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春秋霸主是怎样炼成的

文史意林 2021-06-21 12:49:55

秦国原是一个嬴姓部落,僻处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到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又因擅废太子,太子的外公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之后即位的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秦襄公等诸侯王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为了奖励秦襄公的护送之功,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秦国国小民弱,虽然经过秦国几代国君的努力,逐渐有了起色,但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国力与其他诸侯国相比显得还是不太起眼。

公元前659年,秦成公去世后,秦穆公继位。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是秦国第九位国君,是春秋时期秦国最有作为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那么在接手的秦国基本盘不太好的条件下,秦穆公为什么能带领秦国迅速崛起,自己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呢?

首先是秦穆公有远大的志向。明朝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写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秦穆公从继位的那天起,就不甘心就只是做一个偏安一方的诸侯王,他剑指中原,一心效仿齐桓公要做霸主。他一直觉得秦国被中原诸侯国轻视,在诸侯国中地位太低,所以他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把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并积极行动,付诸实践,最后取得了成功。

其次是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为了使国家强盛,秦穆公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在位期间四处积极搜求人才,开秦国先河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

秦穆公先是从晋国招来人才丕豹、公孙支。其中公孙支被秦穆公尊为师,他不仅帮助秦穆公出谋划策,还给他推荐人才。

秦穆公听公孙支介绍说百里奚是个治国之才,便一心要将他招致麾下。百里奚本来是虞国亡国之臣,因为不愿意在灭掉虞国的晋国做官,做了晋国公主的陪嫁奴仆,后来逃到楚国。秦穆公害怕楚王知道百里奚的贤能,用五张黑公羊皮从楚国赎回百里奚。秦穆公与百里奚谈了三天,就直接封百里奚为五羖(gǔ)大夫。后来百里奚推荐同样极具治国才华的蹇叔,秦穆公马上从宋国迎来蹇叔,封为上大夫,迁右庶长。

由余本来效力于西戎部落绵诸,戎王派由余出访秦国。秦穆公见由余是个人才,内心很是钦慕,便用声色腐化戎王,由余对戎王渐渐失望,秦穆公这边又不断给由余伸出橄榄枝,由余最后不得不弃暗投明,也投奔了秦国。

此外,秦穆公还重用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年轻将领,放手让这些年轻人在实战中历练成长。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这样提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就是对秦穆公重视人才最好的总结。

经过一番努力,秦穆公帐下一时间人才济济,这些谋臣武将,辅佐秦穆公,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诸侯国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接着就是秦穆公在外交策略的成功。

到了秦穆公时候,秦国通过不断征服周边少数民族,基本占有了整个关中地区。秦国要继续扩张发展,要么东进,要么西扩。秦穆公也向往中原地区,一心想要东进,只是东边的邻居晋国也是强国,那么秦穆公是如何处理与晋国的外交关系的呢?

首先,秦穆公刚继位的时候,在位的是晋献公,刚刚完成曲沃代晋的晋国实力很强,秦穆公意识到暂时不能与晋国争锋,只能合作,他主动向晋国提亲,最终迎娶了晋献公的大女儿。后来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晋国国君更替,但晋国实力仍然强大。于是秦穆公抓住时机,又主动地先后护送晋惠公、晋文公回国继位,特别他还将女儿嫁给晋文公,两国结为秦晋之好。

总之,在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在位期间,秦穆公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直努力与晋国维持友好关系,因为他知道两强相争,是双输,和平局面则是双赢,这也为秦国内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后是秦穆公心胸宽广,这让他在国内得到人民的爱戴,在诸侯国中也有不错的名声。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有一次秦穆公丢失了自己几匹名马,后来查到是被一群农民给杀掉吃了,秦穆公的牧官于是大为愤怒,把这些农民全部判死刑。然而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了,非但没有诛杀他们,反而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再将自己的美酒赏赐给他们。试问这有几个国君能够做到?后来,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交战,在交战中,就是这群农民舍生忘死帮助秦军反败为胜,这不得不说就是秦穆公心胸宽广的福报。

秦穆公的宽厚还表现在其对待晋惠公的表现。晋献公死后,国内大乱,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上了国君。秦穆公立晋惠公夷吾前,晋惠公允诺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晋惠公即位之后,却食言了,不肯交出秦国河西之地,对此秦穆公十分大度地忍了。

后来,晋国发生灾荒,秦穆公出于对晋国百姓的怜悯,拿出粮食帮助晋国。后来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粮,晋惠公却恩将仇报,不仅不念秦国旧恩,反而出兵攻打秦国。秦晋两国于是大战于韩原,最后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按理说晋惠公早就该被处死了,但最后秦穆公还是放晋惠公回国了,可以说十分大度了。

最后是秦穆公知错能改,能及时调整扩张战略。

在秦穆公的治理下,秦国国力大增,秦穆公一心想要问鼎中原,但无奈被强大的晋国扼住东进之路。好不容易等到晋文公过世了,秦穆公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称霸天下了,于是不顾百里奚和蹇叔的劝谏,让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帅军东出函谷关,在偷袭郑国不成后趁势灭掉了晋国属国滑国。这惹恼了晋国,骄傲自大的秦军在崤山被晋军伏击大败,主帅都被俘虏了。在秦姬的周旋下,孟、西、白三人自晋国逃回,穆公不但亲自迎接他们的归来,还将全部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仍旧令三人掌军。经过休整,一年之后孟明视再次率军出征晋国,结果还是打了败战。没想到归国之后,秦穆公依旧对孟明视信任如初,孟明视十分感动,更加用心练兵,终于在第三次出征的时候大败晋军,终于尽雪前耻。

尽管此次战役秦军获得了胜利,但由于晋国毕竟是大国,实力依旧强大,而且控制着通向中原的交通要道——崤函一带,使得秦军很难东进,一次战役的胜利并不能改变这种基本态势。

都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之后秦穆公痛定思过,决定不再执着于东进,开始把战略的重点放在西部,以扩大秦国的地盘和人口,为将来争霸中原做准备。

当时,在秦国西边,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而秦穆公用由余之策,专心治戎,终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让周王室都派人来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后来,齐景公曾经问孔子日:“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孔子的看法是:“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就连一代圣人也是对秦穆公赞誉有加,都觉得秦穆公的所作所为都不仅可以称霸,都可以称王了。

综上所述,秦穆公心胸宽广,志向远大,敢于任用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执行正确的外交策略,知错能改,能及时调整扩张战略,这些都是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主要原因。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0 阅读:96

文史意林

简介: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