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侯哥说历史
前言
在1964年的一次交谈中,毛主席对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为何这么长时间不回家乡看看?”。从12岁离家开始,周总理历经风雨,投身革命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至1976年逝世,他始终未曾回过一次家乡淮安。那么是什么让周总理长时间未能回家?他的回答又隐藏着怎样的苦衷和情感?
1964年,毛主席在一次私人对话中询问周总理:“恩来,你已经多久没有回过老家了?”这个问题让周总理沉默了一会儿。
周总理出生于1898年的江苏淮安,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1910年,年仅12岁的他与伯父一同前往东北深造,自那以后,他便未曾踏足家乡。对毛主席的提问,他哽咽地回答:“54年了,我有54年没有回过家乡。”毛主席感叹道:“54年!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几个54年?你应该找时间回去看看。
周总理摇头苦笑:“主席,我也想回去,但真的是回不了。”他随后解释了自己不回家乡的三个深层原因。
第一是责任重大,工作繁忙。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之一,周总理日夜奔波于国家大事之中,甚至一天的休息都会让国务院的运转感到压力。他的工作从未有片刻停歇,从调和国际关系到筹划国内政策,每一刻都在为民族的振兴倾注心力。
第二是周总理非常注重不打扰百姓的生活。他深知自己一旦回乡,不管多么低调,总会引起一番动静。地方上可能会大张旗鼓地举行欢迎仪式,这种过度的热情实际上会给百姓带来不便,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周总理始终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避免任何可能给人民带来负担的行为。
第三是为了拒绝任何形式的特权和后门。革命年代,没有一个亲戚向他求助;而一旦他权力在握,突然间多出的百余名“亲戚”试图通过他获得好处。周总理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回乡成为一些人谋私利的机会。
正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周总理决定不回家乡探亲。
虽然口头上他说不回去,心里面其实是非常想念家乡的。自从12岁离开江苏淮安后,周总理虽身处各地,但对故乡的思念始终如一。在他漫长的革命和政务生涯中,无论是在天津、巴黎还是延安、北京,只要碰到淮安乡亲,周总理总是情不自禁地展现出浓厚的乡情。
在1950年的一天,周总理的婶母带着孙子来北京探望。周老太是周总理童年的监护人,更是他最亲密的亲人之一。周老太抵达北京后,安排在汇中饭店休息。工作人员告诉她周总理因公务繁忙无法立即前来,周老太笑着理解地说:“这孩子,公私分明,我了解。
第二天,周总理抽空与妻子邓颖超一同前往饭店探望婶母。见面的一刻,周总理迅速走上前去,温馨地与婶母打招呼。周老太紧紧握着他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感慨地说:“你看起来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头发白了些。
周总理忙不迭地安顿婶母坐好,急切地询问她的近况:“婶婶,来的路上累不累?这里的饭菜合不合您的口味?夜里能睡得好吗?”周老太连连点头,表示一切都好。
接着周总理与婶母聊起了淮安的变化。他详细询问故乡的发展状况,关切地说:“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大不大?农民生活有没有改善?”
周老太乐观地回答:“自从解放后,家乡变化很大。南边的人家现在可以种水稻了,不像过去那样只能吃南瓜和野菜,北边虽然还是旱地,但是粮食供应已经足够了。”周总理听后笑着说:“那我们还要努力,开挖一条大河,从淮安通到海边,这样旱涝保收,淮安的明天会更好!”
这番话让周老太也笑了起来,连声赞同。留在北京的那段时间,周总理时常与婶母和家乡的来访者探讨家乡的进步,每次聊天都会问到家乡的每一个细节。他对家乡的情感深沉,每次提到家乡都满怀激情和期望。
尤其是在一次从广州返回北京的飞行中,当得知航线将经过淮安时,他的情感尤为激动。
在飞机接近淮安的前一刻,周总理不顾飞行的颠簸,向驾驶员袁桃园提出请求:“袁师傅,我们快飞过淮安了,对吗?请降低一些飞行高度,我想更清楚地看看我的故乡。”袁桃园立刻领会了总理的深情,劝他稍作休息,同时调整了飞机的高度。
当飞机缓缓降低到仅有百米的高度,周总理紧贴着窗户,目光穿透窗外,企图捕捉每一个熟悉的景象,甚至希望能看见童年居住过的老宅。在这短暂而清晰的瞬间,周总理的眼角滑落了泪水,那一刻,他不再是国家的领袖,而只是一个充满乡愁的游子。
随着飞机的嗡鸣声,淮安的景色迅速后退。面对飞行员的询问是否需要绕飞一圈,周总理摇头拒绝:“不用了,看一眼已足够。我们还是赶快前往北京,不能让工作等待。
1965年,在与支边青年的交流中,周总理分享了他的思乡之情,并提到了一句感人的话:“想念家乡是对的,我也无比想念我的家乡。凡是热爱祖国的人,大抵是没有不热爱家乡的。”的确,周总理离家多年,怎能不深深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呢?
