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中的日军哪些武器是大杀器不是飞机和坦克而是舰炮和重炮

啊狮说历史 2024-11-20 07:42:41

《淞沪会战中的日军哪些武器是大杀器 不是飞机和坦克而是舰炮和重炮》

世人皆知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却鲜有人知这场战役中真正的杀器并非日军引以为傲的飞机和坦克。1937年8月,上海的天空被硝烟笼罩,中日两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惨烈的较量。当时的《申报》这样记载:"敌机盘旋轰炸,坦克碾压推进,然更令将士们难以抵挡的,是那看不见的'雨'。"这场神秘的"雨"到底是什么?为何连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中国将士们都称其为"死神的镰刀"?又为何有幸存者回忆说:"宁愿面对俯冲轰炸的敌机,也不愿听到那声响彻云霄的呼啸声"?

一、日军的炮火优势

1937年8月13日清晨,江阴要塞的守军听到了一阵奇特的轰鸣声。驻守要塞的老兵张德胜回忆说:"那声音不像是飞机,也不像是汽车,倒像是闷雷在云层中滚动。"原来,这是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正在驶向长江口。

日军的联合舰队可不是一般的舰队。舰队的旗舰"出云号"重巡洋舰,装备着6门203毫米主炮,8门120毫米副炮。每门主炮重达十余吨,一发炮弹就有100多公斤重。据统计,仅"出云号"一艘军舰的火力,就相当于一个中国陆军炮兵团的总火力。

更令人吃惊的是,跟随"出云号"驶来的还有"矢矧号"、"那珂号"等37艘各型军舰。这些军舰共同组成了一道钢铁长城,其火炮总数达到惊人的198门。而在此之前,日本海军陆战队已经在上海部署了60门各型火炮。

当时在江阴要塞指挥部的李玉和将军看到这份情报后,连连摇头说道:"光是海军的火炮就有这么多,这仗可不好打啊!"可他万万没想到,这还只是个开始。

8月15日,日军陆军的重炮部队也开始登陆。第一批抵达的是第一重炮旅团,他们带来了让中国守军闻之色变的"九零式240毫米重加农炮"。这种重炮一门就重达20吨,需要专门的牵引车才能移动。炮弹重达200公斤,射程达到20公里以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日军又陆续投入了第五、第六重炮旅团。这三个重炮旅团光是150毫米以上的重炮就有108门之多。而在装备这种口径火炮的数量上,整个中国军队也不过24门。

更让中国军队感到棘手的是,日军的重炮不仅数量多,质量更是一流。他们采用的是最先进的间接瞄准技术,通过无线电、气球观测员等手段进行火力引导。每个重炮旅团都配备了专门的测距连、气象排,可以根据风向、气压等条件及时调整射击诸元。

9月初的一天,日军第一重炮旅团在吴淞口进行了一次火力演示。据当时在场的中立国记者描述:"重炮开火时,周围的空气都在震动,炮弹呼啸着划过天际,在20公里外的目标区精确命中。整个过程,炮兵们甚至都看不见目标。"

二、中国军队的艰难处境

面对日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中国军队的处境可谓举步维艰。1936年,陈诚将军组织的一次军备普查显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全国军队的火炮总数仅有567门,其中还包括110门清末时期的老旧火炮。这意味着实际能使用的现代火炮只有457门,还不及日军投入淞沪战场火炮数量的三分之二。

在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仅能投入7个炮兵团,总计252门火炮。第八十八师炮兵团团长王子安在战后的报告中写道:"一个炮兵团平均只有36门火炮,其中75毫米山炮占大多数,而150毫米以上的重炮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装备数量的差距只是问题之一。更大的困境在于技术水平的落后。1937年8月23日,在闸北战区,中国炮兵阵地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个炮兵连接到轰击日军阵地的命令,炮兵们却花了整整半小时才完成瞄准。原因是他们仍在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直接瞄准法,必须用望远镜看到目标才能开火。

而在同一时间,日军的重炮却能在十公里外的掩体中,通过先进的测距仪和无线电设备,精确打击中国军队的阵地。一位幸存的炮兵回忆说:"我们往往还没看清敌人在哪,炮弹就已经落在阵地上了。"

弹药补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第三集团军的后勤记录显示,每门火炮平均只配备了100发炮弹。相比之下,日军的重炮旅团每门火炮的基本携弹量就高达500发。在杨行镇的战斗中,中国一个炮兵连因弹药耗尽,不得不用步枪对抗日军的重炮。

