亿级新赛道,现实版“天空之城”来了
作为深圳的“空中门户”、航空航天产业聚集地,宝安区覆盖了无人机、飞行器制造、航空电子、卫星导航、飞行器材料和小型测试场地等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如丰翼科技、大疆百旺、凌悦航空、科卫泰等,在布局空天技术产业、低空经济等“全空域”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强悍优势。
今年以来,多个重要“全空域”产业项目、应用新场景,已经在宝安区落地:
3月,深圳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在宝安区首飞成功;
6月,低空经济领域的科技企业之一、电动航空全球领军企业Lilium,计划在宝安区建设亚洲区域总部;
7月,宝安区先后举行低空经济投资推介会,启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技术产业总部基地——星通大厦……
我们可以尽情畅想,未来宝安区的天空,每天会有成千上万的飞机和无人机飞行盘旋,或是送外卖,或是有人乘坐载人无人机飞跃伶仃洋……现实版的“天空之城”将于此上演。
2、聚焦“蓝色经济”,成就下一个卑尔根
宝安区雄踞50公里海岸线,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极。
近年来,宝安区在这片“蓝色经济”增长中越走越快,从探索大铲湾片区填海,到围绕滨海旅游业、海洋产业集群等发展方向布局海洋新城、华发冰雪世界、海上田园乐园等重点片区,发展思路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非常相似,后者凭借航运以及海洋技术研究等领域的雄厚实力,被称为“世界海洋之都”。
去年11月,宝安区海洋产业示范园已经揭牌,聚焦于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大数据平台、海洋新能源等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形成可以“抄作业”的范本。
今年以来,随着会展业重启、临空经济恢复动能,宝安区还积极对接海洋高端展会,落实助力海洋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
3、软件业乘风起势,2大园区为工业转型“牵鼻子”
在打造“17+2”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上,宝安区还布局了以腾讯企鹅岛为核心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大铲湾片区,以及汇聚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等智能产业资源的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其发展势不可挡,究其原因有两个:
1)宝安区的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对数字化转型具有迫切的需求,为工业软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契机。
2)宝安区还聚集了大量的软件和互联网业人才,尤其是深圳互联网龙头企业40%的软件开发人员都居住在宝安区。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宝安区在发展“17+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种得了种子、开得了花朵”。
4、双核驱动,世界级商圈呼之欲出
根据《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深圳将建设的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中,宝安区手握“大空港”、“前海·宝中”两大世界级商圈,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初,深圳市首批国际化街区评定验收结果出炉,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上榜,会展新城还斩获国际化示范街区和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两项荣誉称号,这为宝安区世界级商圈的建设做好了铺垫。
5、国家级空港枢纽助力,加快“链”入全球市场
随着深圳机场卫星厅全新启用和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全面铺开,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正加速建设,以深圳机场为中心,“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跃然纸上,中国邮政深圳机场邮件处理中心的货物快速流转,国内外各航空公司多条客货运新航线开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流通,片区高端要素在这里集聚,一座现代化的特色航空城雏形初显,让人对空港片区发展充满期待。
根据深圳“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到2025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人次,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210万吨。
6、九围国际总部区大有可为,面向世界的“总部院子”
6月28日,深圳、中山两市首次面向全球联合招商,举办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
作为深圳建设‘世界级临空经济带’中条件最为成熟、山水资源禀赋最为独特的临空总部发展极,九围国际总部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总部功能集聚区,将以开放共享、包容多元、山水相融、智慧绿色的理念,建设一处与山水相融的‘总部院子’。
乘势而上,御风前行,这一系列动作将为宝安区冲刺“下半场”提供坚实基础。可以预见,成为“5000亿俱乐部”既是宝安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是宝安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一步。
今后,位于“湾区核心”的宝安区,将紧握历史之机、时代之运、湾区之势,让点滴星火汇聚成炬,形成勇毅前行的底气和动力,成为深圳“制造业当家”的最佳代言!
LIN
比亚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