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自己就是个武将,为什么要定下重文轻武的基调?

史上风云 2025-01-15 20:14:59

宋太祖赵匡胤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策,和他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

读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弊端,而每一个朝代和个人都在尽量填补前朝的不足,以史为鉴,尝试更好的统治方式。

比如,秦朝不懂得爱惜民力,大修大建浩大的批量工程,依靠强力控制百姓,最终官逼民反,秦朝二世而亡。

刘邦建立汉朝后,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中央失去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力,藩镇割据,最终唐朝灭亡后演化成五代十国。

地方割据和武将取代君主的案例在五代十国比比皆是,王朝统治者像走马观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后周建立者郭威和继任者柴荣都是武将出身,取代了后汉,赵匡胤身为柴荣手下的武将,见证了这一政权更替。

柴荣去世后,赵匡胤趁后周小皇帝年幼之际,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

眼见着一个个武将权力很大,眼见着一代代武将夺权,身为武将的赵匡胤,自己也亲自参加了武将夺权篡位。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想,如果自己将来去世了,手握兵权的手下大将,如果也来一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己夺取的江山不是又拱手让人了吗?

为了防止手下将领学自己黄袍加身,吸取前面教训,决定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削夺手下将领的权力,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避免中央将领和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失去控制,以求得宋朝的长治久安。

赵匡胤随后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手下大将的权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增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比如,将地方分路、州、县三级。路是地方最高行政单位,设有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分别负责财政、司法、仓储等事务,这些机构长官相互牵制,将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分化,避免了安史之乱以来,节度使独揽地方大权的现象。

在中央,同样采取将各部分职能分开,分为中书、枢密院、三司等,各部门之间的权力互相制约。

其中,中书负责政务,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中书省长官为同平章事,通常设好几位,他们之间相互牵制。

枢密院则负责掌管军事,枢密使为其长官。枢密使权力看似比较重,却要和宰相共同负责军国大事。

三司则分管财政,负责王朝的经济命脉,包括盐铁、度支、户部三个部门,三司使为最高长官。

军事上,还采取了兵将分离的政策,平时训练士兵的将军和战时带兵打仗的将军并不是一个人,而且军队要经常换将领,避免了兵员和将军的利益关系绑定。

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将地方军队里强悍有能力的人,抽调到中央禁军,以弱化地方军的实力,强化皇帝身边禁军的实力。

宋朝采取的一系列重文轻武政策,的确避免了地方军事官员拥兵自重的现象,也避免了中央禁军的军官拥兵自重的可能,宋朝的军队牢牢掌握在中央,最后又集中掌握于皇帝手中。

重文轻武政策是对唐朝安史之乱节度使拥兵自重,以及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夺权篡位的一种反思和漏洞填补。

万事过犹不及,过分的重文轻武,的确起到了防止内部将领取而代之的风险,但也造成对外战争中的一败再败。

万事有利也有弊,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以史为鉴没有错,但太过注重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改过了头,就是另外一种灾难了。

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政策,在历史上前所未有,是对唐朝末年以来重武轻文的一种纠正,只是纠偏了而已。

对此,大家认为呢?

0 阅读:3
史上风云

史上风云

有趣的历史,就要有趣的表达,简单明了,观点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