训练水平的差距更是触目惊心。在淞沪会战前,中国炮兵的训练时间普遍不足。第八十七师的一份训练报告显示,新招募的炮兵只经过了3个月的基础训练就被派往前线。而日军炮兵则要经过至少一年的专业训练才能服役。

装备维护能力的不足也严重影响了作战效能。在罗店战役中,第二集团军的一个炮兵营因为缺乏维修工具和备件,导致6门火炮因故障而报废。战后检查发现,其中4门只是因为简单的零件磨损,在日军那里最多半天就能修好。

最令人无奈的是,就连最基本的炮兵阵地工事也难以构筑。由于缺乏工程器材,许多炮兵阵地只能用沙袋简单防护。在日军的精确轰击下,这些简陋的工事形同虚设。一份战损报告显示,仅在8月下旬的一周内,就有超过30门火炮因阵地被摧毁而损失。

三、日军重炮轰击的惨烈场景

1937年8月23日,罗店北部战场迎来了最为惨烈的一天。当天凌晨四点,日军第一重炮旅团的240毫米重炮群开始了长达两小时的轰击。据第八十八师的战时记录,仅第一轮齐射就有24发重型炮弹落在阵地上。每颗炮弹砸出的弹坑深达3米,宽约8米。短短几分钟内,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就被夷为平地。

在场的美国记者约翰·怀特在战地日记中写道:"这不是战争中常见的炮击,而是一场彻底的毁灭。地面在不断震颤,每一次爆炸都掀起滚滚尘浪,将天空都染成了灰色。"

罗店镇上的建筑在炮火中一座接一座地倒塌。一份战后统计显示,仅这一天的炮击就消耗了超过1200发各型炮弹,其中240毫米重炮弹就达到了86发。整个罗店镇的3749座建筑中,完好无损的不足百座。

更令人震惊的是舰炮的威力。9月1日,日本海军的"出云号"率领舰队对吴淞口进行了轰击。203毫米舰炮发射的穿甲弹不仅能轻易贯穿混凝土掩体,还能在爆炸时产生大量高温金属碎片。第九集团军一个工兵连的全部装备,就是在一发舰炮弹的轰击中化为灰烬。

在江湾地区,日军采用了更为可怕的战术。他们先用150毫米榴弹炮发射烟幕弹,制造出一片人工烟雾。趁着中国军队视线受阻,240毫米重炮和舰炮同时开火,形成交叉火力网。第三集团军一个营的阵地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下被摧毁的,幸存者不到三十人。

炮击的精确度也令人咋舌。9月10日,日军重炮旅团使用气球观测手段,准确定位了位于闸北的一处指挥所。经过仅仅三发试射,第四发炮弹就正中目标。这个隐蔽在地下室的指挥所被一击摧毁,三层楼的建筑瞬间坍塌。

在月浦地区,中国军队修建的战壕工事同样难逃厄运。日军采用"区域饱和轰击"的战术,用不同口径的火炮对一片区域进行地毯式轰击。据第五战区的战报记载,日军在一个下午内向一片仅600米宽的战壕投下了超过800发炮弹。战后考察发现,这片战壕的每一米都至少挨了一发炮弹。

日军的重炮不仅摧毁了军事目标,对后方设施的打击也造成了巨大伤亡。在虹口地区,一发流弹击中了一处防空洞的入口。爆炸引起的塌方导致数十名平民遇难。而在杨树浦的一个兵工厂,三发240毫米重炮弹就引发了持续数小时的大火,整个厂区化为废墟。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军官也对这种火力感到震惊。第三集团军的一位营长在战后回忆说:"我参加过北伐战争,也经历过几次军阀混战,但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炮火。那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用工业化的方式摧毁一切。"

四、中国军队的应对之策

面对日军的火力优势,中国军队开始探索各种应对方法。最初采取的是加强工事防护的策略。在大场镇战役中,第八十八师的工兵连日夜不停地加固阵地,将战壕加深到2.5米,顶部覆盖三层木板和砂石。这种改良版的战壕虽然能抵挡155毫米以下口径的炮弹,但在240毫米重炮面前仍显得不堪一击。

随后,军队开始采用"分散建设、重点防护"的方针。在罗店反击战中,第九集团军将一个营的兵力分散到半径约2公里的区域内,每个排的阵地之间保持200米以上的间距。这种部署虽然增加了指挥难度,但确实降低了重炮轰击的效果。据统计,采用这种战术后,相同密度的炮击造成的伤亡降低了约40%。

