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被斩首后,当朝太后怒斥皇帝:昏君,你没资格动他

文诩历史 2024-04-17 16:36:37

公元1457年2月,曾挽救大明于危难之间的于谦生命进入倒计时,即将在不久之后被斩首。据说,在其被斩首的那天,风云变换,老天都在感慨这样的一个忠臣竟然会有如此结局。

当朝太后听闻于谦被斩首的消息,第一反应是不敢置信,后来更是当面质问皇帝:“昏君!你怎么能杀于谦?天下人谁都可以动他,只有你没资格!”后来,她也因此自责到绝食。

为何当时的皇帝如此仇视这个大明功臣?

于谦,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和景泰五朝,是名副其实的老臣,同时更是大明的功臣。因为在土木堡之变后,原本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更是当了叫门天子,差点让大明灭亡。正是于谦站出来,在孙太后的支持下,稳定朝廷,主持北京保卫战,并扶持朱祁钰为新的大明皇帝。在万众一心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于谦自然就是最大的功臣。

景泰八年,因为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当时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而在其重新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于谦展开清算。他当然清楚于谦是大明的功臣,但是正是因为这份功绩太过耀眼,让朱祁镇无法直视。更重要的是,于谦竟然扶持朱祁钰为新的皇帝,让自己遭受数年之苦。这份折磨让朱祁镇牢记在心。

此外,明英宗要杀于谦的决心十分坚定,因为他明白如果于谦在世,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就是一个笑话。

为了能名正言顺处死于谦,朱祁镇不得不让人诬陷对方,以此将其捉拿下狱,并让锦衣卫前去抄家。

当锦衣卫来到于谦家中,也不免对这位大明功臣感到敬佩,他们当然也明白于谦是被冤枉的,但是作为大明皇帝最锋利的刀,他们只能无条件听从指挥。在抄家的过程中,锦衣卫们发现于谦家中没有余财,最值钱的也就是前些年明代宗赏赐的一套蟒袍,为此,一向冷血的锦衣卫也是纷纷落泪。

2月16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的处刑台上,从小接受孔孟之道的他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同时也很清楚明英宗为何容不下自己,因此他慨然赴死,正如他的《石灰吟》所写的那样“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事后,负责行刑的刽子手也是自杀谢罪。

在数年后的成华年间,明宪宗为于谦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为于谦谥号肃愍,这才真正为于谦正名。

于谦的死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悲剧,更是大明王朝的巨大损失。如果真有国运一说,明英宗处死于谦绝对让大明丧失了几十年国运。

16 阅读:5096

评论列表

王搏壮

王搏壮

5
2024-04-26 14:07

ai编的吧,一代妖后干不出来这种事。

雪线轻骑兵 回复 07-07 11:53
不是ai编的,是大明皇妃/大明风华这种三观不正的东西看太多了。

雪线轻骑兵

雪线轻骑兵

3
2024-07-07 10:28

大明风华看多了[得瑟]一个女频歪歪文,把节奏都带到比邻星去了。马,徐,张,胡都是贤后。直到文中提到的太后[汗]大明风华整个把张后,胡后做的事儿往孙妖婆身上套,三观不正的垃圾小说,垃圾电视剧!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2
2024-04-26 18:30

废话,又不是立即枪毙,朝廷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太后不知道?过家家呢,只能说事后后悔了。

冬草夏虫不语冰 回复 05-05 16:03
明朝太后干政很少,除非皇帝太小未成年。这英宗少年即位,李太后就先打了预防针,让他一切听三杨的,还要当场处死王振。毕竟青春期会逆反,皇帝也如此!据说英宗平时最佩服岳飞,正如此他才领兵去了木土堡,他杀于阁老前也说了于是当世岳飞,只能说ZZ无情无义。善不为官,慈不掌兵。他终于成熟了,忠臣却付出了掉头颅的代价

shcgw

shcgw

2
2024-08-27 18:59

没有这个孙太后怎么会有那个昏君,蟋蟀皇帝最大错误就是认识了这个女人。

鸽子

鸽子

1
2024-08-28 15:42

于谦这么大权力,还会被别人搞复辟,他会不知道后果吗,落个身首异处,真是搞笑

文诩历史

文诩历史

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