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不懂村里的老人们,为啥能在门口一坐坐一天,看看人群、看看天地、看看飞鸟,现在感到扎心了,但凡我要是能无欲无求,并且有这样的时间坐着一整天,我也愿意啊。
冬天的时候,坐在门口,晒着暖暖的太阳,可真太美了。
1.晒太阳
每到寒风萧瑟的季节,又恰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的朋友圈总有巍迷喜欢发一句歌词——许巍《喜悦》:愿此时的暖阳,也在静静照耀你。
每次看到这句话,心里油然而生一些柔软。
“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适合我们这些上班族,也不是完全贴切,确切地说,我们成年后,对故乡的记忆,更多是过年那半个月里,在春运潮里来了去,去了回,匆匆忙忙,除了必要的串亲戚,很多时候哪儿也不去,院子门也懒得出。
早上吃完饭,磨磨唧唧,晃晃悠悠,一会太阳悄悄爬到了高处,洒下一地光亮和温暖。
接下来,找个小板凳,或者弄个厚厚的沙发垫,往房屋的走廊下一放,人一歪,东扭扭,西歪歪,找好最舒服的姿势,一边看手机,一边磕点瓜子,别提多么惬意、散漫、自在了,我喜欢那样放空的时刻。
太阳暖暖地照耀在身上,不刺眼、不毒辣,温温柔柔、轻轻漫漫。
湛蓝的天空下,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挺立,看不见身影的鸟儿,一声又一声呼唤着,还是前年的那只鸟吗?谁知道呢。
2.滑冰
城市有城市的乐趣,农村有农村的好。
城市的孩子在人造冰场上畅意玩耍,农村的孩子在冬日结冰的冰面上小心翼翼。
我上小学时必经之路有一个大坑,夏季时坑里总是积满雨水,到了冬季,雨水少了,在零下十度的农村河沟子结成了冰河,于是我们上学路上又多了一项必做之事——滑冰。
沿着大坑边缘,一寸一寸往前走,可以说是“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大胆的孩子先走,后面跟着一群小哈喽。一旦发现河面坚固如铁,那可就完全放开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在冰面上滑来滑去,别提多开心了。
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本来冰面上站一两个人没事,但是耐不住人多,冰面突然炸裂开来,躲闪不及的孩子,触不及防地戳进河里一个脚丫,棉鞋湿了、棉裤湿了,哭着回家,迎来一顿妈妈特制的“竹笋炒肉”。
很多老乡应该有走读的经历吧?在雾气朦胧的清晨,随手捡一个小木棍,这敲敲那打打,一路优哉游哉,在河沟子的冰面上溜两圈儿,听着“卖豆腐嘞~”的吆喝声,走进学校,开始一天的晨读。
如今回头想,时光一去不复返。
3.烤粉条
要说回到没有暖气的农村,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必须是烤火。
无论是烧地锅做饭,还是找点柴禾,在院子里烤火,都是很有趣的事情。
我从监控看我家的院子,每到冷的瑟瑟发抖时,我妈又不用下地,她便找来柴禾或者玉米芯,在我们家院子里生起火来,一会婶子大娘奶奶们都来了,聚在一堆儿,家长里短,天南海北地聊着。
其实,比在城市有意思多了,我们这一成不变牛马的生活啊,每天奔赴在两点一线,吃饭、上班、睡觉、玩手机……
过年到家,就跟出了牢笼的小野兽一样,撒起欢来,一个个兴奋异常地生火烤火。
一边烤火,一边嗑瓜子,火里扔点红薯,或者在火的边缘烤苹果、香蕉、橘子。当然还不止于此,当火堆没有烟气和明火时,就剩下红彤彤一片,拿来妈妈炖菜用的细粉(粉条)烤。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你有多少年没有烤过粉条了?
粉条,在高温下,快速膨化,白花花一条,弯弯曲曲,咬下去,味道淡淡的发甜,焦、脆,吃的就是个雅兴不是。
小时候总守着火堆烤粉条,那时候零食种类太少,逮住啥吃啥,总能在贫苦的生活里发掘出无穷无尽的乐趣。
其实呢,我们还烤过大蒜,烤大蒜的味道……真的过于独特,听说还是个治病的偏方。
你小时候尝试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