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在“从重、从快”的严打活动中,朱国华因为犯下流氓罪和强奸罪,被判处死刑。朱国华是朱德元帅的孙子,人们都在猜测,他是否会领到“免死金牌”。仍健在的朱老总夫人康克清表示决不插手,交给法律处理,最终朱国华罪名成立,被执行枪决。
康克清18岁嫁给朱德,成为朱德的第六任妻子,一生无儿无女,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直陪伴朱老总完成使命。她性格泼辣,勇敢无畏,是人人钦佩的“女司令”,最终官至副国级。尽管一句话就可以挽救孙子的性命,但她不允许自己搞特殊,永远保持革命本色。
朱德司令去世后,康克清每年清明都要亲自祭奠,她做了15年,从未例外,然而在1992年清明却未出现。原来,康克清病重昏迷,病床前站满了人,她的孙子,正弯腰贴近她,听她说着什么。
她断断续续地嘱咐孙子:“你们要太平的过日子……不要贪污……不要犯错误。”
当旁边的工作人员询问她还有什么要求时,她虚弱地说:“我什么都不要。”在留下这心酸泪目的六个字后,她就永远离开了,同时为她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
1911年,康克清出生在江西万安一户渔民家庭,她从小聪慧过人,独立有主见。14岁就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在白色恐怖之时,百姓对工农红军犹豫之际,17岁的康克清不顾家人阻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
在这里,她和战友们经历了多次“反围剿”,作战英勇。一有时间,就拼命学习文化和革命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1929年1月,康克清被调到红四军军部工农运动委员会妇女组工作。她邂逅了朱德,2个月后,18岁的康克清,在组织的安排下与41岁的朱德喜结连理,成为朱司令的第六任夫人。
与朱德的婚姻,一开始康克清是反对的,不是因为朱德过往的五段婚姻,而是觉得她与朱德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文化背景,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朱德几次找她谈话:“我们是革命的战友,虽然有差距,但结婚后,我们正好可以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成为共同进步的革命好伴侣。”康克清被打动了。
他们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彩礼、没有嫁妆、甚至都没有鞭炮。但这些,一点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
在长征途中,康克清负责照顾帮助掉队的战友,会主动帮他们分担行囊,由于过度劳累,康克清在第三次翻越雪山时病倒了。当朱德司令见到消瘦的妻子时,又是心疼又是自责,怪自己没能照顾好妻子。
有人建议他将康克清扔给老乡时,他坚决不同意:“必须让她跟着队伍走。”因为如果这时脱离了队伍,很可能失去生命。
康克清被战友们抬上担架,只要有时间,朱德就会亲自过来看望妻子。长征的路艰难无比,但有丈夫的爱与关怀,康克清的内心却异常温暖,经历了这场生死考验,她与丈夫的感情不断升温,胜利抵达延安。
长征结束之后,康克清是妇女自卫队和妇救会的重要倡导人。建国后,她成为中国儿童工作的开创者,把她的爱奉献给了更多的需要的人,还被众多革命后代和广大群众亲切称做“妈妈”。1978年,康克清被推选为全国妇联主席。
她的一生虽然没能孕育自己的儿女,却将朱德的儿女视如己出,特别是有了孙辈,关怀备至。多年来的工作就是在保护妇女的权益,没想到,孙子朱国华恰好犯下流氓罪和强奸罪,她感到十分羞愧。
朱国华被抓后,有人给她递话“动动关系”,救孙子一命,但她不为所动,大义灭亲,决不插手,搞特殊化,最后,朱国华伏法,年仅25岁。
得知孙子的结局,康克清痛苦地流下眼泪,恨铁不成钢,然而作为副国级的领导,她必须要将群众利益至上,支持开展国家严打行动,这是她一直未曾忘记的初心,令人钦佩。
康克清一生清正廉洁,无欲无求,以聪慧勇敢展现着自己,用不输于男儿的博大胸怀,在她所经过的年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