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苑幽香》她被称为“金笔汤

山房路文化 2024-04-13 09:19:08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有位来自上海的女性,向总理汇报了企业公私合营情况。总理听了汇报后说:很好,但是你不能光是自己厂合营就算了,应该带动同业争取全行业公私合营。会后她力促制笔行业联名给中央写申请书,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不久后就成立了行业合营后的上海制笔工业公司,她出任任私方副经理。1955年底,主席接见工商业者时,鼓励她说:“金笔汤”,你要做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经理啊!

汤蒂因,1916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的市民家庭,小学毕业后,只能在家学做针线活和家务。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则广告,益新教育用品社招收女店员,在200名报名者中她脱颖而出被录用,分配到金笔柜台,这一年她14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分配,竟然使她与金笔终身结缘,并开创了她一生的辉煌事业。她在金立柜台崭露头角,金笔的销量明显增加,营业额节节攀升,年末时她的工钱由16元涨到了20元。不久,她又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干,于1931年1月当上了门市部主任,随即又被提升为权力更大的进货部主任。

除了在金笔柜台服务,她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熟悉门市部上千种文具的性能和价格,还深入到机关学校、团体、铁路等大用户推销产品,送货上门服务到家,在橱窗拉起了彩色灯泡,把橱窗里展示的商品映照得鲜亮诱人,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赏,扩大了影响。

当时垄断金笔市场的是美国的康克金、华脱门、派克等老牌金笔,日本金笔虽然质量不如美国货,但价格便宜,而国产金笔却只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品牌更是少的可怜,无非是关勒铭、金星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品种,质量也无法与美日产品相比。17岁的汤蒂因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自己办公司,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汤蒂因的现代物品社职工从六人增加到14人,铺面也迁到了繁华的福建中路。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生意陷入困境,1938年6月她带着两名店员辗转来到昆明,开了一家上海现代物品社昆明分社。与他相交多年情深意长的好友和恋人毕子桂因患盲肠炎住院手术,日机轰炸停电而死于非命,从此她终身未婚。1944年元旦,汤蒂因在上海二次创业,现代物品教育社成立开张。经过观察她发现当时有文化和身份的人都愿在胸前别一只金笔,对商机的敏感使他决定自己生产金笔,她将产品命名为绿宝。

笔者藏品 ~1948.1.13政府商标局给汤蒂因的公函

深谙经营之道的汤蒂因知道,商品畅销手在扩大影响,使其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她利用报纸、路牌,霓虹灯等广告手段大造声势,绿宝金笔打开了销路,除了市面出售还兼办外地邮购。她想找上海最红的越剧皇后袁雪芬做广告,可是袁雪芬不尚虚荣,长期吃素,从不做广告,拒绝了汤蒂因委托人的请求。汤蒂因毫不气馁,亲自去找袁雪芬,当得知汤蒂因出身寒苦,没有任何后台,完全凭借自己的胆魄毅力和智慧,冲破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在上海独闯天下后,袁雪芬被感动了,不仅免费为绿宝金笔做广告,而且留下了一段两人惺惺相惜,互相帮助的动人佳话。她坚持每天站两小时柜台,其他时间则在工厂里和工人们一起一身油污,一身汗,遇到问题马上解决。经营中她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手下的骨干有权有职独当一面,薪酬待遇当然也不低,她经常说有钱大家用,其二是严把质量关,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层层把关,视质量如生命。在同美国派克和国产名牌金笔的竞争中,绿宝金笔越战越勇跃升为国内名牌,人们称她为上海金笔女王。

1949年她选择了留在上海。1954年绿宝金笔厂公私合营,1955年与华孚金笔厂合并,被任命为私方经理。1958年,汤蒂因带领华孚金笔厂(后改为英雄金笔厂)生产的英雄金笔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第一,9项指标可与美国派克金笔比肩。1980年英雄金笔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110倍。

新中国汤蒂因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心教育事业,创办了上海工商专业学校,上海工商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主持创建了上海工商学院,为工厂和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1980年,汤蒂因所著自传体《金笔缘》一书面世,后又出版英文版,参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举办的国际书展。

珠海市民胥先生

0 阅读:0

山房路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