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鼻祖—尹昌衡

千年史诗 2024-08-01 23:37:30

1911年11月27日,面对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四川总督赵尔丰面临被清廷逮捕回京或在成都被乱军干掉的双重危险,只好拱手让出政权,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当地绅士、立宪党人蒲殿俊任都督。然而好景不长,12月8日四川军政府成立后的第11天, 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成都兵变”,原清政府驻守成都的巡防军,趁着军政府正都督蒲殿俊、 副都督朱庆澜在成都东较场点兵视察之际,发动兵变,蒲殿俊、朱庆澜等人惊惶失措狼狈而逃, 乱兵趁机在成都大肆烧杀抢掠,整个成都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就在此时一个27岁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拯救四川于水火之中,这个人就是尹昌衡。

尹昌衡

尹昌衡1884年7月11日生于中国四川省彭县(今彭州)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自幼从其父诵读儒书,9岁时迁居成都就学于锦江书院。18岁考入四川武备学堂,想走一条讲武救国的道路。

尹昌衡1904年由四川武备学堂选送赴日本留学,初进振武学校,1907年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与李烈钧、李根源、唐继尧、刘存厚过从甚密,并结拜为兄弟。

1909年尹昌衡由日本回国,去广西任陆军小学堂监督,后回到成都担任军事编译局总办,后又改任为督练处会办。尹昌衡与川籍军官周骏、彭光烈、杨肇锡等结成川籍军人集团,借机向外籍军官寻衅,尹昌衡渐渐成了这个集团的领袖,在他周围集结着一大批川籍军官乃至士兵。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时任川督赵尔丰对保路运动实行血腥镇压,激起四川人民更强烈的反抗,各地同志军纷纷起义,尹昌衡等人对同志军“暗中送枪增弹,百般支持”,在同志军的打击下,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危在旦夕。

赵尔丰

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5日同盟会员夏之时率所部新军在龙泉驿起义,并进军重庆,11月22日重庆光复,赵尔丰被迫于11月27日宣布四川独立,把大权交给了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十七镇统制朱庆澜等人,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尹昌衡任军政府军政部长职务。

尹昌衡

12月8日赵尔丰指使部分官兵闹事,制造成都兵变,城内一片混乱,军政府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庆澜相继逃遁。尹昌衡在乱枪声中,由东较场驰马去凤凰山邀周骏驻军处借得兵三百人,急率部队连夜入城,平定了叛乱,遂被成都军政各界会议推为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

尹昌衡

原川督赵尔丰交出四川政权后,仍率部驻在成都并暗中进行复辟活动,威胁着四川军政府,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皇城内召开公审大会,将其斩首示众。

1912年初,尹昌衡在彭光烈等劝说下参加同盟会,并被推举为同盟会成都支部名义负责人。4月29日统一的四川军政府成立,尹昌衡任都督,张培爵副之。

尹昌衡

尹昌衡夫妇

1912年6月西藏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在英帝国主义唆使下叛乱,发兵东掠,占领巴塘、里塘,直逼打箭炉(今康定),川西震动。

面对西藏上层集团勾结英国,妄图分裂国家的阴谋,尹昌衡屡电北京政府,指出“藏亡则边地不守,边失则全国皆亡”,愿率精兵一镇亲往西征,获准。

1912年 7月10日尹昌衡率西征军主力2500人,自成都出发,29日抵达打箭炉。8月西征军在收复雅江后兵分两路,一路所向披靡,川边全境,指日肃清。

尹昌衡原拟直抵拉萨,因英人干涉,袁世凯怕引起外交争端,遂改征讨为安抚,尹昌衡受命为川督兼川边镇抚使,袁世凯授尹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后复委以川边经略使。

尹昌衡西征

西征期间,尹昌衡严令部队尊重藏族群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扰民,得到藏族群众的支持。现在的太昭古城就是以尹昌衡的“号”命名。

西藏

1913年11月袁世凯以议决边务为名,将尹昌衡由川边调至北京,诱以高官厚禄,以图为己所用,尹昌衡拒绝了袁世凯拉拢,曾与章太炎一起痛骂袁世凯。致使袁世凯勃然大怒,遂捏称其“亏空公款”,逮捕下狱,并处以九年徒刑。

袁世凯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尹昌衡被特赦出狱,其后黎元洪又明令恢复尹昌衡的陆军中将及陆军上将衔。

尹昌衡恢复自由后仍留住北京,1917年8月冯国璋继黎元洪任总统,李纯继任江苏督军,尹昌衡被聘为顾问,不久去南京居住,1920年春去上海,是时,孙中山正留居上海,尹昌衡遂往谒,表示愿在其领导下为革命奔走效劳。

尹昌衡回蓉后,意绪消沉,常以诗酒、参禅自遣。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时期,1924年7月11日发表尹昌衡为盛威将军,但仅为空名衔而已。

尹昌衡

抗日战争期间,尹昌衡以社会贤达身份,发表演说,勉励青年抗日救国。

尹昌衡晚年双目失明,更少问世事。

1949年四川解放,尹昌衡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3年尹昌衡病故于重庆,享年69岁。

尹昌衡雕像

1 阅读:395

千年史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