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后的新儒学对封禅进行否定故宋真宗成为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

史海撷英 2024-09-16 18:09:15

一直以来,封禅泰山都被视为中国古典礼仪里最高等级的祭礼,封建时代,真正封禅泰山只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携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

这里面除了宋真宗,其他五位皇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属于历代帝王里靠前的一档,因而封禅泰山被视为一种非贤君圣主不可封禅的神话。

然而自宋朝之后,再无泰山封禅的举动。有人认为,这是因功绩太浅的宋真宗封禅而被后世帝王视为耻辱,造就了自宋真宗之后,无人封禅泰山的尴尬局面,甚至借此讽刺宋真宗。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封禅到底怎么来的?难道真的是为了彰显功绩吗?

事实上历朝历代对于封禅的理解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封禅本身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只是因为知名的帝王封禅泰山后,才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如果剖析这六代帝王封禅泰山的目的和含义后,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古代所有的泰山封禅,全都是规格最高的装神弄鬼。

齐桓公:最早想要泰山封禅的人

史书上最早想要泰山封禅的人是齐桓公。

自齐国称霸后,齐桓公沾沾自喜,他听闻君王功成名就后需要向上天封禅以告太平,就和管仲说自己要封禅泰山。

然而管仲却认为齐桓公何德何能,居然要封禅?传说中封禅泰山的君王都是尧、舜、禹、汤这样的君王,换句话说,在管仲眼里,齐桓公不够格。

然而齐桓公自认为功业足够封禅,为什么不可?这时候管仲说:“古之封禅,鄗上之粟,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籍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其实就是一个词:祥瑞。

可见一开始,封禅都是属于神话范畴,毕竟别说嘉谷了,那些麒麟和凤凰都是神话里的奇珍异兽,而且都需要不召自来。

谁能使唤这些祥瑞呢?只能是上天了,这么一来,封禅泰山的依据可不是人的功业,而是得到上天的认可。换句话,泰山封禅是被动的,而不是依据主动的功业,即君王得到上天认可后,境内嘉谷生、凤凰来,然后去泰山封禅。

然而如何得到上天的认可呢?这玩意太抽象了,谁也不知道,谁也没见过,最终引起司马迁讽刺秦始皇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封禅:司马迁认为其无德,屡遭讽刺

齐桓公之后,真正得以封禅泰山的是一统六国的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绩自不必说,其功绩让封禅泰山蒙上了一层非大功业不可封禅的色彩。

但在当时,秦始皇封禅是被群嘲的。

当时秦始皇封禅也没有太多的想法,纯粹和齐桓公一样,听说有泰山封禅这回事,认为自己功绩足够有资格封禅,加上需要巡游东方,安抚六国遗民的需要,因而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冬巡的时候,准备封禅。“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只是秦始皇封禅的时候没考虑到天气,在半山腰居然遇到了大雨,不得不在上半路上躲雨。

在儒生眼里,封禅是需要得到上天的认可的,显然秦始皇半路遭雨是上天不认可他的功绩,因而这帮儒生大肆嘲讽,然后就被司马迁在《史记》里嘲讽了一番:“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始皇封禅之后十二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讹曰:‘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

可见秦始皇第一次封禅泰山,不仅未能得到圆满的结局,还得到儒生和司马迁的嘲讽,加上封禅后十余年秦朝灭亡,此时的封禅泰山和后世人的想法,完全是两码事。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封禅,这纯粹又是另一个含义了。

汉武帝泰山封禅:纯粹只是想成仙

自秦始皇之后,第二个泰山封禅是汉武帝,而汉武帝想要泰山封禅,可不是因为彰显大汉功绩,而是为了成仙罢了。

汉武帝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想要长生不老。因而汉武帝一朝,各种方士骗子无数,至于哄骗汉武帝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最终引到了泰山封禅上面。“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为少君神,数百岁人也。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刘彘

对于这个“理论”,汉武帝深信不疑,并且通过修改年号“元鼎”来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可惜宝鼎一直没有找到,不死药也一直未能炼好,气得汉武帝都换了两岔方士。

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阳挖出一口鼎,当地官员声称这是上天赐予汉武帝的,汉武帝那个高兴啊。“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说,乃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公何人也?’卿曰:‘申公,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曰“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鵕耳。’乃拜卿为郎,东使候神于太室。”