第三集团军则创造性地运用了地形优势。在江湾地区的战斗中,他们利用密集的民房建筑,在地下室和防空洞之间挖通了交通壕,形成地下网络。日军的重炮虽然能摧毁地面建筑,但对地下工事的杀伤效果有限。一位日军炮兵军官在战后承认:"我们往往要消耗数十发重炮弹,才能摧毁一处地下火力点。"

为了对抗舰炮的威胁,沿江阵地也采取了特殊措施。吴淞要塞的工兵们在江岸修建了多层迷宫式地下工事,每层之间用厚达1米的钢筋混凝土隔开。即使上层被舰炮击穿,下层仍能继续作战。这种构筑方式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确实提高了部队的生存能力。

更富有创意的是"诱导性工事"的运用。第五战区的工兵们在真实阵地周围修建大量假设工事,其中一些还特意做得很明显,引诱日军炮火。在杨行战役中,日军一个重炮大队向一处明显的"指挥所"倾泻了近百发炮弹,结果那只是一个空的混凝土壳子。

针对日军的气球观测,中国军队也想出了应对办法。在闸北战区,防空部队专门组建了"气球狙击队",使用高射机枪和步枪射击观测气球。尽管效果有限,但确实影响了日军炮击的精准度。据记载,仅1937年9月上旬,就有5个日军观测气球被击落。

后勤部门则采取了分散储存的方式来减少损失。在月浦地区的军需仓库被分散到数十个小型掩体中,每个掩体之间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当一处仓库被炸毁时,其他储备物资仍能保存。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运输难度,但有效降低了后勤系统的脆弱性。

最后一个重要的应对措施是改变作战时间。第九集团军的作战记录显示,自9月中旬开始,大部分进攻行动都选在夜间或雾天进行。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日军的重炮和舰炮的效能大大降低,这给了中国军队更多的机动空间。

五、火力差距对战局的影响

火力差距对淞沪会战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体现在伤亡比例上。第三集团军的战损统计显示,在8月23日至9月10日期间,因炮火造成的伤亡占总伤亡的67%,远高于小规模战争中15-20%的正常水平。单是在罗店战役中,就有超过3000名官兵死于日军的炮击。

这种伤亡分布也直接影响了战术运用。第八十八师在进攻月浦时,不得不将战术单元缩小到排级规模,以减少密集队形带来的损失。一份作战总结指出,连级以上部队集结往往会遭到日军重炮的精确打击,因此大规模协同作战变得极其困难。

后勤补给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在闸北战区,日军的重炮封锁使得前线阵地的补给通道几乎完全中断。9月5日的一份战报记载,第九集团军某团的弹药补给只能在夜间通过单兵携带完成,每次运送量仅相当于平时的十分之一。

指挥系统的瘫痪更是直接影响了战场态势。在江湾地区的战斗中,日军重点轰击通信设施,导致前后方联系中断。第五战区的通信连不得不派出大量联络兵,徒步传递命令。一份记录显示,有些命令从发出到执行,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火力差距还造成了严重的士气影响。在杨行镇战役中,日军采用"蛙跳式"炮击,即在一个阵地上集中轰击半小时后,立即转移到相邻阵地。这种战术使得守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据第三集团军的报告,部分部队出现了非战斗减员现象。

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在虹口区,日军的重炮和舰炮摧毁了大量民用设施。一份统计显示,截至9月中旬,该区的自来水管网损坏率达到85%,电力系统瘫痪率超过90%。这些破坏直接影响了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战场机动性也因火力差距而大受限制。在吴淞口地区,日军的舰炮形成了宽达3公里的火力封锁区,使得中国军队的增援部队不得不绕道前进,大大延长了机动时间。第九集团军一个团的行军记录显示,原本2小时的行程被迫延长到8小时。

最后,这种火力差距还影响了战役规划。在制定闸北反击计划时,指挥部不得不放弃正面突击的方案,转而采用迂回包抄战术。一份作战计划的修改稿中明确指出:"考虑到敌方火力优势,我军需避免在开阔地带与敌人正面对抗。"

这种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战役结束后的阶段。战后的战场清理工作因日军遗留的未爆炮弹而变得极其危险。仅在罗店地区,工兵部队就清理出超过1000枚未爆炮弹,其中不少是240毫米重炮弹。这些危险品的处理工作一直持续到1938年初。

0 阅读:0

啊狮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