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日常:挂着“种田文”招牌,为什么不在服化道上再用点心?

瑞知道史 2024-08-05 00:43:06

明明挂着“种田”招牌的古装剧,为什么不在服化道上再花点心思呢?

最近,古装小甜剧《卿卿日常》热度不减,笑容超治愈的甜妹田曦薇搭档球鞋王子白敬亭,在剧中乐悠悠过起了日子。

美食、娱乐、养生等元素一一展现,不仅贴近当下年轻人对“二人三餐四季”理想生活的期待,还让观众们收获了一份“过好平凡日子,努力实现理想”的踏实版“电子榨菜”。

追剧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值得点赞的地方。例如,李薇追求生活质量、注重日常细节,用心吃好每一顿饭、过好每一天。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美食元素为这部剧添彩不少。宫廷御膳,家常食谱、各大菜系、九川特色轮番端上来,色香味俱全,一点也不敷衍,满屏的烟火气令人胃口大开。

但也要令人小小惋惜的地方,那就是服化道还可以再精细一些。就比如,在李薇下地劳作的场景中,阳光朗朗,泥土芬芳,几位明媚的少女在劳作,脸上都是笑。

这样的画面确实美好,但仔细一看,李薇等人架势生疏,长长的仙女裙沾在泥土中……

这感觉不太对吧,一是和“自小劳作”的小官女儿人设不符,二是这样的画面美则美矣,却少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生活气。

宽大飘逸的汉服虽然实在美丽,但直接拖沓着长裙下地,画风实在有些奇怪。

但宽大的汉服真的必须与劳作绝缘吗?

当然并不,如果不考虑古代服饰的“经济性“与“等级性”的约束,需要做的,就是在作品中为合适的场景找到合适的服化道。

例如当年,《知否》用小小的一条“襻膊”,就让小姐、丫鬟、公子们有了“干活的样子”,劳作时,颈项间绑上臂绳,丫鬟的素净、小姐的绚烂,投入并不大,但却给人一种考究的感觉。

也许有人说,《知否》里的 “襻膊”是用来挽起袖子的,这对于下地干活并不适用。

确实,“襻膊”不能解决下地干活的样子,但对于一个展现生活美好状态的“种田”文,足可以参考一下专门的劳作的工装。

就比如之前武侠片常用的“短打扮”,短打又称竖褐、裋褐。短褐作为百姓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作训服)穿着,着短褐方便、干练、精神,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

有人嫌弃短打扮不像古装,不够雅致?

展现宋代“花茶香画”雅致生活的古画雅致吧,这画面中的人物,也同样是短打。

有人认为短打不够美?

那看看一代人的白月光蓉儿妹妹吧。

翁美玲饰演的黄蓉造型多变,但为了适应剧中的武打情节,蓉儿妹妹穿着大多是便捷性明显的短打,下衣为明显的裤装,但为了美观,加上了不到脚踝的裙摆,这样一来,既很美,也很方便。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穿短打,也可以对原有的服装进行一定的处理。

例如,我们不妨看看如同时间胶囊一样印刻千年传统文化的敦煌壁画得到一些灵感。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共552个石窟的历代壁画。榆林窟的壁画很有意思,充满了人间生活的影子。就连千手观音,也不是跳出红尘的清净神佛,而是懂得干活的劳动者。

在榆林3窟,有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有意思的是,观音众多的手中所持的不仅有常见的法器,还有犁、锄、耙、镰、锯、斧、斗、矩等生产工具。

除了这些懂得劳动的佛,壁画中还有很多反映生产劳动和百工百艺的画面,如舂米、打铁、酿酒、农耕等。

而在这其中,我们就能惊喜的找到穿着长裙劳作的女性。

在壁画中,农女的穿着裙摆宽阔拖地,但为了室外行走、劳作方便,她在腰间准备一条束带,方便将裙摆收拢。

这样一来,裙摆收高了,行动起来自然就方便了。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是李薇“提起裙边”的烂漫,却没有换上短打或收拢裙摆的讲究。

一部古装剧要想成功,除了剧情立意、演员演技等需要合格以外,服化道、场景布局、摄影画面等细节也同样重要。

如今,还有无数部种田文被影视化,那亮点就在于展示古代生活小美好的种田剧中,我们是否能看到服化道融入生活,因地制宜呢?

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和剧情相得益彰的、美而不尴尬的古装作品。

0 阅读:0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