这番话,直接挠到汉武帝痒处,当即决定,封禅泰山。在这种大气氛下,就连司马相如在临终时都留下一封《封禅书》。

得知汉武帝要封禅泰山,很多人都在拍马屁: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可见当时对封禅的认知。

元鼎六年(前100年)四月,汉武帝封禅泰山,随后改元“元封”。

只是封禅后,并没有给汉武帝带来祥瑞,反而陷入父子猜忌的悲剧。

汉光武帝封禅:泰山封禅求好运

由于汉武帝将泰山封禅玩成了求仙的闹剧,汉武帝之后的几个帝王都对封禅泰山没啥兴趣,直到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

建武三十年(54年),大臣张纯上奏汉光武帝封禅泰山,且认为封禅泰山的目的“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

鉴于老祖宗汉武帝将封禅泰山和修仙挂钩,将泰山封禅的意义搞得民间怨声载道,汉光武帝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

然而某天汉光武帝感觉自己年事已高了,加上在《河昌会符图》记载“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之句,认为泰山封禅会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也来了一次泰山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56年)二月,汉光武帝也封禅泰山。

然而封禅泰山两年后,汉光武帝就驾崩了。

汉光武帝之后,反封禅言论兴盛了一段时间

自汉光武帝封禅泰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帝王去封禅泰山了,倒是梁武帝想要碰碰运气,却遭到了大臣许懋的劝谏:“封于泰山,考绩燔燎;禅于梁父,刻石纪号。此纬书之曲说。七十二君,燧人之前,世质民淳,安得泥金检玉?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妄亦甚矣!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不应封禅。秦始皇尝封泰山,孙皓尝封国山,皆由主好名于上,而臣阿旨于下,非盛德之事,不可为法也。”对于这番劝谏,梁武帝痛快地接受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对于封禅是国之典礼还是闹剧,其实颇有争论,且很多人认为,封禅泰山,完全没必要。

而梁武帝之后,隋文帝也反对封禅。

说实话,论再造华夏,隋文帝封禅泰山其实并不为过,然而当时人对封禅都是持反对态度,尽管有很多人上奏隋文帝封禅泰山,但隋文帝认为,完全没必要,且表示“今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算是彻底堵死了隋朝封禅泰山之路。

唐朝封禅盛行,纯属儒生推动

唐朝时期,道教和佛教都相当兴盛,反而传统的儒门势力得到了衰微。

为了兴盛儒门,一帮儒生开始推动泰山封禅,打算将封禅泰山与彰显帝王功业结合,满足帝王对自己文治武功的认可。

因而唐朝第一位想要封禅的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本人对封禅相当热衷,尽管魏征劝谏,但唐太宗依旧跃跃欲试,趁着贞观六年(632年)灭了东突厥后,唐太宗暗示群臣并请封禅。

李世民‍

或许脸上不好意思,唐太宗表示,自己就搞个小的封禅而已,不学秦始皇他们搞那么大:“朕每见众议,以封禅为盛事,频奏劝朕行之。如朕木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桀纣?昔秦始皇为暴虐之主,汉文为有德之君,以此而言,无假封禅。且《礼》云‘扫地而祭’,以表至诚,何必远登高山,封三尺土也?”然而,还是被魏征劝阻了,当然,唐太宗不死心,贞观十一年(637年)再度商议封禅,然后又被魏征劝阻。

贞观十五年(641年),肃州有人上奏,说遍地都是灵芝,如此祥瑞,暗示君王要封禅,而这一年,魏征身体也不大好了,没法劝阻唐太宗,有祥瑞还没人劝阻,这下子没人阻碍了。唐太宗决定于次年正式封禅,然而贞观十六年(642年),就在唐太宗抵达洛阳的时候,天上出现彗星,群臣认为不吉,这次封禅不了了之。

这件事之后,唐太宗还是不忘封禅之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再度提议封禅,结果刚刚定下,却又被迫取消。至于理由嘛,自然是因为薛延陀新附、河北爆发水灾以及翻修宫殿等等,捉襟见肘。