周总理的童年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充满乐趣。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他,本属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却在幼年时被过继给了身体羸弱的小叔叔。遗憾的是,小叔叔的健康并未因周总理的到来而有所改善,不久后便病逝。
在小叔叔去世后,周总理由亲生母亲和继母共同抚养。然而命运接连不断地对他施以打击,两位母亲在他年少时也相继离世。这期间,周总理的父亲因长期外出务工,无力照顾他,这使得周总理面临着即将被学校退学的严峻现实。
幸运的是,当情况变得几乎无法挽回时,他在东北的伯伯及时得知这一切,迅速将他接到身边。1910年,周总理随伯伯来到东北,并开始了新的学业生活。在那里,他首次亲眼目睹了贫穷的严重性,很多人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这些深刻的社会现实触动了他,激发了他渴望改变国家命运的初衷。
1911年,在一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想继承家业,有的希望未来能有所成就。但周总理的回答与众不同,他坚定地说自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新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开始在中国蔓延,周总理也积极接触并吸收这些新知。他深入思考了这些理念背后的深远意义,逐渐形成了对民主主义的认同。在深入了解后,他坚信民主主义理念具有变革中国陈腐旧社会的力量,并能帮助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然而民主革命的路径远非平坦。当时的中国政治环境复杂,不利于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实践,这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新生代青年受到启发,与周总理一样,他们开始寻求突破旧中国桎梏的新途径。
在赴日本留学期间,周总理通过对十月革命的学习,首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他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光是理论上的革命,更是实践中对抗旧秩序的有力武器。他开始坚信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国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
归国后,周总理回到了南开大学,并迅速成为五四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他在天津地区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在被捕入狱期间,仍坚持向狱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他的信念未曾动摇。
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中,周总理与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周总理就深刻感受到毛主席身上散发出的非凡气质,坚信这是一位能带领中国摆脱苦难的领袖。自那以后,两人成为了生死与共的战友。
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命运更是紧密相连,共同决策,共同战斗。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周总理积极投身于战场,无时无刻不在为战争的胜利而努力。当得知自己的家乡被侵占时,他虽然心痛不已,但清楚地知道,只有彻底击败侵略者,才能真正带来和平。
在抗战胜利后,国内暂时呈现出和平的局面,许多家乡亲人纷纷邀请周总理回乡访问。但他和毛主席通过敏锐的政治洞察,预感到国民党不会轻易放弃权力,果不其然,国民党很快发动了内战,让民众再次陷入苦难。
在这样的国家大局下,周总理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代总参谋长,日夜奔波在战场和谈判桌之间,力求为国家赢得最终的和平。繁忙的政务使他无暇他顾,从未真正考虑过回乡的可能。
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当许多同僚选择了短暂的休息和回乡探亲时,周总理依然埋头于国家重建的工作中,从未有过停歇。从1910年离家出走,直到1976年去世,周总理几乎一生未曾回到家乡,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需要。
1964年,在毛主席的一次闲聊中,提出了为何长时间不回家的问题,这让周总理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有太多未了的事,尤其是对于母亲的思念和未尽的孝道。他曾多次表达过回家扫墓的愿望,但总是因国家的需要而未能成行,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1941年在重庆的一个演讲里,周总理说过这样的话:“我母亲的坟墓还在敌人占领的地方,我多么想回家扫扫坟前的落叶啊!”抗战胜利后,在一个重庆的记者会上,他又提到了母亲,情感十分深沉地说:“已经35年没回家了,想必我母亲的墓前现在满是飘落的白杨叶子,而我却无法尽到孝心,感到非常内疚。
在1946年5月,随着国民政府的迁回南京,周总理也离开了重庆,前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在南京的梅园新村期间,周总理的梦境中频繁出现了自己回到母亲身边的场景。这些梦境不仅让他夜难安眠,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
四年后,1949年,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的一次土改工作动员会上,再次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他深情地回忆说:“那时候,我真想从南京直接回淮安,去看看我两位母亲的坟墓。”在那一刻,据在场干部回忆,周总理的眼眶中满是泪水,情感十分激动。
虽然周总理不曾回到故乡,但对故乡淮安的发展,周总理也十分关心,而他始终坚持原则,决不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乡提供不当的便利。他心中有淮安,但更有整个祖国的山河。解放后的数年里,他每年都会匿名写信给淮安,提出发展建议。
不仅如此,周总理对待家人也是尤其严格。他的二弟周恩溥并未参与革命,选择了商业道路。在国共对峙时期,由于周总理的身份,周恩溥遭到国民党的打压,1945年不幸在狱中被杀害。有提议将周恩溥评为革命烈士以助其家属,但周总理亲自否决了这一提议,坚称周恩溥并非烈士,不能因私情而篡改事实。
周总理的三弟周恩寿,从15岁起就投身革命,曾是黄埔军校学生,与林彪同窗,并早期加入共产党。与周总理主要负责策略不同,周恩寿是前线的战士,多次在战场上与敌军正面交锋。
然而战争留给他的伤病让他在47岁时不得不退役。虽然组织提出保留他的职位并给予退休津贴,周总理却拒绝了这一待遇,坚持让弟弟正常退役,这在周恩寿看来,是哥哥应做的。
退役后,周恩寿想回淮安老家,尤其是在老家房子需要拆迁时。他试图向周总理提出回家请求,但被断然拒绝。周总理甚至指示不要修缮老房子,防止形成特殊纪念场所,他说:“让那栋房子塌了算了,更好,别搞什么纪念。”
周总理虽然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但他对淮安的眷恋深深藏在心底。他生前未能回家,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请求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淮安,埋在家中菜园,这是他对故乡最终的眷恋与归宿。
周总理一生都在努力工作,无论多辛苦都没听他抱怨过,为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虽然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8年了,但他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他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