说实话,论唐太宗功绩,封禅并无什么问题。但在当时,封禅的名声可不是太好听,加上唐太宗晚年也爱吃术士炼的丹药,唐太宗前后几次想要封禅,且在晚年极力推行,大概率唐太宗也是学汉武帝封禅求长生罢了。

而唐太宗之后,真正封禅泰山的是唐高宗和唐玄宗两位,而这两位封禅也挺有意思。一是封禅不仅仅局限于泰山,而是五岳都要封,二是继续摆脱封禅等同于修仙的恶名。比如唐高宗封禅,就在封禅诏书里表示:“且往代封岳,虽云显号,或因时省俗,意在寻仙;或以情觊名,事深为己。”至于唐玄宗,则表示,自己封禅泰山纯粹是为了为苍生祈福,可不是为了个人:“方士虚诞,儒书龌龊,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篆,德未合天,或承之辱。”

李隆基

然而,唐玄宗晚年在封禅泰山后,又想封禅华山,毕竟华山在古代也是仙山,属于道教核心区,加上唐玄宗晚年也迷恋玄道,封禅华山的目的不言而喻。

宋真宗封禅泰山: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

宋真宗的泰山封禅算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真正的封禅了。

而宋真宗的泰山封禅之前,各种天书运动、各种祥瑞之类的,彻底让封禅沦为装神弄鬼,当然宋真宗本意还是为了神化赵宋皇室,维系统治罢了,并非什么彰显功绩。

后世经常说宋真宗何德何能,居然和秦皇汉武一起封禅?也因此宋真宗之后,后代帝王引以为耻,至此,再无封禅。这话其实并不对,并不是因为宋真宗能力堪忧,导致后世以封禅泰山为耻,而是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儒学。

传统儒学什么时候兴起的?是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带领下,儒学兴盛。

传统儒学里,包含了五德终始、谶纬以及封禅在内的一大批旧事物。讲究天人感应和政治神话,比如君王圣明就风调雨顺,比如君王无道就会天灾人祸。

北宋形势图

这话听起来没问题,但宋朝是经过几十年草头天子称王的时代,大家已经不信任所谓的五德终始和谶纬之语了。尤其是北宋的建立,本质上就是夺权,没法用天命来解释,更何况北边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大辽,大辽灭了后晋、后晋法统来自后唐、后唐来自后梁、后梁来自大唐。

相比之下,辽的天命似乎还高于北宋,更要命的是,视为正统的传国玉玺也没了,疑似在辽国,这谁受得了?

所以大宋为了证明合法性,必然不能照搬以前的儒学的那套,加上魏晋以来,佛道兴盛,儒学地位堪忧,大宋的儒生们必须寻找新的理论来维持,双方一拍即合,新儒学兴起。

所谓的新儒学,就是摒弃汉唐以来的经学跟纬学,什么五德始终、德运继承,都不要了。而大宋能结束五代乱世,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大宋就是正统。

既然从这个方面论证大宋正统,那么旧儒学里的传国玉玺、封禅泰山这些东西已经不太重要了,不仅如此,反而大力批判,尤其是封禅。

自北宋后,开始大力批判封禅,甚至南宋叶适认为封禅是淫祀(南宋想封禅也封禅不了),彻底将封禅贬低得一无是处。而这个理论又被后世的元明所接受,受到这个影响,封禅名声算是彻底坏了。

朱重八

朱元璋称帝后,彻底去除了之前帝王对泰山山神加封的封号,并且重新制定了泰山祭祀的典礼,将泰山的祭礼正常化了,至于泰山封禅,则彻底没了踪影。

倒是在朱棣时期,大概有人想用封禅证明朱棣的正统,但朱棣表示:“且圣经未尝言封禅,唐太宗亦不为封禅。魏征每以尧舜之事望太宗,尔欲处朕于太宗之下?”而后又表示“封禅非古也。帝王之有闻于后者,在其德不在封禅。”

可以说朱棣彻底否定了封禅传承性和神圣性。

所以说,宋真宗之后的帝王不是嫌弃和宋真宗并列,纯粹是嫌弃封禅神圣性和传承性太烂,完全是一个负收益的行为。要是封禅泰山能带来统治上的便利,哪怕名声再烂,大家也会乐此不疲。

0 阅读:1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